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2020-11-25陶慧
陶 慧
(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启东 226200)
引言
现如今,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充分融入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只有将数学文化有效融入数学教学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位学生都能进步[1]。从古至今,数学在知识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数学教师应有效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数学文化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是人类漫长历史和发展演变而成的,不仅包括数学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还包括人类文化与人类社会及其他文化之间的一种关系。简单来说,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内容、思想、方法、语言等方面,而这些都与人类社会及文化紧密相连。
(二)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数学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训练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和数学精神,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此外,数学文化教育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让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将数学核心素养纳入教材和教学大纲中,形成详细的培养要求和内容。数学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长远的积极影响[3]。
当前,核心素养成为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以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成绩。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信心,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4]。
三、数学文化和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数学教师将数学文化和数学核心素养相互融合,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研究发现,两者之间联系紧密。数学文化是指数学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包含数学历史、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等内容。而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把握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思想,获得综合性、阶段性、持久性的数学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在教学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数学本质和发展规律,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逻辑和数学思想看待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5]。
四、数学文化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
(一)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传承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数学家为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不仅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还包含长久以来数学教学中探索形成的教学方法和观点等内容,让数学教师能够掌握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当,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没有心思去传承数学文化。对此,数学教师应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确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将数学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6]。
(二)数学文化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新课程改革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而其前提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数学教师要想拉近彼此的距离,就要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数学文化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学生应重视教师的教学
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理解和支持教师的教学,保持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例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上初中的时候,就热爱他的教师沈元先生。他们两个相遇后,沈先生就给陈景润讲述了很多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这些知识虽然只是在与沈先生的简单交流中获得的,但在陈景润的大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陈景润用一生的时间将自己投入数学事业中,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喜爱自己的教师,就会有效展开自主学习,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欣赏水平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大多比较复杂和烦琐,很多学生不能理解这些抽象知识。基于数学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师应提高学生的数学欣赏水平,从而化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和厌烦心理,逐渐变得欣赏数学知识[7]。数学教师也要注重欣赏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数学知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经常出现数学知识,而数学学习中也经常出现生活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互融合,从而学好数学。
(三)数学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培养
传统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厌烦上数学课。初中生的年龄大多是十二岁以上,但是他们的心态和思想都不是很成熟,总是喜欢一些有趣、稀奇的事物。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融入新颖的教学元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文化来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可以采取多元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实施基础是数学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根据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选择和需求,从而使数学课堂更好地开展下去。
(四)弘扬民族数学文化
我国的民族有很多,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观念。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可以融入民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每个民族数学文化的不同,并将传统的数学文化和现代的数学文化相融合,在不脱离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结语
在开展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入数学文化,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将数学文化和数学核心素养相结合,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打造师生平等课堂,还能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使其形成完备的数学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总之,教师应积极改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数学文化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融合,以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