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乃高度凝缩的写作
2020-11-25骆冬青
骆冬青
作文命题,是从小学到大学都必有的事情。 古代科举考试,命题的重要性更无以复加。 现在,中考、高考中,作文以占据考试分数之多的地位,尤其是以对其命题评价门槛颇低的错觉,也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议论话题。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所有学过文学理论、了解一点文学常识、懂得一点文学创作的,都会知道,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违反作文写作规律的。主题先行,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创作者的创造力。高考中,一个题目由几十万、几百万人共同来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某些世界文学名著的题目。有的文学作品,当我们一看到题目就觉得十分精彩,比如《百年孤独》,令人瞬间就觉得是一个名著的题目,回味则深感意蕴无穷;但是有的文学作品,就未必在题目上体现它的文学性,比如《安娜·卡列尼娜》《艾菲·布里斯特》《大卫·科波菲尔》等等,它们都只是一个个人名而已,假如托尔斯泰把《安娜·卡列尼娜》这个书名换成《艾菲·布里斯特》,小说的质量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就是说,有些文学作品并不是靠题名,而是凭借内容来赢得读者的。这些作品中有的是先有文章、再来命题,有的甚至干脆无题。李商隐有很多首无题诗,很精彩。所以,题目对文学创作来讲并非那么重要,文章的内容、篇章结构、文采以及内蕴体现出来的才华、灵感等才最重要。 伟大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先有内容后有命名的,所以命题作文本身,理论上看相当程度违背了写作规律。
另一方面,题目的命制又相当重要。《红楼梦》开头,曾经一本正经地探讨其书命名,似乎既可以叫《石头记》,也可叫《金陵十二钗》,还可叫《风月宝鉴》《情僧录》,好像选择任何一个题目都不影响《红楼梦》成为一部伟大的小说。 但《红楼梦》的命名却从反面证明,题意与题面,对凝结作品意蕴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不可忽视的。 愚意以为,“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的空空道人,以自身体会而重新命名为《情僧录》,就有跛足道人命名《好了歌》的风范:‘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呈现了一种精神现象学的旨趣。几个精神转折后,这位空空道人‘遂改名情僧’,由道入佛,但又留下个‘情’字尾巴,逗人遐思,却与其他命名有着思想差异。 例如,代表儒家思想的《风月宝鉴》,与书中宝玉思想的差别;何况,‘风月宝鉴’与‘资治通鉴’之间的互文,还引发某种指向政治的意蕴。 《金陵十二钗》与《情僧录》虽有关系,取向与旨趣皆迥异。 《石头记》或者《红楼梦》,一种指向哲学、指向永恒,一种指向诗意、指向时间,能涵盖全书吗? ”①骆冬青:《论〈红楼梦〉“通灵阐释学”》,《江苏社会科学》2018 年第6 期。——所以,不可以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品无论叫什么名字都可以。 可是,当一个题目名称比文章内容还重要时,似乎就显得有些“异化”了。 当然,一些古典诗歌和某些文章书籍会出现这种情况,它们的名字起得特别好,让我们觉得光看这个题目就已经足够了,甚至不需要再看文章本身,就已经懂得它要说的究竟是什么。 例如日本有一本书叫做《钝感力》,很妙的名字。 我们通常想要敏感力,他却强调钝感力,这个名字就出彩得足以盖过整本书了。 钱锺书曰:“钟、谭《古、唐诗归》每有‘题佳而诗不称’、‘题妙可以庇诗’之评,吾于《天问》窃同此感。 ”②钱锺书:《管锥编》第2 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版,第349 页。如此评价《天问》,窃未敢认同,不过,钟、谭和槐聚大师指出的现象,却令我们深思。
题目的命制,究竟是如何导向、制约,乃至规定文章写作的呢? 考试固然需要像体育竞赛一样,预先制定规则,篮球规则必与乒乓球不同。在题目中,似乎一切规则都包含其中,立意、构思,乃至文章体裁等,均隐含其中。 故我在本文题目中称:命题乃高度凝缩的写作。 这是为什么呢? 限于篇幅,简略言之。 叙事学有所谓“深层结构”的说法,其实,叙事学的起点乃是寻找叙事的句法结构,追求“故事下面的故事”。如:“武松打虎”,这一句子,乃凝缩的故事,故事的其他内容,不过是扩展了这一句。 同样,对于说理、议论类文章,则全文要论证的命题是一个判断句。 从概念、论证,到推理、结论,都凝缩在命题中。 抒情类文章,其实乃综合叙事与判断(情感判断)而为之。 如此看来,命题之重要,不言而喻。 何况,其中还凝缩着某些特定的思想,引向人的精神深层的东西。
所以,拟制一个作文题让大家来写作,一定程度上,违反写作规律。 可是,正如歌德所言,“限制中方能显示身手,只有规律能给我自由”,限制和规律、规则,正是作文命题之要义。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就是命题作文。 中国封建社会运转了几千年,科举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功不可没的。 唐代甚至将诗歌写作当做考试内容,要求考生写一首律诗。然则写诗能力是否与为官能力有关系呢?有人说,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强有力的规则(对偶、平仄等)的基础之上发挥灵敏的想象力,完成一首美妙的诗歌,说明这个人的选择、协调、平衡,以及想象、智慧等能力的出色。 让所有人写作相同的题目,从中择选出写得最好的那一个,可以说是一种相当合理的考察能力的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让所有人思考同一个问题, 甚至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 我是研究文艺理论的,在这个领域所有人都会提出同一个问题:美是什么?有人想把这个问题消解掉,但其实只是换另一种方式提问而已。比如,美是从哪来的?美能做什么?我们仅仅是换了一个提法,而无法回避掉那个最根本的问题。所以,这种所有人都思考同样问题的情况,是我们人类无法回避的。作文可以分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来考,但是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平时的作文训练,只要意图把大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必须用一个相同的问题,来考察大家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因此命题无法回避。
既然命题无法回避,那么对此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不妨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古人八股考试的方式是,将作文题圈定在“四书”上,考官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书中任意抽取一句来作为题目,对所有人来说都一样。过去每个私塾的老师都在猜题目,但是往往很难猜中。而且考得越多,命题就越会陷入一种怪圈,因为常考的就不能考了,正如我们现在语文命题中的汉语拼音题一样——往往学生会的不能考,要考学生不会的。 所以古人在命题时花样百出,有时甚至会出现搭截题,有取经文中某段末句和下一段的首句;或上句的后半句或末一字和下句的上半句或第一字,连接起来作试题的,称“搭截题”,亦省作“搭题”“搭截”。 真是费尽心机。 但是这样做的明显好处在于,题目一定在这“四书”中,不会在别的地方,也就不必大海捞针一般胡乱猜测了。 既然如此,所有人也就干脆死心塌地将这四本书读好。 这种方式,一方面在命题上遵循了一个很坏的思路,因为它束缚了思想,考生必须将所有的思想都归到这四本书上,以这四本书的意旨来思维作文才行,从而保证了思想的禁锢和意识形态的绝对统一;另一方面,它也树立了一种很好的范例,省去了大家徒劳的猜题。但是,把政治道德口号作为作文题,极大地禁锢了思维的空间,这是一种通过先定好的思想强迫我们进一步论证它的合理性的方式,属于思维上的恐怖主义。 它要求我们不能越雷池一步,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论证它的正确性,而没有怀疑的权利。
这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命题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也常常会关注西方国家的高考命题。 比如法国有过这样一个作文题:“为什么一个人要受另一个人的统治? ”大家看了都很惊讶,希望中国也能这样考。其实,这是法国的哲学考试题。如果我们也用这样的命题,那么学生就需要能写作一篇论述文,而这样的论述文需要很深厚的思想积淀。 哲学素养是思想火焰的最重要燃料。 法国的中学生都读过笛卡尔的《方法谈》、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而我们许多大学生可能都没有读过这些作品,即使这些都只是国外中学生的课本。我曾经让我们南师大文科基地班的学生读西班牙中学生的哲学课本,是西班牙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撰写的《哲学的邀请》。 这本书颇为深入地思索了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西班牙中学毕业生的思维水平已经非常之高了,而我们中国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相对比较薄弱。所以,为什么大家的议论文都很难写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高中生缺少思想。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学的是理工科,而他又没有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兴趣,那么这个人的人文素养也就会停留在高中阶段。当然这跟我们的大学课程设置有关,很多理工科专业不开设文科的课程。 国外的大学对此有不同的做法,例如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将写作课从大学一年级一直开到临近本科毕业。这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我们好多大学的中文系都不开设写作课!试想一个学生如果不懂创作、不会写文章,怎么配称为中文系、称为文学院的学生呢? 在美术学院就应该会画画,在音乐学院就应该会作曲、会弹琴、会歌唱,而不应该只会做研究。 即使是专门研究文学、语言,那也得具有内化的创作体验,才能更好地感悟其奥妙。 我们很多大学中文系的教学思路相当糟糕,现在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 写作在国外非常受重视,很多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都在一些大学里教授写作课。 写作的素养在大学、 中学都是极其重要的,国外的这种命题方式说明国外的中学生具有很高的广义的人文素养,而不仅仅是文学的。 法国这样的高考作文题拿给我们很多老师来写都很难写好,它提出来的好多问题都是很根本、很重要和深层次的,所以国外的作文题我们也是无法直接借鉴。
所以,无论是向“外”看还是往“前”看,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都很难找到一个现成的可以借鉴的模板,我们的作文命题面临着一些时代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困难。
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需要好好揣摩一下作文题, 因为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命题水平。 或以为,只要是有才华的学生,无论面对什么题目,都会写出好文章。 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那是学生的构思远远超越了命题,自由地进入到自己灵感飞翔的世界。但是,命题的质量与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至少是制约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经验、体会,但是这样的命题往往是很难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取决于语文老师的读书情况。老师是怎么读课文的,是怎么读文学作品的,是怎么分析各种各样的文章的,其知识含量有多少,这些都会决定所出作文题的质量。一个作文题目就可以暴露出题者文学素养水平的高低。
因此,命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此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对作文命题思路有所助益。
第一,命题要有科学性,这是最为重要的。众所周知,物理、数学的命题都必须有科学性,否则题目本身就是错误的,也就无从得出正确的答案;而作文的题目似乎没有什么对错,任意拿出一个题目都可以作为大家写作的对象,甚至某些很差的作文题却被大家赞不绝口,因为很少有人能够从科学性的角度来思考作文的题目。那么,什么是作文命题的科学性?科学性牵涉的面非常广。首先,它与题面的概念有关。假如概念不科学,就会使人根本无法下笔。其次,它与写作的要求有关。写作是一项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活动。 人们往往认为一旦灵感来临,我们就会文思如泉涌,平时很难达到的思维程度在这时容易就会达到,所以我们以往总是强调天才、强调灵感、强调想象、强调激情,等等。但事实上,写作也是一种科学,要想把一篇文章写好,必须受内在写作规律的制约。 那些大作家、大诗人对此深有体会。为什么唐代要考格律诗?格律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有字的平仄、押韵要求都有极为严谨的规范。 但即便如此,格律诗的写作仍旧比自由体诗更为容易。 因为当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的时候,就不会是最难的写作状态。 而那些看起来非常自由的自由体,同样有它内在的节奏和内在的规律,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只是相对来说更难把握一些。哪怕是我们称之为“神曲”的《忐忑》,听起来似乎只用无意义的声音构成,似乎荒谬,可是却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沉浸到这首歌的旋律、节奏和音调之中,我们感到的是精神的另一种表达,纯粹音乐性的表达。无意义却有情致,无词却诉说着心情的声音,这就符合某种音乐的规律,甚至是接近于纯粹的音乐。所以,老师出的作文题要让学生能够展开一个结构,这个结构要有回旋的余地,要能够回到作文题目上来。 假如作文题只是一个出发点,出去了就回不来了,那么这个作文题就失败了。
所以说,作文题应该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写作规律。我国古人十分聪慧,创制了极有规律的八股文:破题、起讲、一比、二比、三比……这样一股一股下去,最后回到开头的结论。 英文写作的要求也是如此,20 世纪早期哈佛大学一位教授有名著曰《风格的要素》,被誉为“英文写作的圣经”。 该书先教授一个词怎么用,一句话怎么写,再指导如何写好一段话,如何写好几段话,如何写好一篇话……就这样一步一步教下来,写作成了有步骤可循、有标准可衡量的事情。我们的高考作文仅仅八百字,很多学生高考作文分数不高,就是因为许多老师让学生写议论文,第一段抠一下题意,第二段写个论点,然后举个例子,第三段同样写个论点举个例子,第四段再写个论点举个例子,三个例子一举便占去了五六百字,再加上开头与结尾,便差不多完成了整个篇幅。 然而论述文首先应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下面所立的三个观点与总观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如果我们举那么多例子,还能有足够的时间与篇幅来进行论证吗?所以这样写出来的议论文就很糟糕了。这跟题目也有关系。假如一个题目没有能让学生展开的余地,无法进行叙述,无法进行议论,这样的题目同样是失败的。
那么,什么样的题目难以展开呢? 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个作文题叫“好奇心”,就很难展开。 “好奇”,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为何在“好奇”之后还要加一“心”字呢?推究起来,“好奇心”之“心”,乃“心态”“心性”之意也。所以,写“好奇心”,严格说来,侧重于一种心态、一种心理特征。“好奇”不等于“好奇心”。 所谓“奇”,常与陌生、新颖、怪异、未知、神秘等相连,是认知主体有感于事物呈现出来的感性特征。 “好奇”是对事物感性特征的兴趣,是专注、关切、探索、认识、研究的开始阶段,是形成复杂、深入、系统精神活动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因而,是一切探索的由头,是最初的、最浅层、最表面的感性的引发。 停留在这种浅表层面的心态叫做“好奇心”。 “好奇心”缺乏深度,因此人们常常加上“浅薄的”来形容。 只有过了“好奇”阶段,进入专注,进入分析、综合、推理等较为深入的精神活动,才能够进入认识过程的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奇”字,正说明对象尚处于陌生、无法或难以了解的阶段,因而只是一种认识可能性的触发——最常见的是好“奇”之后见到的是平“常”。“奇”不“奇”,“奇”在何处,“奇”之为“奇”,“奇”之为“常”等等,则均须在一种诱惑性、惊讶性、吸引性所生的“好”之后才能产生的。 “好奇”所“好”的“奇”,指的是对象显现出来的特征。 “好奇”总是有对象的。“好奇心”的对象则不大同, 可以说,以“好奇心”对待事物,所以,“好奇心”这个题目就存在着“不及物”的问题。 “好奇”有对象,在对“对象”好奇之后,就进入了“探索”,这时就不再是“好奇”的浅表层次了。认知活动需进入逻辑思维,审美活动需进入“移情”“共鸣”“理解”等。道德修养则基本上与“好奇”无关,只能说对道德之“做”表现“好奇”而不能对道德之“是”表现“好奇”。 总之,写“好奇”必然要写到其对象,一旦写到对象,写对象之“奇”,就已不是写主体之“好”、 之“好奇心”,而是写客体了。写对“客体”的“好奇”之后,进入对客体的认知探索,就必然超出“好奇”层次进入复杂层次,或者是“好奇”的主体进入复杂的精神活动,或者是对对象本身的刻画与认知进入到“奇”之后的层面。海德格尔分析“好奇”,揭示了其特征,乃是等闲的看,它忙于东看看西看看,却不是为了理解它看见的事物,而只是为了看看而看。它贪新骛奇,只是为了从这一新奇跳到另一新奇上去。这说明了“好奇”的特点,一是“无所逗留”。意识对象不断转移,不停留于一个对象,因为好“奇”本身就要求着感觉的转移;二是时间、过程短暂。只是感觉印象而已,没有更深一层的意识活动。这种评说,相当深刻地显示了“好奇” 的心理特征。 因而,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对好奇心的评价是相当负面的。 鲁迅笔下的“看客”也是这样的“好奇”者。止于“好奇”,止于“好奇心”,恰是中国文化中意象思维的初始阶段,是直感思维而非直觉思维。 西方思维则努力克服感性局限,追求理性的无穷探索。 中国古代文明缺乏科学,或者正与这种直感而印象的思维方式相关。 但中国古代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成果,均是远远超越“好奇心”的产物。 追求“道”“理”的“常”“永恒”“普遍”……才是一切文化最为重要、核心的智慧。 “好奇心”这个作文题不好做。 《扬子晚报》那一年把这个题目分别给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写,最后发现小学生写得最好,因为小学生的水平只知道“好奇”,而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已经过了这个的阶段,进入深层的精神过程。 故此题目在写作中就难以展开。 因此命题的科学性极为重要,尤其需要考究概念的意蕴。
第二,命题要有激发性,要有一点环扣,有一点难度。所谓环扣,是构置的“结”与“节”,需要解扣和打开,思路才能伸展,“言路”才能势如破竹。环环相扣的情节和论证结构,来自题面中呈现的环扣的设置。 一个低幼化的题目会把所有人都变得低级而幼稚,而一个有难度的题目,即使交给一个极其不善写作的人,他也会想办法做一点思考。 所以这么多年来,最令我赞赏的作文题是高考全国卷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看起来极难,许多人在看到这个题目后都觉得无法下手。而事实证明,此题却极大激发了考生的思考,令他们进入积极的构思,故而产生的精彩文章也极多。 “记忆”到现在也还不能“移植”,但此题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科学实践乃至科学理论,成为一种融汇了科学与人文的构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就是一个幻想,是一种假设,它正好符合高考作文命题所需要的环扣。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探讨都是从一个假设开始的。 几何学中,我们可以在假设的条件下进行推导,文学作品也是如此。 “假设”,用文学语言来表述就是“虚构”,文学作品的虚构就是一种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展开积极想象,进行“构虚”。假设有一块石头突然间崩裂开,跳出一只猴子,会如何,这就是《西游记》;假如有一块石头本来应该补到天上,却被扔掉了,一块“天才”被扔到了人间,会如何,这就是《红楼梦》;假如有一块石头,镇压住了洞穴中的妖魔鬼怪,把这块石头搬开,会如何,这就是《水浒传》。这些不都是假设吗?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么会怎样?有个产品的广告是:假如没有联想,世界将会变得怎样?我想,假如没有“假如”,人类就不复存在——人类最根本的一个能力不就是提出“假如”的能力吗? 所以这个题目非常精彩,它提出了一种不可能的情况,让我们论证假如这种“不可能”成为“可能”之后会怎样。这样作文就有推导,就能够由此构造情节,由此进行推理,就可以让考生充分发挥,自由思考,自由表达。
第三,命题要有审美性。这常常是所有命题者考虑最多的问题,也就是题面呈现的美感。有些命题人觉得题目看起来美就行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例如江苏第一次独立命题时的题目为“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题面很精彩,但很多考生都觉得难。 这就是过分追求题面的优美,容易使考生无从下笔。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它是“A 与B”的这种形式,我们现在很多作文题也喜欢使用这种形式,例如“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等。 这种形式很难写,很容易滑入庸俗辩证法的泥淖,写成“既……又……”这种庸俗辩证法的形式: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有“山的沉稳”,又要有“水的灵动”……
因此,命题中应当隐含着的是“因果联系”,而不是一种矛盾关系或所谓“辩证关系”,防止学生陷入庸俗辩证法的泥淖。 命题时,应当对“因果关系”设想多种可能的思路,显示出命题相当充分的开放度,从而也具有了颇为丰富复杂的蕴涵,具有信度和区分度。
另外,很多用文学手法命名的题目也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文学语言都是蕴藉的,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味,表面意思与内在意思具有一定差别。 例如“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这个题目,前面有一个提示语,说山虽然沉稳,看起来不变,但四季五颜六色,这就把学生搞晕了,感觉到无法下笔。有些作文题目的题面很糟糕,比如“凤头、猪肚、豹尾”,这就成了一个怪物了。因此题目的美感很难追求。 一个好的作文题,最重要的就是有科学性,其次是激发性,最后才是题面美不美。 而我们大多数人判断作文题的时候,首先就是看它美不美,而很多看起来很美的作文题其实很糟糕。 我们中国人的这种经验思维没有做概念分析的习惯,命出的作文题经不起概念的推敲,当它用比喻或者其他一些文学手法的时候,由于文学手法带来的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巨大差别,往往使学生在审题的时候陷入困境。 假如学生能够处理好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张力,则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假如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形成一种灾难性的后果。一些命题常以“寓言”故事为材料,易致“低幼化”的思路;或取譬喻性思维路径,易致浮泛的抒情和牵强的类比,缺乏深入的思考。 因为譬喻的指向易致“横向”扩展、平面铺陈;看似诗意的写作,缺少了生活实感与人间真情的凝结与提升,就流于无病呻吟和空洞无物。
作文命题的思路是无限的,现在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有半命题作文,等等。其实作文题并不只有这些形式,而应是自由多彩的。我们可以考虑把阅读和作文的命题以某种形式结合起来。 我曾经出过一个题目:李白有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人说这首诗的逻辑不对,应该写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原是瀑布挂前川”,这样才符合顺序,也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心态。其他诗也是如此,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否改为“床前地上霜,原是明月光”? 我考大家的是,如果我把这首诗这样改一下,你觉得如何? 为什么李白那样写,而我这样写? 请分析一下哪个好,写明理由。 这就有点像阅读题了,但它也是作文题。 我还出过一个作文题“疼”,“疼”既是生理现象,也是情感现象,又有某种道德含义。以此“疼”字,希冀唤醒人最原始、最本真的感觉。十指连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的一点疼痛,都是全身心的直感。作文最需要的,就是激活感觉,恢复对自己、对世界、对万事万物的直接感觉。有人说,说谎从第一次作文开始。这应当让语文老师感到“疼痛”,更应当让所有的写作者感到痛楚。 文字,在说谎者的笔下疼痛。 以“疼”为题,并非忽略“痛”,而是强调了“疼”的情感特质——“疼爱”,是中国文化中对爱感最美好的表达,甚至,“疼”一个字就表达了最深刻的爱。从直感的“疼”抵达的“爱”,真挚无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跟着感觉走,跟着内心真实的情性走,从血管中流出的是血,我们的作文,才会有“以血书之”的力量。那些写“痛”的,或许更加煽情,但是却没有心灵之中最娇嫩、柔软的地方所生出的“疼”那种特殊的力量。这个题目的立意,就是要让作文“真诚”,抒发“真情”,回到原初的“疼”。 如此,才可唤醒作者心灵中的恻隐,才可唤醒一种残酷的诗意。
这样一些作文题的形式,有的是命题,有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命题,有的又像是阅读题,所有这些形式其实都可以成为作文题的命题形式。 作文题的命制形式应当是无限的,让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写作文。 我们曾经开过一门《视听艺术与写作》课程,意图充分发挥命题的想象力和敏锐性,很多学生从未这样上过作文课,感觉上这样的写作课很幸福,当他的能力发挥出来后,做出的文章大多十分精彩。 其中,写作课上,有一个学生自我命题,写了一篇《寻找小说》,从诗歌里面寻找小说,从戏剧里面寻找小说……并且写成一篇小说的形式,写得十分精彩。 所以,只要我们用适当的方式来命题,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启迪他们进行积极的构思和表达。 而启发学生自由命题和自由写作、自由创造,则是最根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