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元想象,解读多元形象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小说单元”教学为例
2020-11-25谢宜华
谢宜华
(江苏省南京市岔路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00)
如何在“虚构”存在的情况下感受小说鲜明、丰富的人物形象?这需要多元想象。
1.点读式想象
任何一篇涉及到人物的好文章,都离不开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描写等方面,在众多细节中,发掘出关键词句,做好针对“点”的创生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活”起来。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桥》)
老汉开始指挥村民撤退的场景,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细节,学生不难找出“清瘦、盯、沙哑地喊”等关键点,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点读式创生想象,将老汉形象丰满化。如:老汉的脸是“清瘦”的,可见老汉身材并不魁梧,但是此时却“站”在“没腿深的水里”,想象画面:老汉个子不高,瘦小,但是精神矍铄,眼光犀利,认定的事情很难有人改变他的想法。就是凭借要强的性格,他要与洪水搏斗,他站在水里,此时他仿佛不再“清瘦”,而是坚定——如“山”。理解了人物如山般形象的一个层面。
既然情况危急,每个人都要服从安排,照顾大局,不许哄抢,否则能逃出去的人会更少。“党员排在后边!”党员是人民选出来的,要有带头示范作用,让普通村民先走,必要时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2.剧本式想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想象中的虚幻性日益减少,而现实性不断增加,表现为的想象越来越合乎逻辑。即学生的想象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开始由虚幻走向现实,由凭空想象走向有生活依据的想象,越来越接地气了。人随着年龄增长,会变得有理性。同一时间段,用文字表达也会比口头表达更有理性。
《穷人》面临自家艰苦的生活条件,桑娜毫不犹豫地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连忙把帐子拉好”后却“脸色苍白,神情激动。”课后小练笔要求: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课堂上,教师给学生预留了半个小时,笔在学生手里,现在,他们化身成了当下中国的托尔斯泰,尽情“写剧本”。翻开一本本剧本,我的心怦怦直跳:
生1:孩子们这么小,一定会想妈妈的吧,我能当好他们的母亲吗?万一他们不喜欢我怎么办?……他们向我要妈妈怎么办……
生2:要知道,我可还有五个孩子呢,他们都比西蒙家的大,看到两个小家伙,孩子们会怎样呢?……相处愉快,还是大打出手?
生3:看到多了两个孩子,他会怎么想……生活已经够苦了,他已经够累了……他会不会什么都不做了呢……他不做我做,我比以前更努力!总能熬过去的!
生4:孩子们有一天会长大!那时候就能帮他打鱼,帮我做家务了……他们还会读大学,再也不用过天天吃黑面包的日子了!……
……
在自己的创作天地里,每个孩子都是用心的,我能看到他们涂改的痕迹,证明他们对第一次的创作是不满意的。不难看出,许多剧本里的想象已经有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子,更富逻辑性了。浩轩是二胎家庭,所以他的剧本里想到了孩子们会不会有矛盾;逸蓉说她的梦想是读大学,所以她把自己的梦想赋予了剧本里的孩子们;闰直跟妈妈感情很深,所以他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到他们见不到妈妈的焦急……恰当联系实际的想象,不仅合理,更使桑娜的人物形象彰显的淋漓尽致——充满母爱和善良的情怀,勤劳能干,没有任何放弃收养孩子的心思,是助人为乐的典范。
3.电影式想象
略读课文《在柏林》,一改《桥》和《穷人》页面下方用彩色插图的惯例,而是用雾霾蓝这一单一色调画了一幅背景图。背景图面积不小,几乎覆盖了整篇课文的文字,指导学生看图,就像在指导大家看宽银幕电影,静态的电影。
师:末段“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与背景图相得益彰。背景图整体是静的,车厢里也变得寂静,城市的一切生活场景仿佛在此刻都停止了,电影镜头定格在了“静”中,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恰恰此时,是全文最“动”的时候。想象车厢里每个人的内心是如何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
生1:对老兵一家的无比同情;
生2:对战场死难者的哀悼;
生3:对战争罪恶的控诉;
生4:对相似经历的感同身受;
生5:对自己何去何从、未来命运的担忧;
生6:对和平的向往。
师: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坐在这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而这座战争的策源地、“电影”镜头下的城市——柏林的街头,将更加冷清,更加寂静。
老兵的形象无形中更加凸显:坚强——忍受着失去三个儿子的悲痛,照顾着神志不清的妻子;有责任心——妻子精神失常,却没有抛弃她,而是陪伴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