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
2020-11-25罗令
罗 令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教育局教研室 西藏 昌都 854100)
前言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以后高阶数学学习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状态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升入初中高中以及大学时数学的学习状态,在小学时数学思维建立好,以后大学时学习微积分等高阶数学知识事半功倍,反之学生小学时没有建立好数学思维,认为数学很难,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学生放弃数学学科的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情境的方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
1.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普遍是教师走上讲台,直接让学生将书本翻到哪一页,开始进行授课,很多时候学生都会觉得非常枯燥乏味,容易开小差,教学质量和效率非常低。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事半功倍。可以尝试创设故事情节,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听故事的时候张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这一特点,课前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本节课程即将学习的主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询问学生想不想知道结果?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再进行正式课程的学习。实践总结,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高涨。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数学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会将学生要学到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一项项帮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讲解时学生溜号就错错过某个知识点,后面数学学习学生都跟不上教师思路,学习效果非常差,但是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通过3-5个问题,由浅及深,环环相扣,不断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学习程度的差异,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水平,适量调整问题难度。以保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探究
数学起源于生活,数学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熟悉感,真实了解数学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生活离不开数学。比如学习体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购物的主流方式,那么快递小学生们一定也不陌生。假如学生是货场司机,将要把一车快递运往北京,已知火车车厢的长宽高,现在货车能运多少重量的快递?运输规格一致的快递500件,每件的体积相同,需要几辆货车?有几种搭配方式?通过这样生活情境,学生会思考很多种解决方式,又快又能保证货物原样的情况下运输快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4.创设操作情境,增强动手能力
小学生本身具有活泼好动,思维跳跃快的特点,教师利用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创建操作情境,比如在学习立方体时,可以让学生利用手边的材料自己组建立方体,同时教师组织3-4人为小组,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立方体进行比赛,看哪一组学生可以堆的最高,表面积最小,在活动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彼此之间可能会因为观点不一致产生争论,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观点分别总结,将相同想法的学生组成一个阵营,有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生动的了解立体图形,对立方体有更深层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情境既能帮助学生块石掌握数学原理,性质及概念规律,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探索欲。
5.创设游戏情境,创造良好氛围
爱做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创设游戏情境,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进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学生在学习数字和乘法口诀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逢七必敲”的游戏,从一开始数数,到7和7的倍数以及含有7的数字时敲一下桌子,锻炼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样游戏中,学生会表现非常积极,在班级里形成了良好学习氛围。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出的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探究,丰富学习生活,创设操作情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建立立体数学思维;创设游戏情境,在班级范围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精心创设每一种情境,才能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建立夯实的数学思维,为以后高阶学习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上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