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对策研究

2020-11-25钟明池

大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脱贫辅导员思政

钟明池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7)

扶贫先扶志,心理脱贫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薄弱环节。随着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贫困地区大学生入学率上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来愈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贫困家庭环境成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外部原因

家庭因素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贫困家庭的父母受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对于孩子内向、自卑等心理问题不会有意识地关注,更没办法去疏导。贫困家庭经济的窘况给学生内心造成较大的负担,他们希望自己通过努力改善家庭环境,对父母和家庭抱有极大的愧疚感,容易形成自卑、焦虑的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而这种原生家庭形成的心理特征往往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正如奥斯卡·刘易斯1959年曾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他认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即“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持续蔓延,使得贫困在其保护下得以维持和繁衍[1]。所以,在把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上,首先要去分析该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可能给他内心造成的心理困境和问题。

(二)自我素养和知识构成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

对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部分学生随着教育和知识增长,会通过心理自助模式进行心理调整。而有部分学生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坐等他人和社会的帮助。物质上理所当然享受他人的帮助,心理产生了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思想。受教育程度不高,认知上出现偏差,容易形成思维单一、归因不当、认知偏激等问题,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发展地看待事物和问题产生的原因[2]。因此,由教育和知识水平所形成的认知能力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天教育、学生的自我素养和能力也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重要途经。正如习总书记提到的“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二、帮扶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贫困大学生模式过于单一,心理健康问题被忽略

陶婉在《精准扶贫与心理健康:探索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新途径》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探索民办高校贫困心理脱贫的新途径,结果发现贫困生虽然获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建档立卡等经济的资助,但是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仍然高达48.3%,可见单纯的经济帮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问题[3]。扶贫要先扶志,育人先育心。目前许多高校在国家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的举措下,对学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质层面的帮扶。对于贫困大学生建档立卡、减免学费、设置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的岗位,但是很少关注这些受助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自卑、孤独、无助、焦虑这些心理问题都成为他们在校学习、生活、交际、就业的拦路虎。因此,学校在帮扶学生模式和渠道上应该更加精准、更加全面,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上多管齐下地干预和疏导。

(二)帮扶贫困大学生主体过于单一,心理健康的扶贫工作合力不足

在高校帮扶贫困大学生的主体主要是学工处、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这样的主体明显过于单一,作用力过于薄弱。在许多高校,辅导员非常紧缺,他们工作过于繁杂,很难走进宿舍对学生一一了解,也很少关注到学生心理问题。心理专业的任课教师承担的课时任务很重,也无法分身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往往门可罗雀,因为部分大学生不正确面对其心理问题,或没有这个意识去关注自己内心的问题。出于自卑、胆怯的心理,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心理帮助。其实,对内而言,从学校教务处、学工处、就业中心这些职能部门到辅导员、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应该通力合作,构建精准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帮扶大格局。对外而言,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应该仅仅是学校的工作,社会、政府、学校应该构成三级联动,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扶贫工作的合力。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欠缺,课程之间耦合度不高

在课程开设方面,主要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性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课教学,把握不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痛痒”之处。除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课程外,其他专业涉及不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度和耦合度不高,所以在教育知识体系上无法整合。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理想信念教育、就业指导、法治与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等课程内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心理健康课、专业课还是思政课,都应在内容上、形式上追求更高的融合度,其他课程也应润物细无声地滋养贫困大学生的心灵,引导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三、精准扶贫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路径与建议

(一)对象精准:建档立卡,动态识别需要被帮扶的对象

许多高校在学生入学时会开设入学教育,一般会以讲座式的大班课程出现,但是往往缺失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专题,对象也缺乏针对性。在入学教育的同时,可以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利用大数据统计平台,构建心理健康档案库。还可以建成“舍长-班长-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四层识别体系,层层识别需要被帮扶的对象,动态地管理和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有对象精准识别出来,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二)模式精准:积极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帮扶模式

学校对学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不应该忽略对其精神上的帮扶,因此,我们不能单纯采用经济资助的模式去帮扶贫困大学生,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办学特色和时代特征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帮扶模式。如可以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发挥朋辈之间的沟通作用,社团定期组织公益献爱心活动,让贫困学生在助人的同时也实现自助。对于校企合作的学校,可以组织贫困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兼职,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能力,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和焦虑情绪,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为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实现模式的精准扶贫。还可以结合新媒体时代,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对贫困大学生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三)主体精准:积极构建“一对一”心理导师制度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队伍的构成主要是心理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随着大学扩招,辅导员的师生配比过低,心理专任教师的课时量较大,因此对帮扶贫困大学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帮扶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不单靠心理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帮扶的主体应该更精准,构建一对一心理导师制度。在需要帮扶的对象识别出来之后,针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应该指定导师从生活、学习到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辅导,使其能正确面对人际交往的困境和其他生活方面的困难,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工作。这样的心理导师不一定都是教师,也可以是优秀的学长、学姐,通过他们自身的优秀经验让贫困大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理清目标,也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四)课程精准:积极推进各门课程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所谓“树人”就是要培养高素质、能力强、具有健康心智,有一技或多技之长的人才。思政课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康心理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而目前许多高校思政课程与心理健康课、专业课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协同育人大格局。当下,许多学者和部门都在有序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通向同行。同理,我们也可以积极推进心理健康课程、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在专业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努力下,积极引导大学生建成健全的人格和心智。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大学生不能单纯从经济上扶持,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自尊和心理健康。把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放在国家精准扶贫地大背景下去探讨其解决的路径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心理“脱贫”、精神“脱贫”,贫困大学生才能自立、自信、自强地走上脱贫发展的道路,这样的小康才是全民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

猜你喜欢

脱贫辅导员思政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