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yEclipse开发的高校数据体系研究

2020-11-25张晓曼浙江农林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数码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脸人脸识别新生

张晓曼 浙江农林大学 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1 高校迎新工作现状

近年来,为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许多高校也提出"数字迎新"概念。例如清华大学于2002年将数字迎新系统投入使用,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建立电子身份,实现学生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是国内开展数字迎新较早的高校。国内许多高校也紧随其后,开始探索开发数字迎新,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昌大学等。各高校的数字迎新在设计上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模式:自主研发式,即根据自身需求和学校技术条件,自行开发设计,这一类模式主要集中在技术实力较强的高校。合作开发式,即与技术开发公司签订协议,共同进行设计开发,这类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得到软件公司的专业技术支持,对提高系统整体功能起到积极作用。统一订购式,即由学校直接向技术开发公司购买数字迎新系统,由开发商负责系统的设计建设及后期维护。自身技术研发能力较弱的高校大多选择这一模式。

2 人脸识别迎新系统使用的意义

某高校人脸识别迎新系统是基于某高校一库一表的人脸大数据平台为迎新系统提供的子应用系统,通过这一数据平台可以协助学工部实现快速、低成本的迎新应用,并通过迎新系统采集到新生数据,以对系统本身进行验证,从而在下一阶段采集在校生的大数据,以期实现其他基于人脸大数据的相关应用。具体功能特点如下:

2.1 安全性高,人脸大数据在核心机房配置了专门服务器,实现了人脸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体系保障及本地配置的可实现机制,与此同时,数据的本地化具有信息高度安全机制和调用可实现化。

2.2 可自行配置各种应用,迎新系统数据采取学校数据中心统一采集管理,为迎新系统等应用系统提供应用接口,用来连接不同的应用系统或实现不同的功能,只有得到授权的子业务系统才能使用。

2.3 数据的使用采用统一管理.

数据传递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数据的传递及采集是通过服务器提供的统一接口进行传递,使得使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知道数据的去向,同时传递脱离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二次开发更加便捷,数据库由校方统一配置管理,后台大数据的归属权也属于校方,此外,结合其他业务已经开放的接口能力,校方还可使用数据内容原生的功能,为信息化大数据提供了更丰富的多场景的移动化数据使用解决方案。

3 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报到流程模块的功能描述如下:(1)APP信息填报:迎新系统APP包括新生基本信息库、报到实时信息查看、以及人脸数据采集,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将系统将采集到的新生数据与招生照片及身份证信息对比。(2)错误信息校正:报道前一周针对部分有问题信息采取电话,APP首页提醒等形式完成信息提醒修正功能。(3)现场确认:在现场报到点,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数据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完成新生入校报道。完成报到之后新生收到短信,主要包括宿舍信息,并至宿舍楼下领取公寓钥匙(其中预定的生活用品已放置宿舍),一卡通,通过二维码扫描完成报道。(4)绿色通道:系统记录使用绿色通道志愿者主要对未能识别的部分新生通过迎新系统手工完成报道。

4 结束语

高校迎新工作涉及大量的部门及数据,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是每一季的迎新工作对迎新人员的考验。确定什么样的迎新方式,开展什么样的迎新活动能简化流程,实现人员、设备的最优化,是衡量一个迎新系统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某高校2019年人脸识别迎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迈出了勇于尝试的第一步。实现了人脸识别秒过,总之,高校迎新系统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与服务,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认知体系。

猜你喜欢

人脸人脸识别新生
人脸识别 等
重获新生 庇佑
有特点的人脸
一起学画人脸
玻璃窗上的人脸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概述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