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0-11-24于文畅
于文畅
反流性食管炎是当今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科疾病,该疾病老年患者较多,对患者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1]。正常情况下,胃与食管交界处会存在抗反流屏障,但是如若该屏障受到损伤,那么则会导致胃部以及十二指肠内的物质反流进食管,腐蚀性的消化液会造成食管黏膜受损[2]。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反酸、胸骨后疼痛以及烧心等,临床中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就是抑酸,代表性药物就是质子泵抑制剂,其中常用药物就是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3]。基于此,本文对本院在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应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50 例。对比组患者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64~76 岁,平均年龄(71.38±2.46)岁。研究组患者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64~78 岁,平均年龄(72.67±2.8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患者;患有急性或慢性胃炎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本院检查均符合中华消化内镜协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疾病诊断标准,均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4];所有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实验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认可。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93)治疗,口服,20~40 mg(1~2 粒)/次,1 次/d,连用8 周。
研究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76)治疗,口服,成人10 mg(1 粒)/次,1 次/d,根据病情也可20 mg(2 粒)/次,1 次/d,连用8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反酸以及烧心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复查后胃镜显示食管炎症消失;有效:
患者反酸以及烧心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复查后胃镜显示食管炎症下降至1 级;无效:患者反酸以及烧心等临床症状无改善且复查后胃镜显示食管炎症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反酸、胸骨后疼痛以及呕吐。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以及生理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比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反酸发生率为2.00%(1/50)、胸骨后疼痛发生率为0(0/50)、呕吐发生率为4.00%(2/5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对比组患者用药后反酸发生率为8.00%(4/50)、胸骨后疼痛发生率为2.00%(1/50)、呕吐发生率为10.00%(5/5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10/50)。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4,P=0.0374<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92.68±3.18)分、精神状态评分(93.47±2.85)分、活力评分(93.14±2.57)分、生理功能评分(94.72±2.55)分高于对比组的(90.66±3.46)、(83.34±2.66)、(84.94±2.78)、(89.76±2.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395、18.3738、15.3153、9.5929,P=0.0030、0.0000、0.0000、0.0000<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当前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疾病,反流物中主要成分就是胃蛋白酶和胃酸,胃酸对食管造成的危害较大,酸度越低则对黏膜造成的损伤越大[6]。根据研究发现,胃酸pH 值<3 时能够造成黏膜上皮蛋白出现变性,形成食管炎症[7]。
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该药物存在两种异构体,代谢途径主要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 中的多态性表达酶CYP2C19,代谢途径较为单一。根据研究发现,该药物在抑酸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的特点[8]。雷贝拉唑是一种单一的S 型异构体,该药物代谢途径主要是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 中的CYP3A4,对于CYP2C19 依赖程度较低,这种特点造成该药物能够通过肝脏首过效应与奥美拉唑相比更低,从而能够维持较高的生物利用度[9]。不仅如此,雷贝拉唑药物血药浓度也维持在高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抑制性更强,药效更加稳定[10]。与此同时,与奥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由此可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疾病中应用雷贝拉唑效果更好[11]。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比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4,P=0.0374<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92.68±3.18)分、精神状态评分(93.47±2.85)分、活力评分(93.14±2.57)分、生理功能评分(94.72±2.55)分高于对比组的(90.66±3.46)、(83.34±2.66)、(84.94±2.78)、(89.76±2.62)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395、18.3738、15.3153、9.5929,P=0.0030、0.0000、0.0000、0.0000<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应用雷贝拉唑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生活质量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