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

2020-11-24张婷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粮库高技能粮食

张婷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一、信息化建设背景

(一)国家信息化

随着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化成为各国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经济升级和民生改善。2006年0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16年7月又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在该文件中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二)安徽省信息化

安徽省人民政府在2017年印发了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互联网成为克服经济持续低迷、驱动产业创新变革的先导力量,围绕数字竞争力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打造网络强国成为全球主要大国的共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安徽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产业转型升级和“两化融合”中的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致力融合应用,着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破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服务、创造新业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省内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

(三)粮食信息化

早在2012年国家粮食局就发布了《大力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近几年,国家密集出台粮食信息化相关政策,信息化战略更成为国家“十三五”的发展重点,明确了“粮食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智慧粮仓”的当前国家政策导向,推动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为粮食行业创造了新增长空间。分析发现,在2016年以前,粮食及信息化政策还是每隔上一两年出台一个,从2016年到2017年,每年平均都有至少三四个相关政策出台,国家对粮食行业以及粮食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跃然纸上。可见,粮食信息化是必行之路。

2016年4 月,粮食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出台,确定了行业信息化“国家、省、企业”三级架构,提出了“1+1+4”重点建设内容——“1”个国家平台、“1”个省级平台,“4”指的是粮食仓储、粮食加工、粮食交易、应急保供4类企业。

2016 年,安徽成功争取国家粮食仓储设施智能化升级重点支持省,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43亿元。同时,科学提出“智慧皖粮1358”建设思路,一期省级平台与19个示范库实现互联互通;二期市级平台和81个省储库信息化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三期总投资3.23亿元,1545个项目已正式启动,完成“智慧皖粮”项目。全省粮食系统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粮库系统,实现粮食出入库自动化、粮食管理数字化、储粮安全可视化,指标分析智能化,大大提升了信息化技术在仓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二、智慧粮食平台的建设

中国粮食信息化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尤其是江苏、安徽等地打造的智慧粮食云平台、数字粮库等创新尝试,不仅方便了农民卖粮,提高了粮食流通效率,也为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7 年以来,中国粮食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省一级的粮食管理平台陆续建立并完善,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级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粮食仓储、粮食交易等信息化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智慧粮库实现了粮库管理过程的无缝连接,对粮库业务信息进行实时、快速、准确的采集,作业流程的控制,并与粮库动态收购系统、粮库安防监控智能化系统、粮库仓储智能化系统等系统进行大集成,帮助粮库管理者提升管理效率、避免管理盲区、降低管理成。

江苏省粮食局打造的“智慧粮食云平台”是全国粮食行业第一个基于云架构的数字粮食综合管理系统,有了这个云平台,省市间的粮食信息互联互通更高效,也更透明了。在省级平台上面,可以远程看到基层的粮库,它的数量,包括在粮仓里的质量情况。也就是把数字粮库的所有信息全部集成到省级平台上来。这样有利于远程高效地管理粮食流通,仓储,包括价格、运行的情况。

中国的“数字粮库”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截至目前,“数字粮库”系统已投入使用近1 000套,在建超过3 500套。安徽省粮食局打造了“智慧皖粮”项目。在六安市,安徽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库的工作效率也因“智慧皖粮”建设的推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据统计以前各种结算码单需要人工一笔笔计算,费时费力,而使用数字粮库信息系统之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概2个小时就能走完业务流程。

三、信息化人才培养

国家粮食局在全国粮食行业人才兴粮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培养创造型技术技能人才,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革新和传帮带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也明确了粮食行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要适应粮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因此,研究全省粮食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对于打破粮食企业人才层次低、人才断层严重等被动局面,早日实现粮食企业人才结构的发展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来看,粮食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1)企业自己培养,基本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 (2) 依靠高职院校和技工院校订单式培训和定岗培训。绝大部分粮食企业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培养制度,即使有也欠科学合理,培养目标的设定缺少战略导向和程序化设计,往往追求“现得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搭建现代化培训平台、多种方式培养人才

粮食企业内部应搭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要求的教育平台, 为企业职工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有效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基础技术设设施主要是指支持信息化培训正常运行所需的技术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服务器端、数据库 等各种软件以及培训教材的开发。培训教材的开发及编写应基于各工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结合企业发展方向,确定培训教材的内容。

安徽省粮食局连续举办了三期全省粮食行业信息化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能熟练操作“智慧皖粮售粮通”系统的技能人才。

(二)以赛代练

通过举报各种比赛,促进企业员工提高个人技能水平,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改革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能者多得的收入分配制度,使高技能人才更具获得感。

猜你喜欢

粮库高技能粮食
珍惜粮食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多思才会有多解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财经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