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语文课导入技巧

2020-11-24甘谷县大石镇贯寺九年制学校

甘肃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笔者课文情感

○ 甘谷县大石镇贯寺九年制学校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艺术中的艺术。好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初中语文的课堂导入既要新颖有趣,形式多样,又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着力使课堂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下面,笔者就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技巧谈几点体会。

一、紧扣课文主旨,助力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为课堂教学找到一个很好的冲锋口或“代入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台阶》这一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学生欣赏由歌手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然后多媒体展示一组“父亲”主题的油画,向学生提问:如果你看到画面中那张刻有岁月印痕的沧桑面容,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眸,你会想些什么?优美而饱含深情的音乐深深地“揪”了一把学生的心,而厚重感极强的油画又加深了画面感,课堂气氛瞬时凝重深情,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导入激发的情感,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主旨:从凄楚、辛酸中走出来的父亲,可能他们的愿望和追求在儿女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进而感受到文中父亲的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忍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从而感受到父亲的伟大。整个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深情建言,走进了文本的情景,把握了父亲形象的特点,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情感也得到了培养。

二、以激情唤真情,促进学思践悟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有云:“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如果说广博的知识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前提,那么富有激情的授课艺术则是激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听故事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以讲故事开始,很快能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气氛中,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将作品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顺利实现“情感迁移”往往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感情环境,而与文章有着紧密联系的故事,能很快将学生导入一种理想的课堂氛围之中,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迫切希望随教师一起解读、感悟。以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老王》为例,讲新课之前,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塔尔,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内洛山的一个地下溶洞里,开始长达一年的命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活动。笔者两次重复探险家得出的那句人生奥秘:“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然后提问:“这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生活中你们又是怎样与人相处的?”以这个故事来引入,开讲时水到渠成,意有所属,情已满腔,促进学生学思践悟。

三、设计务求实效,简短提领全场

开头导入的形式很多,设计时可配合交叉运用,以期引人入胜。同时导语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千万不可冗长、拖拉,否则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例如,讲《失街亭》时,可以挂出魏蜀两军战争形势图辅之以讲解,使学生理解街亭位置的重要,进而感知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在复习到现代文阅读专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古人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可见登山临谷之重要。然而,要想真的知道‘天高地厚’,阅读则必不可少。荀子有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它可以使人增知、益智、怡情、脱俗。我们的现代文阅读训练,同样可以把你带进读书乐境。”如此导入,言尽而意无尽,心动而行也动。再如,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堂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授雨景写作时,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一幅幅雨的图画,让学生看着春雨细轻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梧桐锁清秋,冬雨缠绵心愁凉的雨景,听它快乐而灵动的声音,以此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使学生写之觉有物,状之如有神。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情认真思考,精心设计,以河水泻坝之激情,日月光辉之明理,七巧玲珑之设计,叩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或悄然动容,或寂然凝虑,或神采飞扬,或跃跃欲试,很快进入学习境界,真正取得“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猜你喜欢

笔者课文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