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开展田野课程的策略

2020-11-24漳县武阳幼儿园

甘肃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鸡田野幼儿园

○ 漳县武阳幼儿园

一、创设田野情境

由于年龄的原因,幼儿对语言的感知相对较为薄弱,无法理解难度较大的语言表述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田野课程时,首先要抓住幼儿这一特性,为幼儿创设田野情境,让幼儿在轻松、灵活、有趣、富有生命力的情境中,深化对情感、技能、知识的感知力,同时具体化、形象化的田野情境能够使幼儿与之搭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并产生共鸣。

比如,教师在开展“小鸡一家”相关主题活动时,就可应用“情境教学法”。在活动前,教师要将小鸡出壳的相关真实视频片段进行整理剪辑制作成多媒体PPT教案,在活动中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突破时空限制,直观地、形象地感受到“小鸡出壳”的过程。在幼儿观看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展示视频中小鸡的形象,同时教师可为幼儿准备相应的纸箱、布袋等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理解,模仿视频当中的“小鸡出壳”。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过分干涉幼儿的行动和想法,并及时反馈幼儿提出的问题,但不以消极负面的态度评判幼儿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接着,教师引导某部分幼儿在纸箱或布袋中扮演即将出生的小鸡并用手指模仿小鸡嘴敲击纸盒,另一部分幼儿则向教师描述小鸡出壳的发展过程。在教师的不断暗示下,幼儿能够在充满愉悦的氛围中模仿小鸡出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该行为的理解,同时在教师语言及动作的引导下,幼儿的自主能动性和自我思考能力得以有效锻炼,从而使田野课程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

二、引导家长共同参与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作为主要参与者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中。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田野课程时,就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让家长共同参与到课程中。

比如,教师在开展“汽车”主题活动时,首先需要将活动内容以文字、图片、简报等形式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了解田野课程的主题活动,并明确自己需要配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要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该主题活动,与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共同搭建汽车。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让家长明白该主题活动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更是要求孩子将制作汽车的方式、经验、收获准确地表达出来。家长在获取活动内涵后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指导和协助孩子完成任务,这不但能够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够切实发挥家长教育的多方面效用。在家长与孩子通过自身努力逾越障碍后,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正面表扬,家长在田野课程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赞扬,能够使家长的参与度更高,从而也能深切的感受到自身参与幼儿教育与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出教育主体感,其余家长在此基础上也会增强幼儿教育的参与兴趣,从而使田野课程的亲子教育价值最大化。

三、充分应用园周环境资源

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有效互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田野课程时,就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周围环境资源的教育价值,让幼儿亲身实践、接触自然。

比如,教师可定期开展“田野观摩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与当地粮食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或花草种植基地取得联系,在征得家长和园方同意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幼儿到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种植、采摘等活动。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展示参观地点相应的农作物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在活动开始前能够对将要探索的未知领域产生轮廓性认知,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参观农作物收割现场,并切实与该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从而体验该基地中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护理措施、收获手段等等。在活动接近尾声时,教师可邀请工作人员带领幼儿完成一次农作物种植流程,并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收获。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强化幼儿的感知体验,将该次活动中记录的图文资料、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再次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能够观看记录的过程中进行二次体验,这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充分吸纳和消化活动中所掌握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不断革新幼儿的知识储备,从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田野情景”时,能够产生有效输出,真正意义上发挥田野课程的育人作用。幼儿园充分将周边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有效利用并创建田野课程,能够将教师的工作热情全面激发的同时,也能体现幼儿回归自然的核心理念。

猜你喜欢

小鸡田野幼儿园
希望的田野
闪电小鸡
我爱幼儿园
小鸡想飞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在希望的田野上
爱“上”幼儿园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