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
2020-11-24陇西县文峰中学
○ 陇西县文峰中学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等多方面的融合体,是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综合体现。所谓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则是由四个方面组成,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其次,教师根据物理的特点,重视实验探究,形成科学思维;再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最后,学生要重视实践,勇于创新。因此,本文着重围绕核心素养,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此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一、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是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学模式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物理素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水平的有限,对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然转变成核心素养缺乏充分的适应能力与转换,进而导致在实际教学模式中缺乏有效的核心素养渗透,影响了整体的物理教学效果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如,教师在进行加速度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虽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渗透,但是,由于自身对核心素养缺乏充分的认识,以及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以及过于注重教学成果而忽视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理教学的整体课堂效果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需从教师自身入手,组织相关培训,加强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进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加强学生对物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而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着重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核心素养渗透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如,教师在进行摩擦力知识点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物理的奥秘和掌握知识点,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加强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其教学模式可分为实验教学、探究性教学、自主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使用教学模式的不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核心素养渗透,进而帮助学生加强对物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的融合,进而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如,教师在采用实验教学时,其中实验是关键的一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规则来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从而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说明实验的规则以及需准备的实验器材;其次,教师讲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并指导学生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第三,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和实验记录;第四,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记录进行处理与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速度的理解以及对实验器材的认识。同时,“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是一个小组探究合作实验,需要学生几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故而,实验过程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进而促进了核心素养的渗透。
四、注重物理知识的有效建构以及与各学科的联系
物理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教师要想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学模式有效展开,其必须注重物理知识的有效建构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其知识的掌握,同时,物理又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运用学科之间的交叉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总之,核心素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物理教学模式的渗透有利于物理教学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促进其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使高中物理能够真正做到来源于生活又归原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