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游戏化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2020-11-24

读与写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探究

殷 红

(安徽省天长市城南小学 安徽 天长 239300)

1.结合游戏教学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繁琐的科目,大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保持课堂三分之一时间的学习兴趣,一旦过了这个时间,那么他们的注意力会分散到各个地方。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学习是非常不能吸引他们的事物,而游戏却可以百分百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游戏结合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吸引力,也会在塑造一些游戏情境时,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课堂上,在游戏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利用游戏来帮助学生融入学习。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多边形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来进行一个游戏,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具,让学生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自己学过的形状。学生们在这样问题之下开动自己脑筋,不仅加强了课堂的互动,也让学生潜移默化之中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加强教学和游戏的关联,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实验后,给出正确答案,将平行四边形的沿着左侧剪下来一个直角三角形,将这个之间三角形放到右侧,于是变成了一个长方形,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也让学生对于这个实验印象深刻,并且动手的过程也使得学生对于面积公式印象也更加深刻。

2.利用游戏模式来巩固学习的数学知识

将数学游戏化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数学结合游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新知识的讲解中,也可以用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过程中,从而完善数学的学习过程。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复习的概念,觉得学过之后不必在进行复习,只是完成作业即可。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知识后,由于知识没有及时的复习巩固,遗忘速度也会比较快。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巩固和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倍数与因数”学习过后,教师可以利用10到15分钟的时间和学生做个游戏。比如倍数游戏,以接龙的方式从1开始由第一位同学开始报数,每到6的倍数时,该数对应的同学不能说话并需要拍手示意,在进行之后的接龙,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学生的心也时刻的跟着每个数字在走,大脑也在快速的运转,教师可以在中间的时候突然的换一个倍数,让学生快速进行反应,考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比如因数游戏,教师可以举出两个数字,例如3和4,在遇到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时也是不能说话并需要拍手示意,相比于之前的倍数游戏,因数游戏会有稍微有一些难度,但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也为学生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知识。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对小学的学生来说,有的时候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都比较难,更不要提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了,数学的思维能力也较差。这个时候教师适当的融入游戏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也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己对于数学的畏惧心理。将游戏融入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加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互动,也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在学生面对问题时可以选择通过老师的帮助去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式学习,发现每个数学知识点的关联,探究数学的秘密,让学生对于数学产生好奇心的同时,每当学生解决一个问题都会对自己产生自信。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课堂学习前,教师布置给班级每个小组预习的任务,让他们自己研究本节课的重难点,并提前进行学习,并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节课让你来讲,那么你会着重讲些什么。由于这一课难度较小,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自信心,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这一课的预习后,也会让学生感到自豪,并且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模拟讲课的时候,其他学生也会更加的专注,通过提前预习并且模拟讲课后,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在教师之后的总结性讲解中找到解决方法,形成良性循环。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也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最后给自己一个满意的成绩。

总结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游戏化的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丰富他们的数学素养与思维能力,使其小学数学知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增进,继而在有效加强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让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