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习作目标 提高写作质量
——探析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策略
2020-11-24侯玉梅
侯玉梅
(新疆阿克苏第一师二团中学 新疆 阿克苏 843009)
引言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中段作文教学,可将其写作能力提升,也能够提高其语文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将其整体素质提高,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小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分析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学生写作质量和效率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中段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情感不足,不具备写作热情。现阶段一部分小学生不具备写作热情,甚至讨厌写作,这将造成学生在教师写作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和完成写作任务,无法发散自身思维[1]。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教师没有合理制定写作教学的目标,教师掌握的教学观念较为滞后,未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也没有充分考虑过学生感兴趣的写作题材,只是向学生传达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应用材料和方法等写作技巧,不重视写作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写作内容流于表面,不重视在文字中展现出自身感情。学生认为这样的方式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习写作的兴趣,在写作的文字中融入不进感情,作文质量差。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写作时应确定相关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魅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
1.2 写作教材不具备指导性。小学阶段教师基于教材开展写作教学,因此写作任务和素材来源于语文教科书,然而人教版语文书,属于传统教科书风格,教材中写作相关内容占比少,只是简单提示写作的方向及形式,对于学生按照题目写作没有任何指导性。人教版语文教材也不具备明确的写作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没有明确目标,从而学生难以进行写作。比如在教学四年级的语文园地时,写作的要求是对校园景物进行描写,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是简单将段落念一遍,就让学生讨论自己所见到的景色,并写成作文,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即使确定写校园景色这一主题,学生也很难开始描写,即使写出了景色作文,也缺乏生动性。
2.写作教学目标细化的方法
2.1 确定写作的教学目标。为有效开展写作教学工作,教师应明确写作目标,即为准确指导学生写作方向。若是目标不够清晰,那么将无法确定教学内容,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学生难以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2]。写作教学中不确定主题,极易使学生出现理解偏差,较为简单或过于难的写作都是没有明确目标的表现,此类教学方式极易使学生养成不思考便写作文的习惯,通常写出来的作文与主题不符,质量差。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写作时应确定目标,明确文章主题,文章难度应从简到难,慢慢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事物产生的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情感表达加以重视,这样学生能够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学会情感表达,使作文质量更好。
2.2 给予学生写作空间。小学阶段学生初次学习写作,因此教师不要对其写作形式有固定要求,应鼓励其发挥自身想象力,给予学生写作空间,使其可以写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听过内容的记录下来,也可记录印象深刻的事,通过写作这一形式使学生分享悲伤和快乐等情感。教师可给学生营造出浓厚的写作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能够计累很多写作经验,并且越来越喜爱写作。
2.3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小学生平常阅读面较窄,主要是语文教材、儿童杂志或是电视节目,这之中与写作相关的内容较少。因此语文教师可开展与写作相关的课内外活动,将学生语文写作教学的负担减轻。通过轻松的阅读课程使学生压力得到缓解,并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日常多阅读小说、参考书或是漫画,并写下读后感,将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培养良好写作习惯,最终提升写作水平。此外,学生会因阅读累积更多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可激发其想象力和文学创造力。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其表达自身的感受,教师可加以引导,使学生将自身的感受写下来,而后会发现学生表达自身阅读感受的词汇更加丰富。
结语
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写作,会觉得写作教学有一些枯燥乏味。因为小学生没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加上教师和教材的指导性不强,学生写作中会出现写作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将难以获得良好写作教学效果。因此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加强写作训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写作教学,这样教师可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可提升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