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由结果到原因”的思维训练初探*

2020-11-24王春霞

读与写 2020年8期
关键词:议论文审题素质

王春霞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河南 濮阳 457000)

议论文是高中重要的写作文体,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议论文写作首先面临的的难题是审题立意问题。每当一场语文考试结束之后,走出考场的学生首先议论的也是作文审题立意问题,立意没问题,学生的心也就放下来了,可见学生对它的重视程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立意准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同时是否符合题意也是高考作文重要评分标准之一。

准确判断并表达文章主题是高中生写作议论文必不可少的能力。纵观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材料作文占有绝对比例。所以读懂材料,准确立意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总是抓不住材料的核心意思,导致立意出现偏差或者完全跑题,严重影响了作文得分,因此立意思维训练在高中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审题立意所需的众多思维能力中"从结果到原因"的思维方式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思维方式,对学生的这种思维训练必不可少。"从结果到原因"的思维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先从材料中找到所叙事情的"结果",由这个"结果"去思考材料中所呈现的"因",找到的这个"因"就可确定为文章的立意。

由果溯因的思维方式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思维训练要依托于日常教学,使用好我们现有的高中教材。探究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预先生成结果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导致结果的因;也可以给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因,让学生去寻找由因导致的果。这样的反复训练,势必会培养学生对于因果问题的敏感度,形成由因找果、由果溯因的思维方式。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在讲解时,教师设计问题:别里科夫为什么要将自己装在套子里?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由果溯因,就会找到"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借此躲避生活"等语句,进一步思考学生就会明白"沙皇专制制度"是别里科夫害怕的根由。学习《鸿门宴》时,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项羽为什么会相信刘邦的道歉?""项羽为什么在宴会上不理睬范增的提醒,不杀沛公?""项羽为什么默认刘邦的逃走?""一代枭雄项羽为什么在鸿门宴中看起来那么愚蠢?"等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充分阅读课本讨论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老师汇总,让学生确定最后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因果思维会得到充分的训练,天长日久,通过日常教学的这种反复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因果思维的道理,就会养成因果思维的习惯。

纵观历年高考材料作文,需要使用到因果思维的不少。例如2014年重庆高考"房东不把房子出租给游客"的材料作文,这篇材料出自于作家余秋雨的真实经历,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那如何选准角度呢?不妨思考"房东为什么不把房子租给游客了"这个结果,然后从材料中寻找"因",不难发现原因是游客将打碎的玻璃杯碎片装到垃圾袋,放到门外,没有做"危险"提示。思考这个因,就会明白原来房东不租房子是因为房东认为房客缺乏"为他人着想"的善意,由此文章立意就明确了。2015年湖南高考"大树传播种子"的材料作文,读完材料后,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大树的种子怎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从材料中我们会找到"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飞禽走兽美吃了果实"等语句,由此我们思考,就会得出"自力更生""助人也是助己"等结论。再看2019年全国三卷的作文,在这幅漫画中,学生会看到漫画中的文字:"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的因果思维习惯,会自觉迁移到作文审题中去。学生就会去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寻找原因,学生不难发现老师这样说是出于对学生的不舍,对学生的拳拳深情,由此学生会立意为"师恩难忘"等。由此可见因果思维在议论文立意中的重要作用。

2.5 教师积极反思、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于素质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积极反思,与时俱进,利用业余时间来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提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反思:一是工作态度是否积极向上、充满热情,对待学生是否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二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改进,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实践,从中摸索出一套适合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三是与学生关系的建立是否良好融洽,是否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般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各方面能力培养都具有极大影响,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而不是说教者,指引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健康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思想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积极探索、不断尝试,摸索出一条科学的素质教育教学的途径,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议论文审题素质
议论文阅读专练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