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运用

2020-11-24薛小涛

读与写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师育儿家园

薛小涛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天下景城幼儿园 江苏 宿迁 223600)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在促进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能力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幼儿园、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1]。为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促进孩子形成多样性爱好,使其正确认识社会规则,为幼儿的身心成长营造快乐、温暖的宽松氛围,重视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应与家庭形成合力,构建家园互助机制,为幼儿的高阶段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简析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2]。培养孩子良好的认知意识,提高其常识知识的储备量,促进其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依靠家庭或幼儿园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家园合作体系,使家长与幼师形成联动机制,一同关注孩子的发展,这将显著提升幼儿教育效率。

同时,3-6岁的孩子初入集体生活,开始接触艺术、科学等相关知识,其个体差异会导致孩子间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具有较大不同。教师应注重对孩子的个性化引导,促进其更好发展。这也需要发挥家长的协同与促进作用,帮孩子形成知识、常识的巩固。进而以家园合作,促进幼师走进孩子、建立良好的家长与孩子间的密切关系,使家庭活动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给予孩子实践、探索的机会。从而以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幼儿园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实现对家长资源的运用,让孩子得到知识应用、巩固及引导性实践机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2.浅议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

鉴于家园合作存在的合作方式陈旧、缺乏有效的合作体系及合作流于表面问题,可以针对性逐一突破的方式进行化解,从而让家长更有参与感,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

2.1 加强家园合作策略创新。为促进家园合作工作的有序开展,应不断优化合作方式、构建创新思路。为此,幼儿园可以转变视角,将自身作为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向“主导”过渡,重视对家长资源的运用,扮演好幼儿教育的引导者,加强对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与推广。例如:信息时代下,很多家庭都是4+2+1模式。这也导致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过渡溺爱与保护。当孩子步入幼儿园,便会表现出较大不适,自理能力差、缺乏情绪控制力。针对于此,可发挥家长群体中从事心理学、儿童教育工作等从业人员的价值,在幼儿园组织的家长活动中进行育儿经验的交流,让更多家长意识到应将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而非家庭的中心来看待,给予孩子多动手的机会,引导其积极参与家庭劳动。

2.2 构建家园合作互动机制。为提高幼儿认知意识、沟通能力,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家园合作的不断深化,应重视构建完善的家园合作互动机制,使家长、孩子、幼师、幼儿园四方形成多边互动。例如:使家长意识到自身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价值,组织多样性家园合作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使孩子具有独立思考、协作探究的能力。在传统节日的来临前或特殊日子中,组织幼儿园的家长参与主题活动,并布置一定的家长与幼儿协作完成的任务,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能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2.3 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给双方的沟通提供便利,应重视家园合作互动平台的建设。这样不仅有助于形成“互联网+幼儿教育”模式,也将使家长能够随时随地观看孩子在校园中的表现,并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例如:家长通过手机APP或PC登录“家园通”平台,既可以实时观看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意识到老师反应的孩子近期的异常确实存在,以采用针对性解决对策;还能向老师或其他家长提出自身的育儿困惑;查看幼师上传孩子们的手工作业,在家中可让孩子运用蛋壳、废旧纸盒等进行再次创作,以促进孩创造力发展。

3.结语

总之,新时期不仅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家园合作工作的开展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应注重对家园合作的运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促进科学育儿经验的普及;另一方面突出幼儿为本理念,关注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形成家园合力、用爱浇灌孩子成长,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幼师育儿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寻找失落的家园
男幼师荒
偷偷摸摸育儿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绿家园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