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24汤明英

读与写 2020年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德育教材

汤明英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玉斗中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重视技术而忽略了思想教育是普遍存在的。我刚参加工作任学校初一年级四个班的教学时,曾走过一段弯路,即偏重教授技术,提高掌握动作技术的方法而忽视了思想教育,结果学生纪律涣散,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经过一番思考,与其他教师交换意见使我认识到:初中的体育教学不能只注重教授技术轻德育教育。由于重视了思想品德教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生从精神面貌到课堂纪律锻炼的积极性和测试成绩上都有显著变化,我带的初二年级及格率达到100%,其中优良占70%,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与赞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德育,我的做法是:

1.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首先,是要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体育与升学、就业的关系。

1.1 体育锻炼与升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一好百好,其实体育与德育、智育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锻炼体魄能调剂因学习任务重所产生的心理负担,克服因体质弱应付不了紧张的学习而造成的神经衰弱、失眠症、健忘症,体育锻炼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运动竞赛能激发学生为集体争光的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体育锻炼不但与升学不矛盾,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1.2 摆正体育锻炼与就业的关系。有的学生问:“体育好能解决我的工作问题吗?”学生毕业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有强壮的体腕,身体是事业之本,我带出的毕业生参加各行各业工作后,经常有同学和我交谈,常常用微信聊天反映,他们共同的体会是:没有过硬的身体是胜任不了本职工作的,如高温作业、站柜台,社会调查及军事训练等,都是需要有一个强健的体格,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的最佳年龄,打好最佳身体基础是必要的,摆正了关系,体育课的效率、质量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1.3 纠正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的错误观点。没有病只能说是一般的健康,真正的健康从科学的角度讲是从三个方面来衡量的:①身体是否健美?②机能水平如何?③素质怎样?这几个方面互相联系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会思考:“对我们有启发,我们今天才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健康,今后我们会朝着这个健康的目标努力的。”

2.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田径,体操,球类和武术都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刻苦灵活和果断等品质,由于各教材的练习形式不同,因而在培养品质方面也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思想教育的具体任务,提出措施,保证任务的完成。如在教学过程中对技术动作只讲几句空道理,就让学生们练,他们感到枯燥,没有兴趣,好象老逼迫他们练习似的。如果结合现代人爱美的心理特点,将健体与健美结合起来启发,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主动自觉的练习,教学效果好了,由此可见,教师重视结合教材特点,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恰如其分的目的性教育,其效果会大不一样。

3.针对偶发事件进行思想教育

在备课时,以往教师只是根据教材特点定出具体教育任务,注重处理了正常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这是不全面的,还应该重视对偶发事件的处理,一旦有意外事情发生了,思想预先有了准备就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由被动变主动,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有个学生上课迟到5分钟,该生平时很调皮,作风散漫,经常受到批评。按常规及平时的印象,他又要受到批评指责,可我没有那样做,而是马上让他入队上课,课中间歇时,我了解到他因做好事而迟到的原因,于是我在课堂结束前的小结中表扬了他,号召大家学习他关心集体的好品德。为此,他受到了很大鼓舞,后来跟我感情也融洽了并改正了缺点,成了班上的体育积极分子。反之,如果当时考虑不周,思想没准备,处理上就可能简单了事,态度生硬,学生接受不了,甚至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给今后的教学带来不利影啊。

4.重视身教,用情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

上好体育课必须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而这一点正是当今许多中学生不具备的,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做出表率。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而身教尤其重要,只要是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都应当仪表端正,精神饱满,教态严肃而又可亲、语言文明,口令清晰有力,示范准确优美。比如,要求学生雷厉风行,教师就要先行,体育教师在寒风凛洌的严冬、烈日当空的盛夏执教时,勇于克服困难,精神饱满,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反之,教师如果怕冷、怕热,流露出畏难情结,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情绪低落,纪律松懈、畏缩不前,这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了。教师如有急事来晚了,一方面表扬学生们自觉遵守常规的好作风,另一方面,还要向学生道歉。这样做,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才能让学生从你的外在形象中感受到你的人格力量,在学生的心目中你的形象才会是崇高的。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及时鼓励、恰当地表扬、生动地启发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总之,体育教学决不能简单认为是体能的锻炼与展示。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除了增强体质、基础训练外还有最重要的点那就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师决不能把体育教学工作仅仅局限在传授知识、技术以及提高运动成绩上,而忽略了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应当把自己看成既是一个体育工作者,又是个德育教育工作者,是塑造青少年一代灵魂的工程师,让精神文明之花在体育课堂盛开,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全面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