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0-11-24梁志强

读与写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算解决问题探究

梁志强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名都小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有些地方倡导快乐学习,减少了对运算方面的训练,导致小学生运算能力提高不大。此外,国家对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有着严格要求,教师已经不能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关键是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方式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由于长期以来运算教学采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对运算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培养重视不够,因此,探究适合新课改的运算教学模式,对开发小学生的潜能和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极为重要。

1.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遵循的教学原则

所谓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核心,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共同发展的数学教学活动方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学数学运算教学自主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要遵循一般的课堂原则,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自主性原则。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练习。教师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尽量给学生留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做,感受成功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又要考虑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2 民主性原则。实施自主创新的小学数学运算教学模式中,要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自主探究时要给学生留充分的时间,在活泼和谐的氛围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进行汇报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角度发现解题方法,达到算法多样化。

1.3 探究性原则。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1.4 灵活性原则。小学数学运算教学模式的结构是动态的,有弹性,有较大的灵活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换,并与教学实践紧密相关。

2.教学目标

运算教学的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比例、百分数、方程。

从运算方式上分为口算、笔算、估算、简算,运算教学内容在整个人教版的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课标(2011版)对数的运算的要求:

2.1 知识技能。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认识万以上的数;初步认识分数、小数、百分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估算。了解负数;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解简单的方程。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2.2 数学思考。

(1)能运用数及度量单位描述生活现象,在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2)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2.3 问题解决。

(1)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2.4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3.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及要领

3.1 运算教学新授课教学模式操作程序。课标(2011版)提出,在进行运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良好的开端。

3.2 运算教学练习课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练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查缺补漏和有针对性地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并对算法和算理进行建构,再将结构化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提高运算的能力。教师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习题的设计要层次清晰,有梯度。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讲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4.运用策略

在实施小学数学运算教学新授课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避免单纯地进行运算教学,要注意把运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能力,从而让学生领会到运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教师在进行运算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算理是为什么这样算,算法是如何计算。探究算理和掌握算法同样重要。因此,首先让学生明确算理,然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方法。教师上课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组内讨论等活动,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对多种方法的对比,深刻地理解算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的算理和算法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技能。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结合提高运算技能。口算是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基础。上课前口算5分钟,多种形式变换练习如抢答、对抗赛、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率和速度。重视估算,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用到估算,教师可以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估算的现实意义,增强估算意识。加强笔算,在笔算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又对又快的计算。

练习课的教学相对于新授课的教学来说,要枯燥些,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充分地利用教材上的练习题,注意练习的层次性:首先基本练习,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其次发展练习,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拓展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5.结束语

此外,由于笔者自身理论水平有限,在进行研究时难免有疏漏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完善运算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运算解决问题探究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解决问题的设计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