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行动之糖尿病防治行动

2020-11-24

青春期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空腹人群血糖

文/本刊记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我国18 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2002 年的4.2%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9.7%,据估算,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 万,糖尿病前期人群约1.5 亿。糖尿病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Ⅱ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肥胖是其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一、行动目标

到2022 年和2030 年,18 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提倡40 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 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 个月检测1 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 小时血糖。

二、行动内容

倡导个人维护糖尿病防治行动的措施包括:

1.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关注个人血糖水平。健康人40 岁开始每年检测1 次空腹血糖。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 ≤糖负荷2 小时血糖(2hPG)<11.1mmol/L,则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2.控制饮食和科学运动。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过控制饮食和科学运动降低发病风险,建议每半年检测1 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 小时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建议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降至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kcal~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糖尿病患者要遵守合适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每周至少有5 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3.加强健康管理。如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且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

4.注重膳食营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饮食,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摄入量的1/3;建议餐餐有蔬菜,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GI 水果;每周不超过4 个鸡蛋或每两天1 个鸡蛋,不弃蛋黄;每天吃奶类、豆类,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推荐饮用白开水,不饮酒;进餐定时,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倡导社会和政府维护糖尿病防治行动的措施包括:

1.承担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辖区内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对Ⅱ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落实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鼓励医疗机构为糖尿病患者开展饮食控制指导和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对患者开展自我血糖监测和健康管理进行指导。

3.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肾脏损害、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4.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创新健康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空腹人群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