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0-11-24白亚荣

读与写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五壮士法布尔效率

白亚荣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星小学 陕西 西安 710016)

当前小学生在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外界诱惑太多,导致小学生不喜欢阅读,另一个是小学生阅读没有技巧,阅读效率低下。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与阅读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子设备的普及,小学生面临大量的诱惑,而阅读则是需要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就导致学生不喜欢阅读这一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当学生体味到阅读的魅力,就会积极的投入到阅读中。

以《昆虫记》为例。这部作品是法国文学家法布尔所著,可以说是一部昆虫传记,也可以说是法布尔的人物传记。通过阅读这部文学作品,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昆虫,它们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等等,还可以了解法布尔一生的经历。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部作品中选择一种昆虫进行扮演,也可以扮演法布尔;然后让学生先进行阅读,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搜索,对于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比如有的学生扮演的是圣甲虫,学生通过阅读以及信息技术的搜索补充,了解到圣甲虫的生活地域、习性等等,然后在台上就可以通过生动的表演分享给其他学生。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的形态、习性等等,让学生猜测描述的是哪一种昆虫。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以及知识海洋的广博,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目的。

2.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只是了解文章中的梗概、内容,更要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描写手法以及人物情感、人物精神等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吸收这些优秀的情感和精彩的写作手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手法、精神等等,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与进步,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这篇文章描述了五壮士抗击日寇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篇文章的时候,要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壮士”这一词的含义,即勇敢豪壮的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词句体现了五壮士的勇敢豪壮,学生通过寻找更加了解文章中主人公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的作用。为了使学生了解五壮士的悲壮,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和角色扮演,使学生斟酌每一句话中包含的情感,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了解。为了使学生了解壮士的含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索中国历史上的壮士,像荆轲、后羿、项羽等等,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壮士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他们的故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情感以及描写技巧的了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情感精神,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使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3.拓展阅读渠道,丰富阅读内容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使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自己的经验,同时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不同的世界,最终积累大量的素材。

比如平时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新出版的优秀读物,然后推荐给学生;另外教师在讲解一些阅读内容的时候,还可以拓展延伸,使学生增长更多的见识。以《伯牙鼓琴》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最终要体会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情感。除了这些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高山流水的音乐,使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古琴信息,使学生了解古琴相关的知识,还可以搜索中国古代的乐器以及中国十大名曲给学生展示,使学生不仅学习到文化知识,还了解到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最终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教师通过给学生讲授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最终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素材,提高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五壮士法布尔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法布尔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我想对法布尔先生说
奇变偶不变
蝉壳
读《“怪人”法布尔》有感
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精神”,纪念建党94周年
——新版3D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剧组参与举办爱国主义宣传活动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