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 精准施策
——提升“特殊孩子”参与快乐体育的实践研究
2020-11-24俞东平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初级中学
俞东平 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初级中学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大量摄入,平时又缺少运动。大多数的同学忙于做作业、看电视、玩游戏,根本不会主动参与课外的体育运动,造成很多学生越来越胖。而且越胖的人越不喜欢体育锻炼,时间久了就恐惧体育运动、怕上体育课。而我们的体育教学的要求和考核标准是一刀切,没有因为“小胖子”“特殊孩子”的原因而改变。这对那些向小沈同学那样的胖子就带来烦恼和难度。要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十分困难,让体育教师也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去教他们才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充分享受的运动的乐趣。一方面我们作为教师也要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存在着什么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关注这些“特殊孩子”的实际情况呢?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运动技能、运动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划分,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技巧。如何做到确定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孩子真正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一、案例描述
小沈同学由于父母很早就离异,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在家由爷爷奶奶照看。平时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家里成了“小霸王”“小皇帝”,双休日、假期整天待在家玩手机、看电视,而零食又不断、缺乏体育锻炼,逐渐变成了一个小胖子,现在体重有117公斤。本身他的体能、技能都比别的同学要差一些,对体育学习态度也不是很端正。一到体育课就跑到教室办公室先问一下“老师,今天是自由活动还是什么内容?”如果与跑步、技巧有关的内容,他就说“老师,今天我的胃有点不舒服,想请假。”总是找借口逃避上体育课,即使到了操场上,也是找个理由要见习,逐渐的产生了自卑心理,其他的同学都要说他的病是装的,是偷懒,还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沈赖皮”“沈胖子”,让老师不要相信他,他就和同学吵架,不是与这个同学打架就是与别的班级的同学在吵嘴,弄得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不融洽。班主任老师多次与他谈心、去家访,收到的效果较差。有时他还与老师顶嘴,说“我这么胖的一个人,让完成真难得动作,而且不是跑步就是引体向上等项目,都是我不喜欢的,况且我做不到也做不好,你们不要管我吧!再说,我的身体很好,也不需要这样锻炼……”态度十分不友好,搞得体育老师也无语。
二、量身定制,精准施策,策略跟进
准对小沈这样的同学的情况还有许多,那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如何让这些孩子与其他的人一样呢?让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掌握锻炼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为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作为一名体育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方法和要为这些特殊孩子量身定制一套运动处方,在教学策略上要精准施策,做到策略跟进。
策略一、促膝谈心,疏导情绪。
为了给小沈同学这样过于肥胖的孩子,在上体育课时有困难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和鼓励,消除心理上的一些紧张、不安、克服自卑、自闭的情况,我们就要想办法让他改变一些不良的学习风气,让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能够融入班集体的活动中。因此我们教师要有耐心、多次交流、沟通,疏导这些孩子心理情绪,同时我们对他们要有充分的信心,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急躁、不能急于求成、对他们的要求不要过高,就像牵着蜗牛散步一样应该慢慢来。一旦过快过高的要求,容易使学生反感、厌烦,有抵触情绪。
策略二、个体差异,激励进取。
在体育教学中,一个班的学生没有几个在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各方面都是很优秀的。这种差异一方面与本身的运动天赋有关。另一方面与家庭的生活条件、平时吃喝的营养搭配、空余的时候的锻炼、周围环境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采用老一套的做法:统一的教学内容、固定教学方法、死板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那么我们收到效果肯定是失败的。在面向全体学生体育课程教学中,内容的选择、评价方法等等,都要充分关注孩子的自身的身体条件的不同,不能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更不能将学生的一刀切的分成好、中、差这些等第,而是要给孩子们营造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体验到的成功乐趣,提高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他们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思考:在此案例中我们体育教师由于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差异,而搞一刀切,采用传统的标准、陈旧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法、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向小沈同学由于过于肥胖,如果我们在1000米测试时候降低评分要求,例如先让他尽力的跑,看能够跑到什么时间(7分20秒),通过沟通、鼓励,然后与他约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但也不能要求太大,鼓励他尽最大努力囊过跑到7分钟以内,如果能够在进步一点,我就给他一份礼物,只要他尽力。这样,就要他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希望他再尽一分力能达到理想的成绩,这样逐步逐步的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终于能到5分30秒,最终到达了我们第一步想要的成绩。首先不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不分优秀、良好、及格几等,而是先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经过一学年不同方式的练习(兴趣练习、游戏练习、)下来,小沈同学改掉与他人吵架,克服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也能与其他同学一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享受运动的乐趣。
策略三、降低要求,循序渐进。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在一定条件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关注这种差异,培养他们的特长,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创设相互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氛围,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小沈同学开始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甚至害怕上体育课,只要我们找到症状病因,就可以对症下药。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小组互助等形式来帮互他,或者利用在自主学习中让他能够融入班级中,在自主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让他在心理上能够接受体育运动,走出去投入到参与运动的一个过程,慢慢的他在运动中体会到乐趣,运动热情会逐渐高涨,就能够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中来,运动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对运动产生自卑心理的也会逐步消失,人也变的开朗、活泼、阳光啦。
思考:对于案例中的小沈不喜欢体育课中高强度、大运动负荷的运动项目采取逃避、捣乱,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让体育运动没有兴趣,与同学关系相处不是十分融洽,同学们觉得他是捣蛋王,也不理睬他、厌恶他、排挤他。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候一方面要更多的关注他,另一方面也要跟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让更多的同学喜欢上体育课。同时挖掘他们的兴趣点,通过兴趣的培养、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推小车、齐心协力、抱球接力等等)这样不但能引起他对运动的兴趣、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友谊,就能够积极的参加运动,也不会扰乱课堂纪律。
策略四、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记得一次在《助跑起跳在跳上成跪撑状》中,需要分4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学习《踏跳技术》,第二课时是《踏板起跳在跳箱上成跪撑状》,第三课时是《站在跳箱上向前挺身跳下》,第四课时是学习《练习组合动作》。在前三个课时上,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单个动作。由于只要完成一个单一环节,因此难度相对比较低,每个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练习任务,在第四个组合动作的学习上就存在较大的问题,不管从动作完成的难度,还是要顺利完成动作的要求上心理压力就比较大,学生会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在老师和旁边同学的鼓励、呐喊声中,多数学生能够基本完成了动作。但是小沈同学就是不能顺利的完成动作,不是踏跳不准确到位,就是起跳时间把握不好。看到这些现象,我对他采取先分解一些动作,做到逐步巩固、多练措施:第一,让小沈同学多次复习前面的动作、巩固分解动作;第二、利用同学们的拍手鼓励、语言鼓舞、请优秀生同学给他做展示、多次讲解等来增加他的信心和勇气,我也不失时机的给予积极性的语言鼓励、表扬:“刚才的几个动作已经做的不错,再努力一点就更棒了”。但是小沈还是犹豫不决,十分胆怯,不敢尝试做组合动作,好几次跑到跳箱又走了回来,不敢跳上去。在这样来回好几次,还是要求他继续,让他勇敢的尝试,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克服心理恐惧障碍,相协调一定会顺利完成任务。我再次分析了一下原因,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次做组合动作时,还没出色完成,对自己不自信,再加上意志薄弱,才产生此时的情况。所以我转变刚才的鼓励,柔和的教学态度,转用比较严厉的语气,用坚定的手势,要求他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这节课完成任务。小沈原先那犹豫不决的表情转为了无可奈何,眼睛死死盯着前面的跳箱,终于下定了决心。助跑,踏跳,成跪撑状,起立,挺身跳下,尽管有些缺陷,但是动作一气呵成,尽管动作做得不是十分完美,但也能够顺利完成。对他的成功同学们报以热烈鼓掌,同时我也不失时机的对他进行了表扬。小沈同学由原先的紧锁的眉毛也舒展开了、笑容也露出来了起来,露出了惊喜的神色,然后第二次、第三次……最后达到了教学目标。采取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让小沈同学建立信心,克服恐惧心理,基本上也能顺利完成动作要求。我再次分析了一下原因,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次做组合动作时,还没完成,对自己不自信,再加上意志薄弱,才产生此时的情况。所以我转变刚才的鼓励,柔和的教学态度,转用比较严厉的语气,用坚定的手势,要求他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这节课完成任务。小沈的表情由犹豫转为了无可奈何,眼睛盯着跳箱,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助跑,踏跳,成跪撑状,起立,挺身跳下,尽管有些缺陷,但是动作一气呵成,尽管动作做得不是十分完美,但也能够顺利完成。对他的成功迎来了同学们热烈掌声,我也对他鼓励性表扬。小沈的表现欲也强烈起来了,露出了开心的神色,然后多次的努力,最后达到了教学目标。采取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让小沈同学建立信心,克服恐惧心理,基本上也能顺利完成动作要求。
思考:让有困难的孩子与体育优秀生完成同样的目标是不公平的,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形成既有挑战性的而又不可及的目标,在教学中采取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树立自信心、克服困难的决心,纠正了他们在体育课中的心理障碍,使原本一个“特殊孩子”也能完成对他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任务,让他享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
处理设计:试验共设8个处理。A:施磷肥10 kg/亩(盐城磷肥厂生产的双昌牌颗粒磷肥,P2O5≥12%,下同),B:施磷肥20 kg/亩,C:施磷肥40 kg/亩,D:施磷肥60 kg/亩,E:施磷肥80 kg/亩,F:施磷肥100 kg/亩,G:施磷肥120 kg/亩,H:不施磷肥,对照。
策略五、关注技能,热爱学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使运动技能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获取成功的喜悦、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假如体育教师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鼓励、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他们的进步将会很明显,一个体育“特殊孩子”很可能会转变为一名“体育达人”,充分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思考:由于每个人对运动技能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向小沈同学由于过于肥胖、自卑,导致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存在较大的困难。因为孤独、不合群,缺少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而造成的心理问题而缺乏运动兴趣。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捣乱课堂纪律,对这些“特殊孩子”首先要心中充满对他们的热爱,绝对不能对他们放弃不管。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时间、平时空余时间多找他们聊聊,解开他们的心结,关注他们的实际运动水平,建立运动兴趣,采用一步一步的方式方法,让他们慢慢掌握运动技能。
策略六、寻找榜样,合作学习。
与班主任及时沟通,改变其周围环境的氛围,调换体育课的站位,在他的周围安排几个比较热心、主动的同学,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也为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对于“特殊孩子”的来说,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使他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同学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的能力,还能培养与同伴共同承担责任和相互激励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分享他人的运动快乐,学会相互包容,有效降低因失败产生恐惧和因孤立产生的焦虑。因此,合作学习是使“特殊孩子”提高运动成绩、享受运动快乐的有效手段之一。
思考:在案例中,小沈与小金建立合作伙伴。他们相互交流,在小金的帮互下,能够与他的好朋友小金相互合作,通过尝试练习,取得顺利的完成运动项目,并且乐趣,并且爱上了体育运动,上课也不会捣乱了,从一个让同学们厌恶、老师头痛的坏学生转变成一积极向上,也能与同学之间相互融洽,让老师刮目相看的好学生。
策略七、捕捉亮点,多元评价。
思考: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让那些“学困生”“捣乱生”“体育课会感冒”的“特殊孩子”提高信心,得到自尊。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改变以前不好的行为习惯,逐步产生了爱学、乐学、好学的良好境界。
策略八、相互交流,共同提升。
利用在课前和课后的时间,不拘内容、不拘形式地与这些“特殊孩子”交流、谈心,拉近老师与他们的距离,让他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像朋友一样的坦诚交流,在交流中尽量让他担当“主角”,老师做一名“忠诚观众”,倾听他的叙说。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他的叙说中,来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教学风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运动参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加与同学间的接触、交流、相互了解。教师在聆听中对他付出的努力肯定、及时的鼓励。
思考:只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多交流、多沟通。只要教师的角色发生转换,从一名指挥官转换成一名协作者,慢慢的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学生也会乐学、好学,这样课堂氛围浓烈,教学效果也明显好转,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最大化的效能。
三、结束语
1.批评的对象应是运动技能、运动行为,而不是他们的人格
体育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指出的是学生的运动技能上的错误,对学校、班集体以及体育课的危害不良影响是什么,而不应该对做出该行为的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尤其不能借体育课的“特殊”之处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只有当学生能理解体育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动作技能、行为习惯不良行为的反应时,他改正错误的心态和决心才有可能时坚决,才能奋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
2.热爱“问题学生”是批评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有些体育老师认为自己只要管理好体育课,至于“问题学生”,那是育德教师或者班主任的事情,更有甚者,直接把“问题学生”送交政教处处理。殊不知,这样,发而使“问题学生”更加抵触体育课,无法与体育老师进行心理沟通。如果老师在平时能够给学生多一点爱,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关系融洽,学生就容易接受体育老师的教诲。
3.沟通交流是量身定制的前提,精准施策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心中有爱,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换孩子的一颗懵懂的心,去孵育、浇灌孩子的心。对于“特殊孩子”的教学要量身定制、确定运动处方和改进策略,对于复杂烦琐的动作要求,只能从简化到不能简化为止,让他(她)逐步掌握、到熟练的过程,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和乐学.就能达到成功彼岸。让我们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让每一个“特殊孩子”都能够享受到美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