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商务工匠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研究

2020-11-24王家慧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灌篮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匠应用型课程体系

王家慧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应用型本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灌输工匠精神、练就专业技能是其不可推卸的使命。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当前热门的专业,每年深受毕业生青睐。然而在火热的报名背后,毕业生因工匠精神缺失出现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深思。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代同仁堂倡导的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也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在 “中国制造” 向 “中国创造” 转变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实则是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

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及存在的问题

1.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电子商务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孕育出的商业新模式,已经并将进一步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

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等 7 个文件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电子商务已成为就业新的增长点,要促进电子商务加速发展,打造经济新的 “发动机”。特别是2015 年7 月1 日,国务院下发《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 +”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

2. 电子商务行业存在的问题电子商务企业的迅速崛起给电子商务产业带来蓬勃生机,也吸引了无数从业人员。因电商行业财富的积累速度远远高于传统行业,加之全球媒介对财富神话的一再炒作,电商从业人员或多或少都有浮躁心态,他们宁可烧钱买流量也不愿沉下心来研究客户回头率、商品库存周转、商品包装成本、客单价这些看似无足轻重却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工匠精神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因创造了不少 “一夜暴富” 的神话故事而引得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不少本科毕业生也是因为看到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而选择就读该专业,但毕业之后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眼高手低

有些毕业生幻想电子商务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专业,毕业之后便寻找貌似风光的岗位,在工作一段时间,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之后就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努力学习、迎头赶上而是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殊不知电子商务领域虽然可以 “时势造英雄”,但是每天也有无数电商企业在垂死挣扎,每个岗位每个项目都需要埋头苦干、全力以赴。然而这些浮躁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只看到了别人取得的辉煌,却忽略了他们背后努力的汗水与泪水。

(二)投机取巧

现在电商行业整体比较为浮躁,不同的品牌销售着大同小异的产品,类似的产品用着差不多的宝贝详情。有的美工为了节省成本,竟然连模特的上身效果图都是采取 “拿来主义”,不做任何的修改与调整,页面毫无产品特色和企业内涵,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可让浏览者驻足的吸睛点。当前,产品相似、图片雷同、粗制滥造的网络店铺比比皆是。

(三)工作不踏实,跳槽率高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人才成为 “香饽饽”。由于专业人才特别是运营总监这类人才的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工资待遇水涨船高,很多年轻人为了获得更好的薪资待遇,频繁跳槽,以至于很多年轻人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内容就选择了跳槽。员工的频繁跳槽提升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同时对员工的发展有所不利。

(四)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

现在各大电商都流行 “造节”,在双 “十一” 成为万众瞩目的 “电商节” 之后,“双12”“6.18”、各类平台店庆、店铺周年庆又接踵而至,电商企业的策划者们忙得马不停蹄,为增加客流量、提升转化率和客单价可谓是绞尽脑汁。可大部分的策划者不是进行差异化营销,往往采取的就是 “拿来主义”,“充分借鉴”

别人店铺可圈可点之处,结果导致店铺的宣传手段千篇一律、打折方式大同小异,然而店铺的客流量确寥寥无几。

四、电子商务毕业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

1. 电子商务定位不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就业非常火爆的专业,吸引了大量有志于在互联网行业领域发展的学子就读。的确,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企业发展都离不开电商人才的参与。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 “订单班” 等形式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输送渠道,导致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片面以市场为导向,不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优势,只满足于眼前的学生实习与就业,而不去传承发展自己的优势。

2. 专业缺乏必要的实训基地。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实训室仅局限于校内的几间传统实训室,没有建立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也不注重多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长此以往,学生感受不到真实的工作氛围,看不到工作的美好前景,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3. 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不科学。专业没有紧跟市场需要,精心选择核心课程。即使核心课程在某些学校已经明确了,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依据市场做出相应调整,同时也缺乏必要的课程改革措施和资源建设计划。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体现,课时量分配不合理,甚至有时等同于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没有建立配套的资源帮助学生提升核心技能。学生在学完规定课时量之后对某些知识技能点一知半解但又苦于无处寻求帮助。

4. 专业缺乏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现行的招聘体制下,企业骨干无法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名招考的条件(学历起点一般都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多是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研究生阶段,他们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是他们缺乏电子商务运营的实战经验。在教授电子商务课程时,他们只能按照学科体系的做法告诉学生可行性思路,而不能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予以指导。

五、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工匠精神既强调培养学生 “匠心” 又注重培养 “技艺”,这样才能让学生德艺双馨,顺应社会发展。电子商务核心课程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技艺,掌握核心技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通识课程三大模块,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专业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可将《电子商务概论》作为重点建设课程,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业务流程,让学生快速进入专业学习角色,了解今后的行业状况和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为培育 “工匠精神” 打下基础。

(二)课程体系改革评估

在对课程体系改革之后,需要对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学生三方面进行调研,充分总结课程体系改革中的经验、及时发现课程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基于工匠精神传承目的的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开发与优化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调研岗位需求,细化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教学才能逐步实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扎扎实实地培养出一批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真正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

(三)注重校企合作

要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企业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达成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模式:一方面,在企业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专业课教师提供顶岗实践的机会,成就一批“双师型” 教师;为应用型本科学生提供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另一方面,可在学院建立 “大师工作室”,邀请企业能工巧匠走进校园,让学生领略电商大师的技艺,让工匠精神植根于他们的头脑,固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

(四)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

专业核心课程除了课堂讲授、操作之外,还需要建立配套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实践。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世界大学城)建立资源库,资源库包括课前导学知识、课堂实践内容及课后深化项目等。资源形式可以根据核心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分为视频和文档。视频可以分为慕课和微课。如:《电子商务图片制作与美化》可以采用录屏的方式录制教学视频;《客户关系管理》则可以录制卡通形式的微课。不论是微课还是慕课,一个视频的时间最好控制在5-10 分钟。时间过长,学生容易疲劳、学习效果不佳。如果没有精力录制视频,则可以转载网上各门课程相关的专家视频供学生业余学习。

(五)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在进行课程考核评价时,不同的课程可根据考核目的、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网络营销》可采取笔试、机试相结合的方式,兼顾必要理论知识与核心技能实操的考核。《客户关系管理》则可以采取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内考核侧重于知识技能点的模拟运用,课外考核则根据岗位实践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如课外考核的成绩可根据接待客户的数量、客单价、话术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多种方式考核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知识技能运用能力。

六、结束语

培养电商工匠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因其当前存在的问题较多、实施难度更大,更加需要以工匠精神为引导,建立与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指引他们练就一身过硬技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难和高薪就业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工匠应用型课程体系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90后大工匠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工匠神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