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趣味田径教学的探究

2020-11-24李朝成潘舒忱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灌篮 2020年4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趣味性

李朝成 潘舒忱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就现阶段而言,在高校田径教学中,依旧充斥着技术与成绩的压力,大多数指导教师依然采用单一且重复的锻炼形式,导致学生压力过大、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也过于强硬,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使得田径教学缺乏趣味性,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使得学生感觉教学处于枯燥、乏味的状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高校田径教学的本质。因此,为了确保高校田径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指导教师要坚持从趣味性出发,开发多样性的趣味性体育锻炼活动,引发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适当的改变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去开展田径教学,从而营造出全新的教学效果,提高高校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高校传统田径教学现状与不足

1. 人们对田径的不完善的理念拖慢了高校田径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也开始逐渐丰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就极度容易被一些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条件所影响,喜欢追求一些个性化的运动或是能够展示自我身体能力的运动,如篮球、足球以及网球等。在这样的社会形式下,人们对于田径运动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开始觉得田径运动是一个没有光明前途的运动项目,导致现阶段的高校学生也对田径运动产生一定的偏见,同时,对于这种需要意志力以及身体能力的项目,普遍的学生也都会缺乏信心与毅力,存在逃课、装病躲课等现象,从而导致高校学生逐渐开始倾向于更加休闲且具有趣味性的运动项目。

2. 田径教学内容单一死板,学生无法形成学习的动力

据了解如今的大部分高校田径课程都局限于校园操场、校园运动室,由于这种户外型运动项目具有不确定性以及不稳定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导致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展类似这门项目的课程,这就造就了田径教学普遍性低的状况。同时,在田径教学活动中,普遍的指导教师也通常是以反复练习为主,也就是让学生进行不断的跑步练习,以时间速度上的改变来观察学生的提升效果,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在教学活动中收获乐趣,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二)趣味田径教学的特点

1. 趣味性

所谓趣味田径教学,其就是所呈现出的字面意识,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巧妙的将有关田径教学的锻炼内容设定为游戏活动,运用丰富的游戏形式来拓展教学资源,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发掘到田径运动的快乐。例如花式跨栏、花式接力跑等等,通过这些游戏内容的加入将传统的田径教学转变为趣味田径,从而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田径参与兴趣。

2. 集体性

传统的田径教学一般都是以锻炼学生个人身体能力为主,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与沟通,都是在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使得课堂教学氛围过于压抑,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趣味田径则是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上进行开展,其能够促进学生团队意识以及集体意识的形成,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观念。对于如今的各大体育赛事而言,其开展方式通常都是以团队性运动为主,团队中每一位队员的成绩都可能会影响到比赛的最终成果,每个队员都是团队中的主力,因此,在当前高校田径教学中,就需要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这样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3. 综合性

趣味田径的合理运用,有效的拓展了田径教学的资源与内容,使得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素质以及柔韧性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身体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此期间,将趣味田径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与过去的学习效果相比,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田径教学过于注重重复单一动作的练习,而趣味田径则是以多种形式、多种项目以及多种锻炼来进行开展,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得到更好的成长,能够更加全面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高校田径课引入趣味田径的影响

1. 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

在教育事业中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校田径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模式,就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田径参与兴趣,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了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得到更好的身体能力培养。传统的体育项目有一项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样的标准会一定程度的打击部分学生的信心。而趣味田径的评价方式则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其不仅设定了综合性的评价标准,更是以小组、团队等方式来代替个人的分数,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2. 推动高校教育发展

在我国,高校体育一直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增强我国青少年身体能力的主要方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化,我国当前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对传统的田径运动兴趣越来越低,因此,在高校田径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教学模式已然形成了必要性趋势,其实当下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要路径。

二、高校田径教学趣味性提高策略

(一)设计田径游戏内容,继承和创新现有游戏

田径类的游戏内容可谓是从人们开始行走就已经产生,伴随着人们的需求以及身体能力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传统的游戏方式,例如追逐类游戏等。这些传统游戏的应用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化,当前大学生对于精神层面的文化娱乐需求也日益提升,导致传统的田径游戏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指导教师就需要积极的转变自身观念与思想,从当前学生的喜好出发,运用现代化的体育设备或是游戏模式来加强学生的课堂融入感,从而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以此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制定联赛制度,激发学生积极性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比赛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不仅是对学生身体能力的一种考核,更是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的主要方式。在当前高校田径教学中也存在以比赛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但是在这过程中却存在短暂化以及简单化,其没能够突出体育比赛的价值与作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指导教师在开展相关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比赛的真实性,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来制定相对的比赛方式,让学生能够产生真正置身于赛场的感受,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比赛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高校田径教学中,指导教师就应根据大型竞技比赛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田径活动的开展,将一个学期设定为一个赛季,并设定出相应的季前赛、季后赛、春季赛以及夏季赛等等,将自身视为裁判定期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各个联赛之中,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全新的运动体育。同时,在学生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冠军奖励的设定,要通过奖励的吸引性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以此来确保田径比赛活动的有效性。

(三)组建田径俱乐部,提高田径项目的影响力

现阶段,部分高校在体育课外活动方面采取了组织俱乐部以及建立体育组的形式,运用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这种课外体育运动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充满了补充的作用以及推进的效果,能够实现学生将运动作为自身的一种喜好,对于加强田径运动的普及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前高校田径教学中,指导教师就需要进行体育组以及俱乐部的组织,要多为学生提供课外运动的机会,以此一方面,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一方面来提高田径项目的影响力,将田径运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迎来更好的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优化以及不断积累的过程,其中体育指导教师作为推动田径体育运动发展的担当者,就需要详细的掌握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要综合学生的一切特点来掌握学生的需求与喜好,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究来创设出最符合当前学生田径学习的趣味性教学模式,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田径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计数:田径小能手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