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

2020-11-24马淑花肇东市三友小学校

灌篮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间体质考核

马淑花 肇东市三友小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提升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重要的课题之一。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受周边环境氛围影响明显,对待体育运动的热情下降,甚至影响了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大课间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在多种运动形式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一)当前学生体型偏胖的比例较高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当前学龄前儿童的肥胖率男孩达到了10%,女孩则达到了25%。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的育儿观念有直接的关系,也造成了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体育运动开展的困扰。这些学生入学后普遍对运动不感兴趣,甚至对体育课与体育活动有较大的抵触心理,影响了学校正常运动的开展。

(二)学生更偏爱电子游戏等竞技活动

当前小学生对电子产品的热爱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学生,这与他们的生长环境有关,也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能力比较差有关。学生往往被电子游戏中鲜艳的颜色与有趣的内容涉及吸引,在课余时间往往会聚在一起讨论电子游戏,互相交流心得[1]。这就导致了在学生本应该参与到课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的时间都耗费在了电子游戏中。久坐与电子辐射都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体育氛围与体育文化比较单薄

受升学压力比较大的社会舆论的影响,学校对于体育运动的开展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整个校园内缺乏体育的氛围。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也表现出了不积极的态度,甚至很多学校连体育课的基本课时都无法保障,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其普遍,人们对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对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

(一)提升学生身体体质

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从教室中走出来,到户外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参与低运动量的体育运动,从而在调节了学生的身体状态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继续高效的学习。一般而言大课间的活动都是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肺活量,激活学生的身体机能,改变学生长时间在教室中安静状态的保持,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与健康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运动观

每天的大课间运动可以让学生在集体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课堂的疲倦中恢复活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运动的重视程度。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和积极健康的运动意识,改变一味的沉溺于电子游戏的生活习惯,从室内走到室外,接受阳光与新鲜空气的洗礼,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并且改变不喜爱运动的习惯[2]。

(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除了学校的学习外还有参与到各种学习班的学习中,课余时间比较少,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从事的活动也比较少,课余生活非常贫乏,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热爱。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参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找到更多的运动的乐趣,通过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增强对生活的体验。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重视程度,增强制度化和规范化

大课间活动是国家提出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工程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在学校的开展过程中,学校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从制度的层面保障大课间活动的实施并且确保大课间活动的科学性与多样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学校要全面的制定大课间活动的相关细则,为每个班级划分充足的活动场地,并且在尊重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各种项目,敦促相关教师要积极的探索大课间活动的项目,从制度的层面规范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的教学和引导,监督工作,让学生在参与到活动中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时代感与新鲜感,增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规范性。

(二)完善管理结构,实行班主任负责制

学校要切实落实学生大课间的参与度,督促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为了更好的敦促学生运动,学校要完善管理结构,开展学生自检,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巡检的三级管理制度。学生自检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大课间是学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能随意的躲避参与,通过学生间互相的督促和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班主任负责制是要求班主任敦促学生全部参与大课间活动,并且积极的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活动,这是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内容之一。体育教师巡检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的监督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兴趣,了解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效果,为及时的调整活动内容提供协助。

(三)突出学校特色,加强大课间的实效性

学校要认识到当地的特色活动开展对于延续当地的特色运动的优势,提升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在大课间活动中渗透当地的特色活动,丰富大课间内容,并且提高大课间的趣味性。比如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冬天比较长,室外环境较为寒冷,如果按照传统的大课堂活动项目,则受到较大的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有些学校特意将滑冰纳入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冰雪运动的魅力,对于当地的运动优势也有更深入的了解。还有一些地区有放风筝的民俗传统,每逢春天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希望能够参与到放风筝的活动中。学校就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将放风筝的活动融入大课间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放风筝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体质的同时增强运动的素养,切实提高大课间的实效性。

(四)实行考核激励,促进师生参与积极性

大课间活动由于没有融入考核体系中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大课间对于孩子身体健康方面起到的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推动大课间在学校的落实和质量的提升,学校要积极的探索大课间的考核方式,增强对学生的奖惩力度。比如有的学校将大课间纳入班级集体荣誉考核体系中,如果学生在活动中没有认真的参与或者出勤率不足,就要影响班级管理评分。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且敦促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也有的学校将大课间的运动项目与体育教育考核融入一起,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接受体系化的科学的考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这些考核激励的方式非常多,学校要积极的探索和落实,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学校要不断提升大课间运动的质量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展开系统化科学化的改革,从制度,管理以及考核等方面创新模式和方法,真正以学生体质的提升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教师也要积极的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将体育运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兴趣点融入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猜你喜欢

课间体质考核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