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操与技巧啦啦操运动技能迁移研究
2020-11-24陈方宇
陈方宇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并风靡全球。根据动作性质啦啦操运动可以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当前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的总体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技巧啦啦操和竞技体操都是难而美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还要保持美感。竞技体操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技巧啦啦操与竞技体操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何把优势的竞技体操运动技能正迁移到技巧啦啦操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运动技能迁移概念、原因及原则
1.1 运动技能迁移概念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对学习新的运动技能的影响作用。根据迁移效果,运动技能迁移可分为阳性迁移、阴性迁移、间接迁移、纵向迁移、横向迁移、逆向迁移、顺向迁移等。运动员有一定的竞技体操基础对学习技巧啦啦操会产生正面的影响,这便是正迁移,其影响是直接迁移;且因2个运动属于差异项目,因而这种迁移又是运动项目间的迁移,属于横向迁移。
1.2 运动技能迁移原因
运动技能之间的迁移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运动技能的迁移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迁移,如人类在学习运动技能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利用了运动技能迁移规律。新旧2 种运动技能在基础运动结构、动作顺序和环节相同,只是某些动作细节不同,因此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大脑之前建立的条件反射是新运动技能的条件反射,乃至新运动技能动力定型的基础,即新旧运动技能之间如果存在一定的相关因素,旧的运动技能会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掌握。
1.3 运动技能迁移原则
当2 种运动项目的技能之间相似度较高,存在较多的共同因素,2 种技能在结构、顺序、技巧等方面相似程度越高,那么这2 种运动技能之间就可能产生较大程度的有效迁移即正迁移。反之,就可能产生较大程度的负迁移。
2 竞技体操和技巧啦啦操间的迁移原因
技巧啦啦操是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高难度动作,整个表演充满激情,能起到带动观众、欢跃现场氛围的作用。而竞技体操主要是在器械上完成规定的难度动作,因此相比技巧啦啦操更为严肃和谨慎。
2.1 竞技体操对技巧啦啦操运动技能的积极迁移作用
在心理学上把技能迁移定义为“2种学习过程的互相干扰”,而生理学上一般解释为“人脑皮质2 个运动动力定型之间的应答性反射过程”。迁移可以划分为各种类别。例如,正迁移与负迁移都是依迁移的结果来区分,当前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可以对未来的运动技能形成优良的影响称为正迁移,反之则称为负迁移。新旧技能之间若是有必然关联成分,旧的技能会促成新运动技术的习得。技巧啦啦操和竞技体操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因此,二者具有技能正迁移的前提。
2.2 2 个项目联系紧密
技巧啦啦操与竞技体操严格来说都是大体操类项目,较量也都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赢取胜利、夺取奖牌为目标。技巧啦啦操集托举、抛接、翻腾、金字塔、跳步、手位与个性舞蹈于一体,是一项近年来流行且深受大众喜爱的项目,且技巧啦啦操中的许多空翻、转体类动作均是以体操为基础进行再次创编的。技巧啦啦操与竞技体操所共同追求的是动作的难度和美感。当今技巧啦啦操的空翻、转体动作渐渐趋近于竞技体操的部分内容。
2.3 2 个项目动作结构相似
技巧啦啦操运动是从体操运动中诞生的,技巧啦啦操与体操均是自由操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肢体运动。因此,技巧啦啦操运动里有较多动作与竞技体操类似,如分腿跳、后空翻等,其中翻腾、跳跃等动作都是2 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2 个运动项目之间的技能迁移提供了可能。
2.4 2 个项目运动员身体姿态相似
身体姿态即对运动员身体外部特征和形状的要求,通常体现在高度、体重及维度上。在互相关系中,竞技体操运动员的身材多为矮小的,正好与技巧拉拉操的“尖子”队员体形要求相似。只有身高、体重较小的运动员才可以更好地完成空中对身体重心的控制并维持整体平衡感。
2.5 2 个项目技术特点相似
技巧啦啦操项目是基于体操动作上发展而来的,而当下的技巧啦啦操运动则是由体操中的空翻、转体以及舞蹈动作为主,融合了抛、接等高难度动作。同时,技巧啦啦操与竞技体操中空翻转体出现次数最多的自由操均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根据项群训练理论,技巧啦啦操运动和竞技体操都属于表现难美性技能类运动,在运动技术特点上有着难美类运动项目的共同特点,富有竞技、娱乐、创造等特征,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勇敢、集体意识。
2.6 2 个项目技术原理具有相通性
技巧啦啦操和竞技体操是同种运动,技能焦点在于体现的运动美,特征是让运动员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从生理学方向分析,2 个项目均是动力性和静力性行动。技巧啦啦操的平衡性动作有在静力下完成动作,如托举、金字塔等;而翻转性运动在动力性状态下完成,如任意体操中的空翻和桩体等。竞技体操和技巧啦啦操间的技术特点十分相似,跳跃、翻转等动作都是其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为2 个项目间发生技能迁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在训练中教练要增加运动员的集体意识,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培育运动员的快速反应能力。
2.7 2 个项目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相似性
竞技体操和技巧啦啦操均有其项目自身特色,但2 个项运动都能体现团队精神,如技巧啦啦操中的托举、抛接和金字塔等动作,需要运动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才能顺利完成;竞技体操的互助性,竞技体操动作十分困难,因此在训练中要有教练的保护,运动员才能完美地完成训练,这都体现了团体互助精神。
2.8 2 个项目体能要求相同
体能是2 个项目运动员所需的基本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包括身体形状上均匀、身高中等、肢体比例协调,且在技能上讲求运动神经的平衡性和敏锐性,包含视觉、听觉、触觉以及知觉灵敏精确。
2.8.1 柔韧素质对竞技体操和技巧啦啦操而言,运动员的柔韧是十分关键的,如肩、腿、腰等部位的柔韧性,没有较好的柔韧性,运动员是难以完成高难度动作的。柔韧性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及在比赛中呈现的效果,同时也对动作姿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柔韧性能使运动员动作更加优美、自然、协调。因此,技巧啦啦操与竞技体操对运动员柔韧性均有极高的要求。
2.8.2 协调素质协调是人得以控制身体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的关键,身体的各种动作都需要良好的协调性才能完成。在良好柔韧性的基础上,协调素质是2 个项目运动员完成标准技术动作的要素,运动员只有同时具备2 种素质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技术套路与组合,动作才能更为优美地展现。
3 建 议
3.1 培养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竞技体操和技巧啦啦操有很多共同点。我国很多高水准技巧啦啦操运动员都有竞技体操基础,这说明2 个项目间是有进行迁移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竞技体操人才优势,大力培育高水准的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首先,由于2 个运动项目有一定差别,不可避免会发生消极影响,对此,教练有必要让运动员分辨2 个运动项目的技能有何区别,并进行合理训练,从而稳固其运动技能。其次,在日后练习中,教练应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从基础练习起步,并加以转向专项技术以及专项素质锻炼,进而助其发展出更高难度的新动作,提升技巧啦啦操运动技术水平。
最后,技巧啦啦操应联合体操运动一起积极进入校园。技巧啦啦操早在日、美等各大校园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因此,我国应当加大对其进行研究和推广,让校园体操重焕生机。
3.2 积极寻找退役运动员
寻找退役竞技体操运动员或在体操方面发展不出成效的体操运动员,让其转型为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这样既与运动员的专业有关,也为这些运动员增加了一条谋生手段,同时也能降低国家安排退役运动员的负担。
3.3 增加技巧啦啦操的普及程度
加大技巧啦啦操在全国范围的普及,通过大力推广国内的啦啦操比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参加技巧啦啦操运动。编排技巧啦啦操的推广套路,并将其推广套路适当引入大、中学体育课中,为技巧啦啦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4 结 语
从运动技能迁移来看,竞技体操对技巧啦啦操运动能产生正迁移。通过体操训练的运动员,能拥有技巧啦啦操所需要的大部分运动技能,这充分说明这2 个运动项目都能互相实现技能的迁移。这2 个运动项目间相似之处很多,但其相异之处也有,不可忽略相异之处对运动员产生的作用。对此,应在资源整合中分析其异同处,将运动员的不同运动技能在练习中有效划分,以便运动机能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