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武术动商测试方法的研究

2020-11-24军,李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动商测试人员两臂

刘 军,李 婷

(1.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2. 南通市启秀市北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动商是继智商、情商之后所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在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动商测试方法的研究方面,尤其是在项目特征方面的研究却一直停滞不前,没有向“量”的方面转化。究其原因,一方面,动商的发展由于缺乏实践操作,导致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带来了许多便利,儿童缺乏运动成为常态,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动商的提出无疑给这一现象带来了曙光,让儿童运动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与潜能,朝着健康的生活迈进。研究武术动商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民族特色,还能唤醒儿童的文化传承意识、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1 动商和武术动商概念的界定

1.1 动商概念的界定

动商是继智商、情商之后所诞生的全新运动领域的概念。有研究认为,动商是指一个人的综合运动能力,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等方面。综上,本文将动商定义为一个人的运动天赋与潜能。

1.2 武术动商概念的界定

结合动商的概念和专家意见,本文将武术动商的概念界定为:一个人关于武术这项运动所具有的天赋与潜能。

2 儿童武术动商测试研究方法

2.1 初步构建测试项目

本文对动商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咨询相关专家及导师的意见,初步构建测试项目。

2.2 咨询专家教师

对于初步构建的测试项目,笔者通过走访心理学博士王华容教授、动商提出者王宗平教授及相关专家教师等,不断调整测试项目。

2.3 专家教师进行评估

将本文得出的武术动商专家教师评估表,请一些专家教师对项目进行勾选,给出意见与建议。

2.4 项目测试

本文在确定好测试对象后,对测试对象进行测试,测试时严格按照各个项目的要求,做到认真、公平,并将所测数据录入,后期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整合。

3 儿童武术动商测试的内容

儿童武术动商测试的内容主要分为6 大部分,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儿童运动心理测量、武术运动能力测量和武术动作技能模仿测量。动商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所涉及的内容要与武术相结合、考虑武术的因素。例如,身体形态方面,武术动商高的人应能很好地克服自身体重,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标准;身体机能方面,最基本的反映动商的是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运动素质方面,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都要涉及;武术运动能力方面,包括本身所具有的精气神、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动作频率;武术动作技能模仿能力包括武术的基本技术动作,如手形手法、步形步法、腿法、身法、滚翻和跳跃。同时,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不如成人,所以项目的选择也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4 儿童武术动商测试的方法

4.1 身体形态的测试方法

4.1.1 身高用身高测试仪进行身高测试,儿童以立正姿势站在测试仪的底板上,眼睛平视前方,将标杆下移,轻放于头顶最高处,读取儿童的身高数值。4.1.2 体重用电子体重秤进行测量。儿童站在体重秤中间,记录儿童的体重。

4.1.3 跟腱长儿童双手扶墙,两前脚掌踮起,找到腓肠肌内侧头肌腹下缘,做好标记后让其还原成立正姿势,测量其标记处至脚底的距离。

4.1.4 小腿长让儿童左腿屈膝踩于凳子上,小腿与地面垂直,测量儿童左腿胫骨的最上缘至脚底的垂直距离。

4.1.5 肩宽让儿童成立正姿势,测量儿童左右肩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2 身体机能的测试方法

4.2.1 心功能指数首先测试儿童的安静心率,记为P1;然后让儿童做30 个匀速下蹲起,最后一次结束后立即测10 s 的脉搏,乘以6,记为P2;休息1 min 后,再测10 s 的脉搏,乘以6,记为P3,通过公式计算心功能指数:(P1+P2+P3-200)/10。

4.2.2 肺活量儿童在最大吸气后,向吹气口最大呼气,重复2 次,取其最大值。

4.3 运动素质的测试方法

4.3.1 立定跳远儿童站在起跳线后,两脚自然开立,起跳前下肢三大关节弯曲,两臂后摆,两眼平视前方。起跳线画直,与沙坑前沿平行,起跳前不得垫步,否则无效,需重跳。开始向前起跳,下肢用力蹬伸,两臂同时前摆,尽力向前上方跳起,落地时双脚尽力前伸。

4.3.2 1 min 仰卧起坐儿童仰卧于垫上,两腿并拢伸直,两臂防御同侧大腿上,由一人压住双脚踝部。起坐时,以双手触及压脚踝人的手为成功1 次。

4.3.3 俯卧撑儿童双手和双脚撑地,双手与肩同宽,两臂伸直,手指向前,身体保持平直,呈俯撑姿势。开始时双臂弯曲,身体平直下落,直至胸部接近地面成卧撑姿势,再将双臂伸直,还原成俯撑,至此算完成1 次。下落或上推时,不得弓背或塌腰。

4.3.4 握力(1)调整好握力计,把指针拨至零。握把置于儿童食指和大拇指间“虎口”内,其余手指依次并拢待发力。(2)儿童自然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双臂下垂。不准屈肘,挥臂,弯腰,或手臂接触他物。不得借助另一只手,只用一手握住握力计。儿童发力前先吸一口气,在憋气状态下握握力计。

4.3.5 屈臂悬垂(1)测试人员站在儿童后面。儿童两脚离开板凳身体有摆动时,测试人员可帮助稳定,但不得给予助力。测试人员要保护儿童,以免其受伤。(2)儿童站在板凳上,两臂全屈,“正手”握杠(“正手”以解剖姿势为准),双手与肩同宽,使其横杠位于颌部之下,然后两脚离开板凳,做静止用力悬垂姿势。当儿童双脚离凳时,下颌不准挂在杠上。

4.3.6 50 m儿 童3 ~4 人1 组(最少不能少于2 人),采用站立式起跑,听到测试人员的口令后开始起跑。测试人员发出起跑口令时,计时者开表计时,儿童胸部到达终点时停表。

4.3.7 10 s 原地高抬腿大腿尽量往上抬高,至少与地面平行,要求速度快。

4.3.8 8×50 m受测者3 ~4 人1 组(最少不能少于2 人),采用站立式起跑,听到测试人员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往返8 次。儿童不得碰竿、扶竿和串道。测试人员发出起跑口令时,计时者开表计时,儿童胸部到达终点时停表。

4.3.9 坐位体前屈儿童测试前做好充分的体前屈拉伸练习,防止受伤。开始时坐于垫上,两臂伸直、两手指尖平齐。双腿伸直,脚跟并拢,两脚掌踏在测试板上,脚尖分开约5 cm,上体尽量前屈下压。

4.3.10 搭桥儿童先成站立位,测量其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然后令儿童仰卧,双手、双脚分开同肩宽用力撑地,将身体推起成弓形。尽量使手脚的距离靠近。测量背弓最高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4.3.11 横叉、左右纵叉测量股骨大转子尖至地面的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4.3.12 10 s 反复横跨(1)儿童两脚跨中线站立,膝微屈。听到开始口令后,单脚跨越横线,双脚落地,先跨右侧平行线,然后跨回中线,再跨回左侧平行线,接着又跨回中线。要求横跨,不向上跳起。(2)儿童横跨没有跨在规定线上时,不计该次成绩。2 次测试之间要稍加休息,不要连续进行。

4.3.13 10 s 十字格儿童听到口令后,双腿同时起跳和落地,由1 区跳到2、3、4 区,再跳回1 区继续往下跳,直到听到停。同时,要求儿童每跳错如踩线、双脚不同时起跳或落地都扣分。

4.4 武术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

4.4.1 旋肩测试测试前让儿童肩部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伸直,尽量窄握木平举与胸前,然后由胸前向上、向后旋转过头。儿童如不能旋转过头,双臂落于身后,可重新调整加宽两手间的距离,直到两臂从身后能绕过头顶,再向前旋转返回开始位置。旋转过程中手臂始终不得弯曲。

4.4.2 10 s 立卧撑(1)儿童取立正姿势,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双手于脚尖15 cm 处扶地成蹲撑,双脚向后伸直成俯撑,再收腿成蹲撑,然后还原成立正姿,即为完成一次动作。(2)成俯撑时,背、腿必须伸直,不得弓背或塌腰。开始和结束时的身体姿势必须呈立正。(3)连续做10 s,记录合格的动作次数。

4.4.3 旋转定向测试(1)儿童首先在测试底板上依直线自然慢步(1 s 走1步)走5 m 直线,设两脚踏点与10 cm宽的轴线距离,延线有无偏离,确定基准值。(2)儿童坐在旋转椅上,上体前屈约90°,用2 s 转1 圈的转速做顺时针方向旋转,5 圈后停止。要求儿童直起上体下转椅,向前沿轴线迈步。以1 s 走1 步的速度走5 m,观察踏点与基线值的最大偏差距离,共做2 次。(3)第1 次测完,休息2 min 后,接着再测第2 次。

4.4.4 30 s 跳绳双飞跳跃1 次,摇绳绕身两回环,连续跳30 s,记录合格的动作次数。

4.4.5 燕式平衡由直立开始,一脚向前一步,上体前倾,两臂经前绕至侧平举,支撑腿膝关节绷直,另一腿经后向上逐渐抬起,同时上体下压与地面平行,后举腿高于头部,然后开始计时。

4.4.6 10 s 正踢腿、10 s 扑步轮拍与武术动作模仿能力一样,先示范教学,给学生时间自由练习,最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试。

4.5 武术动作模仿能力的测试方法

前滚翻和侧手翻动作是否走直线、是否流畅、滚翻完是否能够站立;叉步翻腰以腰带动四肢,看儿童能否做出叉步、翻腰以及翻过之后是否能站稳;腾空飞脚从击掌、拍脚、两腿腾空(一腿绷脚屈腿、一腿伸直至少平行于地面),4 部分切块打分;大跃步前穿对头部、准备姿势、腾空动作、落地姿势进行切块打分;侧踹、侧踢腿、里合腿、组合动作(并步抱拳—搂手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掌—歇步冲拳—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抱拳)都是对头部、上肢、下肢、躯干进行切块打分。

猜你喜欢

动商测试人员两臂
聚焦动商素养 赋能生命成长
——读《幼儿动商教育教程》
基于熵值法的动商评价体系研究
移动应用众包测试人员信誉度复合计算模型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练呼吸保健操
动商理念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路径分析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测试队伍建设方案初探
浅析软件测试中的心理学应用
动商理论的困惑及其测评
预防肌肉萎缩健身法
家庭体操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