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耐久跑训练效果的策略研究

2020-11-24祝汉昌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训练任务利用小学生

祝汉昌

(山东省成武县第 一实验小学,山东 菏泽 274200)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心肺功能还不成熟,参与耐久跑的能力呈现差异性。作为体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耐久跑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合理设计耐久跑训练任务,从培养小学生意志力角度展开科学训练,通过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小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的热情,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

1 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耐久跑训练任务

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耐久跑训练任务,合理控制耐久跑运动量,正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科学设计和安排。

1.1 合理设计运动量

耐久跑训练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心肺功能、骨骼韧劲、肢体协调等均为重要制约因素,教师在设计耐久跑训练任务时,需要充分调查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宜的训练任务。小学生年龄较小,身体承受能力较低,参与耐久跑训练时,需要严格控制训练量,以免造成运动损伤。同一年龄段的小学生,因为运动基础、运动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教师需要对其耐久跑能力的差异性有更清晰的认知。

教师组织小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时,不仅要设计好训练量,还要对训练的操作程序、执行情况、运动评估等内容进行规划。首先,教师要做好训练前的预备活动,耐久跑属于 高强度训练训练,为避免运动损伤,教师要安排小学生做适当的热身运动,为耐久跑训练的顺利展开做好充分准备。其次,教师要适当调整学生的训练意识。耐久跑训练时间较长,小学生如果精力不集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安全事故,因此教师需要强调训练纪律,做好相关保护,确保耐久跑训练的顺利进行。最后,要合理设计耐久跑的训练量,小学生的运动基础不同,其运动承受力处于不同水平线上,教师在分配训练量时,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高年级小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的距离一般控制在500 ~1000 m,强度控制在心率为150 ~180 次/min,每周3 节体育课可以安排1 次耐久跑训练任务。

1.2 培养意志力

参与耐久跑训练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还需要有强大意志力的支撑,教师在设计耐久跑训练任务时,需要有相应的心理辅导,利用多种方法提高小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的主动性。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任务进行驱动,为小学生设计长期的或短期的训练任务,形成训练动力。其次,教师可以树立训练榜样,发挥表现优秀的小学生的带头作用,建立良好的训练氛围。最后,教师可以传授一些训练方法,提升耐久跑的训练效率,让小学生看到效果,建立成就感,促进其训练意志力的形成。

在耐久跑训练之前,教师要安排热身运动,让小学生参加慢跑活动,并传授一些耐久跑训练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小学生参与,利用集体的力量相互激励,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或教师与小学生共同参与耐久跑,或教师亲自加油助威等利用多种形式给予激励,形成促进作用,培养小学生的耐久跑意志力。在耐久跑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全程监控,对小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客观评估,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介入。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基础的差距做出科学评估。

小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的能力普遍不高,教师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有足够的耐心。小学生参与枯燥的耐久跑训练需要更多正面的鼓励和支持,教师要创新激励方法,让小学生感受到鼓舞,激发训练的动力。

2 依据小学生兴趣取向设计耐久跑训练

2.1 游戏助力耐久跑训练

耐久跑训练本身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大多对耐久跑训练持排斥态度,教师对此需要有更清晰的认识,利用游戏展开训练调度或将游戏和竞赛相结合,以激活小学生参与耐久跑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利用一些运动器材制作障碍,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跟踪”“盯梢”“潜伏”“接龙”“占位”等游戏活动,提高参与耐久跑训练的积极性。

游戏结合耐久跑训练的切入点众多,教师需要做好整合性设计,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训练契机,如“占位”游戏,要求多个竞争对手抢占一个位置,其对抗性更高,凡是输掉的对手,需要进行下一轮的对决。这种“闯关”性的游戏训练,能够提高竞争性,成功激活小学生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又如,“接龙”游戏是两个团队的集体对抗比赛,两个团队选择同样的距离和人数,比拼的是集体的协调能力、团结能力。教师对优胜者进行表扬,并对失败者做出一些象征性“惩罚”,将耐久跑训练变成了“游戏”,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运动素养和能力。

教师将游戏与耐久跑训练相结合,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训练兴趣,还要注意提升训练强度。游戏活动只是外化形式,其实质还是强化性运动,提升身体综合素质。教师对游戏进行融合性设计,促使小学生顺利进入耐力跑训练环节,以达成更高的训练成效。

2.2 竞赛激活耐久跑

小学生对竞赛性耐久跑有一定的接受度,教师要注意做好竞赛设计,让更多的小学生能获得成就感,提升小学生耐久跑训练的主动性。将个人对抗赛、小组循环赛、班级淘汰赛等形式与耐久跑训练联系到一起,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训练需求做出相应设计,以提升小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的主动性。

耐久跑训练本身就带有比赛性质,教师在训练时,设计更多竞赛活动,能够发掘小学生的运动潜能。小学生对比赛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利用小学生心理展开相关设计,能够快速形成运动契机。在耐久跑训练启动后,教师不妨对比赛形式进行创意设计,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运动体验。如竞跑比赛,在场地上画出数字1~9,将小学生分组,先确定数字,理清跑步路线,然后同时出发,按照数字顺序前进,小学生对这样的竞赛感觉新鲜,参与热情很高。例如,教师对操场进行图形规划,要求小学生分组跑不同的长方形,长度可以设计1 000 m、2 000 m,以团队形式完成耐久跑训练任务。小学生比赛时,教师要跟进观察,及时做出训练调整,对出现的个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让每名小学生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耐久跑训练体验。

教师设计耐久跑训练时要切准小学生运动心理,赢得训练的主动权,将游戏与耐久跑训练结合,可以调动小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小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的热情高涨,逐渐建立训练氛围,对小学生形成的正面激励也更为突出。

3 依据小学生学习环境布设耐久跑训练

3.1 校园定向越野跑

校园定向越野跑是特定环境内的耐久跑训练形式。教师在具体组织时,可以为小学生规划越野跑路线,也可以让小学生自由参与。校园有较大的空间条件,适合做耐久跑训练,定向设计可以避免出现运动拥挤,让更多的小学生都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与小学生一起参与定向越野跑,这对小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如果教师能够与小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其定向越野跑训练会获得丰硕成果。

为进一步激活小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的主动性,教师需要为小学生设计校园耐久跑训练任务,如每人每周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1 次校园定向耐久跑训练活动,时间不低于30 min,并由专门监督小组做好记录。任务下达后,因为设置了专门的监管小组,小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校园定向耐久跑训练,且还要有专门的管理员对活动进行管理,确保耐久跑训练顺利推进。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写训练日记,给小学生提供自我检查的机会。小学生生活区域较狭窄,教师要合理利用其时空条件展开耐久跑训练设计,提高训练效果。

3.2 生活定位耐久跑

生活环境下的耐久跑训练设计,需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条件,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训练因素,强力支持耐久跑训练。小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利用的耐久跑条件也具有差异性,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合理利用生活条件参与耐久跑训练,有效提升其运动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耐久跑训练对空间条件有一定的要求,相对空旷的地方比较适合耐久跑训练,如居住在郊区、公园、体育场周边的小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耐久跑训练。如果没有适合的运动环境,可以从方式方法上做出改变,形成耐久跑的训练动机,如利用楼梯进行耐久跑训练等。教师鼓励小学生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对运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形成耐久跑训练动力。例如,让小学生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消除其焦虑心理,提升其耐久跑训练的主动性;还可以组成运动团队,利用多种互动性活动,加强耐久跑训练。

4 结 语

小学生参与耐久跑的兴趣和能力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在具体执教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为小学生设计适合的训练量,借助游戏竞赛等活动调动小学生耐久跑训练的主动性。耐久跑训练本身是枯燥的,小学生普遍参与兴趣不高,教师需要有对应措施,有效提升小学生耐久跑的训练效率。

猜你喜欢

训练任务利用小学生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分析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析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海军航母编队启航执行机动训练任务
辽宁舰开放,看什么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