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VR技术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

2020-11-24王洪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传统

王洪飞

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滞后

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地域特征显著的文化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自身内在文化元素的变化重组,逐渐形成符合当代时代发展需要的民族体育文化,但是,所有文化的成型和固定都是朝着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顺应历史发展走势的方向发展,优秀的体育文化是时代体育精神的反映。现在社会中,公众的娱乐活动类型种类丰富,除了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外国娱乐活动的引进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比如现在高档休闲会所流行的高尔夫运动以及大众化的台球娱乐已经走进大众的生活中,西方体育文化正在改变过人的生活方式。

原本西方体育活动的引进对国人的空域生活是一种良好的调剂,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体育活动创设了一个良性的竞争对手。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对西方外来体育活动的重视和关切偏离正轨,有些人认为外国的比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更加时尚,更能彰显“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受冷落的局面,间接导致了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上受到阻碍,不利于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1.2 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意识不足

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上存在社会存在感不足,公众接受能力和普及度不够,为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的舞台有限的现状,这些情况的发生反映了国人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在一些大的国际体育盛事,例如奥运会中,很少出现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竞技活动项目,这主要是我国目前体育文化注重引进,少于出口,外国的体育活动传入我国后公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接受,但是对于我们原本就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我们的传承意识比较淡薄。社会长时间的体育文化歧视链的存在加剧了公众忽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继承和发扬,盲目追求竞技体育的现代化,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时间被忽视,得不到创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的断层和消逝。对于我们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录像,是承载民族精神的载体,与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地域特点,风俗人情等息息相关,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识不足,不利于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和民族凝聚力的加强。

1.3 传统文化体系不够完善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相关部门一条比较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系统化的文化体系建设制度的实施。当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继承活动中,体系建设制度发展不够完善,相关部门的只能分配不够明确,导致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丧失了优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无法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进行创新,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缺少迸发新的生命活力的契机。传统文化建设体系不健全还体现在文化对外输出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机制去推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在外国的推广,现在我国在外国的文化传播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对汉语的传播和普及作用很大,但是我国体育文化方面的传播缺乏建设性职能部门,这不仅仅是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也有传统体育文化自身创新力度不够的因素。传统文化体系上的不完善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致命的,不够完善的文化体系不能保证民族对本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和还原度,无法对新世代环境下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创新,也无法实行明确而有效地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外的推广措施,不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2 “一带一路”政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2.1 区域差别

我国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导下相关经济活动和文化传输工作的开展在与各个国家的合作中得到的反馈态度不尽相同,受不同地域特点,文化背景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有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存在社会意识形态不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况,在一些情况下,沟通的过程还存在语言差异的影响,以上种种因素都导致我国在推行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在不同的地域取得的效果不同。有些国家秉承开放友好,发展共赢的态度搭上“一带一路”建设的顺风车,实现经济互利和文化的融合,而有些国家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心怀不轨的经济掠夺,文化输出是一种文化入侵,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有误解。根据前文所述,一个区域的思想文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搭乘”一带一路“政策的顺风车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区域差别,实现体育文化传播的“定点投放”。

2.2 传播载体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采用人为教学的方式进行面授,比如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等,而想要在陌生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下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借助新的传播途径和文化载体。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传媒产业的进步,这一行业使全球各地的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减少了滞后性,人们通过真实的视频图像能够得到文化传承的第一手资料。另外,我国媒体行业近些年飞速发展,除了政府管理下的官方媒体,一些网络自媒体和媒体平台在数量上近几年激增。网络视频和相关图像资料作为一种良好的文化媒介,能够承载大量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知识,并很容易透过网络进行传播,“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加强了我国与外国之间的联系和网络通信,在交通复杂的互联网体系中,承载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的视频流通,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在更广范围内向世界展示独特的文化特征。

2.3 传播方式

“一带一路”建设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与沿线几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就国家关系,经济合作和领土主权问题进行明确,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和平谈判的契机。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就蕴含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各国与中国交流增多的过程当中,通过亲密关系的建立和旧有误解的解除,来中国学习,旅游和生活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在中国的生活他们会有充分的时间接触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有兴趣的可以加深这方面的学习,在学成归国后在他们的祖国可能也会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这样就起到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外国扩大知名度,大范围推广的目的。除此之外,国家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活动的开展也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在一些领导会晤或者重要节庆日重要的活动举办过程中,加入中国传统的体育表演,既丰富了举办的活动的项目,也起到展示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输出工作力度的目的。

3 VR技术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

VR技术使虚拟现实技术的简称,作为一种新崛起的科学技术,VR是实现人体感官感受和虚拟场景相结合的综合体验。VR技术涉及多种学科的融合发展,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知事物的途径,使人与计算机对话脱离了冰冷,机械的手工操作,使计算机的服务变得立体,人性化,是计算机信息发展领域一大突破。将VR技术应用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需要。

3.1 VR技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上的优势

首先,VR技术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上能够提供全视点的优势。多种视角的切换,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全方面接受信息。另外,全视角的应用克服了外国人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上背景知识不足的难题,观众可以直观地从三维角度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利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其次,VR技术带给观看者的沉浸感。VR技术与传统传播方式最明显的不同在于传统的视频资料是二维画面,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一直是第三人称视角,对内容没有参与感。而VR技术在虚拟现实领域创设了三维虚拟空间,让受众与内容本身的交互更自然,例如,在我国太极等传统武术的传播中,VR技术能够让外国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VR技术在传播领域有广视角的特点。VR建立的虚拟物理空间是可以触碰的,这就完成了影响表达中追求的视角加广的目标,VR技术使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不再局限于电子设备屏幕的局限,让受众更自由地与文化项目互动。

3.2 VR技术作用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

3.2.1 宣传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化本身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在传播工作中,文化的包装和宣传也很重要。V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将VR技术引入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化传播过程中项目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也有利于传统文化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下快速打开知名度,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这对传统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形象推广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

3.2.2 遗产保护功能

VR技术应用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不仅对文化的宣传有正面影响,而且对文化传承本身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种类较多,新的社会背景下一些文化传统正在不断消亡,VR技术这种虚拟现实的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文化传统的原貌,让后人对已经消失的或者传承不到位的有一个感官感受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了解,这对文化的保护和修复有重要意义。

4 总结

在全球开放合作的大环境下,文化的输出不仅仅是加强文化融合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一体化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加强民族内部凝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彰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建设方针,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发展路线的推动下,我国与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另外,VR技术的崛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代如何搭上政策和技术的顺风车,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传承和创新是新的文化发展命题,迫切需要得到更大范围内专业人士对该命题的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