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2020-11-24龚辉空军工程大学
龚辉 空军工程大学
在军队院校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当前军队院校普遍存在重视军事体能技能教学,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学生也大多更加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体能训练,对于人文知识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相对轻视,因此具有心理承受能力不高、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问题。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问题无法得到完全杜绝,世界观与价值观也与国家和军队所提倡的有所偏差。加强军队院校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一、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繁殖所有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但对于人文教育而言,只有优秀的、能够提升人的精神与价值的文化才能纳入教育范畴。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包括但不限于观念、知识、能力、意志及情感等,也会表现在外在的气质、人格及修养上,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课程教学、环境熏陶及实践,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优秀文化成果传承下去,以此来内化学生的气质、人格及修养,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
在军队院校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处理自身的意志与情感问题,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及社会价值。这种教育既重视学生由内而外的文化素质形成,更重视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提升学生的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等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创新、艰苦奋斗、责任感、荣誉感等精神。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会更加强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要求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体魄,还要同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通过理论知识传授、活动组织等方式来想学生表达对生命的关爱、珍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国家军队建设的人才。另一方面,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加尊重学生的精神价值,即人性与人权,充分彰显对人的尊重,坚决反对人性压抑,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不仅需要磨砺学生的身体,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军队的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用军队特有的方式给予学生关爱,使学生在精神上丰满,逐渐树立起献身国防的远大抱负。
二、军队院校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新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转变成现代的信息化战争,因此,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武器装备,但我们需要知道,不论有多么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些从来都不是一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真正能够在环境复杂艰苦且瞬息万变的战争中赢得先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只有组建高素质的军队才能发挥出先进武器装备的最大作用,而高素质军队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身体素质,还要具备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勇于奉献的使命感以及较高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新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院校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为新军事变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加入人文素质教育,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直接影响,在无形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逐渐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与创新能力,并拥有当代军队人才所需要的社会责任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学生会学习到许多民族文化与历史知识,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日常枯燥单调的训练,启发引导学生的人文修养,帮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训练中。
(三)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传承和发扬文化精神
军人这个职业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军队院校的学生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去,承担起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尤其是加强学生对中外历史中军事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有助于为学生夯实民族文化根基,培养学生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良好精神品质,承担其作为军人的职责,真正为国家、社会和民众服务,传承和发扬文化精神。
三、加强军队院校军事体能技能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更新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我国的大多数军队院校在建立之初,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国家军事技术落后的现状,因此多数课程设置都带有功利性,教师的教学重点也都放在体能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上,认为科学技术的学习比人文素质教育更加重要。长久以来,这种教育观念也深深影响着军队院校学生,即便是现代军队院校已经增加了许多人文素质教育相关课程,但学生仍旧对这些课程不重视,态度不积极,无法符合新时代军队组建的人才需要。对此,军队院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更新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认识到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同样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要树立人文类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转变当前军队院校人文类课程是边缘课程的现状,调整军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其次,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仅仅是表现上的人文知识讲解,还应当重视学生对人文思想的理解,真正让学生掌握人文方法并遵循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军事人才。
(二)调整人文类课程体系
现阶段我国的军队院校大多属于理工科类,人文类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不光是学生认为人文类课程的学习不重要,就连代课老师也会认为人文类课程是辅助课程,主要是缓解学生长时间体能技能训练的疲劳。因此,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军队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便需要调整人文类课程体系。首先,根据当前的课程安排增加人文类课程的课时,结合新时代对军事人才的要求不断扩大课程的内容及涵盖范围,逐步构建起完成的人文课程体系;其次,适当增加人文类选修课程的类别,确保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质量,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军事人才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对对人文素质更深一层的思考;最后,招聘专业的人文类课程教师并定期安排培训,因为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越来越重视人文类课程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加强融合互补,提高教员队伍人文素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作为人文类课程的教师,自身应当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之外,还会对学生产生其他影响,例如教师自身的形象会影响学生,这就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思维方式也会通过课程教学过程影响学生,另外,任何课程都有其内涵,有着其社会应用和现实教育意义,因此,不论是从事哪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应当注重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尤其是对于人文类课程教学来说,这类课程是学生获得系统人文科学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的人文素质会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应当自觉加强人文类知识填充,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人文素质,转变自己只是代课教师的认知,将人文类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互补,发挥出人文类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显性作用以及其他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隐性作用。
(四)创设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人文素质教育不像其他学科,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良好的环境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措施。在军队院校中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全面融合进军事体能技能训练中,为学生贯彻我国军队的历史使命、战斗精神、理想信念及社会荣辱,培养学生逐渐拥有强大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以及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向学生详细讲述我国军队的光辉历史与优秀军事人才,令学生置身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情操。例如,学校可以创建读书角,增添人文类书籍,还可以举办人文类知识演讲与讲座、文艺表演、美术或音乐鉴赏、历史事件点评等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缓解学生体能技能训练压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学会一身本领的同时也学会更好的做人做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学会在竞争中磨砺自己、在训练中壮大自己,始终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拼搏、不放弃的精神,全面提升自己,成为军队建设的优秀军事后备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在新军事变革的今天,军事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当前军队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此,我们可以从调整人文类课程体系、提高教员队伍人文素质以及创设练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使学生牢牢树立“忠诚党和国家、热爱人民、献身使命”的军人核心价值观,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