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2020-11-24狄林茜张诚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狄林茜 张诚明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全国教学成果奖每四年一次,是全国唯一一项按照国务院相关规定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其评选工作严格、规范,与国家科学技术奖不相上下。
一、问题的提出
统计学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在人类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中,统计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
1998年,教育部发布了一项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将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两个学科合并为一门学科,并规定该学科既可以授理学学位,也可以授经济学学位。在新形势下,以往的金融院校会不会开设统计类的课程?如何界定统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自1998年起,国内统计学科的专家学者在上述问题上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细致的讨论。统计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综合性。统计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从抽象的随机变量出发,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的理论统计学;另一种是以特定的数量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的。在各个领域中都能提供定量的应用统计学。前者具有普遍的方法的本质;后者是所有领域的本质性学科关系十分紧密,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所以它既有复杂的一面,也有边缘的一面。所谓应用,不仅是统计方法的应用,也是在各个专业中运用实际科学的理论。经济统计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统计中,必须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还要采用指数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等方法。统计教学模式在历史与现实中也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侧重于各种统计的共同特征。它对统计学“理学性质”,按照理学类学科的特点设置了相关的课程。二是:注重各类统计学的特点,从经济统计学的观点出发,注重经济统计学与经济学的密切联系,并依据经济学科特点,构建经济学科的课程体系,这两类人才在社会中都是需要的。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体系。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大批经济管理人员,既要有扎实的经济理论,也要懂得统计的方法,还要精通现代的计算手段。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人员这对于统计人员来说,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需要。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废除统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不应仿效自然科学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实际不断加强与完善。
2003年11月,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工作小组在厦门举行了一次会议,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为了满足新世纪对统计人才的需要,我国的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国际、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世界发展的要求。然而,这两种职业在培养目的上存在着差异,在知识体系、评估指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很难相互替代。以相同的教学标准来指导两种专业,不仅会制约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到统计学科的整体建设,影响到统计专业的发展。为推动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有必要根据学位授予情况,分别制定指导性的教学规范。本次大会由厦门大学承担统计学科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借着这次机会,我们与国内同行一道,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制定了新的教学标准,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效
这是我国统计专业和经济管理领域的同行们长期合作的成果。本研究的主体分别是厦门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学院,本文的结论如下:
1.新的教学标准、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等。与传统的经济统计类专业相比,该课程更具适应性,更能满足一般经济统计教育的教学要求,也更符合一般经济统计专业的教学目的。新的课程标准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与改进,既强调了对统计理论的基本知识的培养,也强调了对学生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运用。新的规范为该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由于统计学科的特殊性,新规范规定的经济学基础课与经济学、经济学专业如金融、金融等,仅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等三个专业。其他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等,可以在学校中选修1-2门。新的教学大纲着重于区别于其他科目的专业主干课程。统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方法论与应用法学两大部分。该专业的课程包括统计概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应用多元统计、应用时序分析、取样技术与应用、经济学、商业统计、货币和财务统计、股票投资分析。新的课程标准对各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规定。
2.组织全国同行,编写高水平的经管类统计学系列教材。为了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还组建了统计学专业国家经济与管理学系列教材委员会,曾五一教授担任主编,来自国内10余所高校的20余位教授担任编委会成员。按照新的标准,编制了一套教材。作为本课程的总编,其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在编写时,能够按照自己的专业特点,坚持贯彻“少而精”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尽量使其能够体现本学科的前沿,同时也使其更加简明易懂、易于教授。为了避免出现低级的重复,我们也预先对各个科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协调和合理的分工。所有的教科书都是一样的版式、统一的学术用语,使这套书的总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针对过去的统计教学“两张皮”的问题,统计方法类教材都采用了常用的统计软件,并提供了相关的实例和资料。在此基础上,学生既可以在计算机上掌握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又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并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要重视统计思维和运用统计方法的能力,大力推进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我们清楚地指出,要把统计思维和统计方法运用到经济管理的实践中去,把它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在理论与方法上,我们应该淡化传统的数理逻辑教学模式,强化统计方法的适用性,并将其用于经济数据的分析;重视以经济数据为案例,以社会经济热点问题为案例;积极开展统计实验,将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克服了以往“两张皮”的局面,如《统计学导论》中引入 EXCEL、《应用多元统计分析》选用 SPSS、《计量经济学》选用EVIEWS等软件作为计算工具。根据当地情况,设立实习基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参加国家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
4.在管理专业的基础上,统计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国家管理专业统计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本研究的主要完成单位都是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在进行统计教学改革。本次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是以市场经济体制和体制为导向,与国际经济统计教育的整体接轨,是对以往教学的深化和升华。通过多年的教学,我院统计专业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厦门大学的统计系被全国重新评定,天津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的统计专业也跻身全国重点学科的行列。其中《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等专业均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逐步健全,其主要培养的毕业生也逐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就业率和工资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了各个大学的热门专业。近几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各高校在各专业领域的专业排名中,大学在各个专业领域的排名都很靠前。在推动单位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把教育改革与创新成果带入社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全部面向全国开放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材、视频、案例分析、习题解答等,已经成为《统计学》等专业的重要教材。2006年、2008年、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联合培养了《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骨干教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发起召开中国统计学年会,构建新的交流平台。为了推动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统计协会的年会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统计院系联合主办。中国统计学会是中国高等院校举办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大会的主要内容包括:统计专题讨论会、中外特邀专家讲座、前沿课题讲座、统计学科建设与教学经验交流、统计教学科研人员招聘、统计图书展览。年会的举办方法与国际上的做法一样,每年都会有不同的主题,进行全国性的学术交流。通过不记名的方式来决定参加的论文。2006年11月、2008年10月,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在浙江经济学院、天津经济学院举办。近300名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科研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两次研讨会,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统计学会的第二次年会上,也有许多大学为了举办统计年度会议而展开了一股热潮。经全体参会人员一致同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将举办第三次统计年会。此次年会为加强统计学科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有利于深化统计教学改革,促进统计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三、统计学课程的改革创新措施
1.积极引用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非常有利于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是一种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新型授课方式,它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于统计学数学模型理解困难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直观的统计信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升思维能力。不过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案例的选取要求还没有一个定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感受进行综合考虑。
2.完善大纲。教师要积极进行工作总结,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第一时间发现、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人才培养大纲中不完善的地方要进行及时修订制定出一套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发展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
四、结语
这是我国目前统计领域最高的教育成果。这一研究结果将对我国统计学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