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

2020-11-24刘伟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中学

灌篮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素质教育素养

刘伟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中学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乐的教育也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在进行教学时,应重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个人品质,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在当前的初中音乐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些教学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切实将教学实践落实到音乐的课堂教学中,让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更具有质量性。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流于形式化

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学形式比较固定化,流于形式主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因此,很多的音乐课堂教学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性,这就导致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轻视学生的体验性

在进行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了为学生讲解知识上,忽视了学生的音乐情感性。课程安排中也缺乏相关的内容,在教学时,重视为学生讲究乐理,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在音乐的教学中,不为学生讲解音乐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体验性不够完整,素质教育也无法得到体现。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

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单一化的,采取直接讲授法对于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凸显,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育内容无法得到落实。

二、素质教育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点,在当前的教育中,应试教育对于音乐的课堂教学影响较大,如果想要真正做到落实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做出转变,将素质教育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内容,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要做到尊重音乐教学的地位,充分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稳步开展。将音乐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新课改的教育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其次,学生要做到正确认识音乐这门学科,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时,正确的音乐学习理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歌曲只是音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进行音乐学科的学习时,可以从多个角度中进行,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补充唱歌、乐器演奏、舞蹈等多样化的内容,发挥音乐学科教学的优势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性。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西方唱法”,做好对于学生的声乐训练。西方传统的唱法类似于美声,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比如在讲解关于民谣歌曲时,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唱法,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性。

(二)丰富音乐的教学内容,实现音乐的课堂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音乐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唱歌和欣赏两个部分,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基本方向。随着当前教育水平的提升,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践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完善课堂教学的目标,丰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从而做到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首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潜能。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立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在教学时丰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做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上讲解更多的乐理知识,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欣赏、学习、演奏等教学环节,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歌唱祖国》这一课时,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可以设定成让学生欣赏《歌唱祖国》,感受这首歌曲中的速度、力度、特点,从这些要素分析,理解歌曲的风格。在教学时加入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做好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感受歌曲中雄壮昂扬的情绪。在教学时,先为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将音乐教学和历史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创造风格,感受当时音乐的创造背景。学生在学习时就能感受到歌曲中的爱国情感,在进行演唱时,也能使用自己身上的情感。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充分使用有限化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更具有质量。首先,应从传统化的教学方式中进行解放,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时,可以先从基本的发音和演唱技巧进行学习,然后做到感悟音乐中的情感,感受作者带来的意象,让学生在心灵上,构建一个良好沟通的渠道,奠定音乐教学的基础。其次,在教学时将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到一起,利用理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关于音乐的概念、内容、形式,学生在学习音乐学科时,需要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持。在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时,可以采取歌曲演唱、音乐话剧、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多种活动,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最后,开展多层次的教学,针对于学生的兴趣,开展个性化的音乐教学。

例如在学习《丰收锣鼓》这一课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分析这首歌曲中的要素,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热烈欢快的风格。在歌曲中,使用了民族乐器二胡、堂鼓、云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使用这些乐器的好处和意义。在教学时加入实践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组简单的节奏,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容易拿到的笔盒、钥匙,自制打击乐器进行合作演唱。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民族音乐拥有足够的兴趣性。同时,在合作演唱时,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锻炼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加强师生互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的联系性,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使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初中阶段中的学生,其拥有了自己的性格,在教学时开展素质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时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音乐品格,这是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首先,教师应重视和学生进行沟通,从各个角度中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自己内心中的真正需求,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看法。在掌握这些基础性的信息后,再开始进行音乐教学。其次,重视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中,融合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设计“猜歌名”“记歌词”“音乐小知识”等形式,充分向学生渗透乐理知识。最后,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合作完成音乐教学中的创作和表演环节,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提升自己的音乐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神州神韵”这一单元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因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涉及了民族音乐,《黄河船夫曲》《月牙儿五更》都是经典化的民歌。在教学时,教师应重视设计互动环节,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不同的民族音乐,组织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猜一猜这都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其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陕北地区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是青海地区的民歌。通过选择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歌曲作为游戏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理解民歌的特点,充分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的环节,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应充分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创新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时体现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素质教育素养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