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方式
2020-11-24王亚丽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北关小学
王亚丽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北关小学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班主任也逐渐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再像过去一样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地将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一阶段,也是德育教育比较重要的环节。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有父母、长辈呵护,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总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在当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接触者,具有关键作用。小学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帮助学生在德育课堂上获得更好地提升。
一、德育对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价值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正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初期阶段,也是其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所以,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有着很强烈的探索意识,因此,无论是对人、对事还是对物,他们都更习惯于观察和模仿。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非辨别意识却非常低,好的坏的行为都能轻易学来。由此可见,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是非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等。
小学生从进入校园开始,班主任就成为他们学习的目标和榜样,而班主任也将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非常关键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所以,班主任必须要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并且,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就小学教育而言,确保学生的安全才是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增强遵守纪律的意识,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下,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还要更加关注他们的道德素养。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还能通过科学的指导和引导,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求知的积极性,并且,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陈旧
班级管理作为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不仅是专门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卫生等方面进行管理,也需要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充分引导,所以,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长期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往往将更多目光放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上,严重制约学生认知、适应社会等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班主任想要确保班级管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实际上,许多小学班主任在并未对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拥有深刻认知的情况下开展各项环节,导致班级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多停留于表面,严重缺乏深层次的内涵,促使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未能得到充分教育和培养,综合素质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班主任能力不强
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与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密不可分,也就是想要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应当对德育教育有深入理解,才能予以合理应用。只是许多班主任不仅专业能力不强,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也比较浅薄,促使无法将更多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内容与班级管理活动相结合,或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多以自身的角度出发,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与自身不相符,无法真正理解含义,受到的影响程度自然相对较低。
(四)班主任缺乏与学生家长沟通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受教育的场所不仅仅只在学校,还包括了家庭,而且,他们平时接触时间最长的人除了班主任就是家长,所以,班主任还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让他们也意识到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共同教育,以此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仍然认为孩子的教育应当全部交给班主任,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就不用再过多地关注了,然而,这种思想是完全不正确的,是非常片面的。班主任只有与家长多进行沟通,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明白他们的求知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案。而家长也需要从班主任的口中得知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认知变化,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期待,并对孩子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
三、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方式
(一)完善教育理念,调整管理目标
由于社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高素质人才的黄金时期。小学班主任应当对自身职责拥有深刻认知,才能更好地为培养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明确自身职责。小学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在他们中最具影响力的对象,所以,在新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必须对自身职责予以清晰明确,改变班级管理中沿用传统教育理念的情况,避免只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浅层次地管理,加强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只有他们的思维和意识受到深刻影响,才能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其次,转变教学目标。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管理,也要负责教学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传统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转变,即新时代对学生的德育素养要求更高,需要将传统的注重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有利于进一步开展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最后,调整班级管理目标。通常情况下,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好班级的卫生、纪律以及学生的成绩等方面。在新时代下,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关注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将德育教育纳入班级管理的目标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能对他们的“三观”进行合理引导。
(二)开展系列德育主题班会
作为小学班主任,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开展系列德育主题班会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系列主题德育班会可以按照不同的优秀道德品质来设计相应的系列,如孝文化主题班会、诚信主题班会、爱国主题班会、礼仪主题班会等。不同系列的主题班会能够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获得更多成长和收获,拓展学生对德育信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使学生从思想上得到改变。
比如说,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开展系列德育主题班会,以“孝文化主题班会”为例,在此次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先为学生讲述了与孝文化主题有关的德育故事,并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下搜集到的与这次主题班会有关的故事。通过彼此的分享,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对孝文化有了一个更为透彻的认识。
之后,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开始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和长辈:“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在大家都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给家人做一份小礼物,或者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来表达自己的孝心。于是,学生们便开始在班会上动手制作自己的小礼物,并在回家后,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了父母,进一步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从这一系列德育主题班会中便可以看出,能够在系列德育主题班会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使学生从思想上得到提升,能够自己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思想。
(三)加强家长联系,落实德育合作机制
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并不是唯一起决定性作用的人,还需要将家庭的作用合理地发挥利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往返最多的两个地方就是家庭与学校。因此,家长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家长如果可以正视自己的地位,在家中对学生也可以加以引导,将会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从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在现如今,很多家长会由于工作繁忙,生活中压力过大,从而忽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将教育的责任全部交给班主任,出现一些问题,也会认为是班主任的失误和不负责任,使得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现象,对于学生的教育十分不利。学校和家庭必须要转变各自的传统思想,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动上的德育教育,进而使得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需要起到决定性作用。
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家长开座谈会,与家长就孩子近期的学习进行及时沟通,让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当下的学习现状,并且加强家校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家长更加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在一些事情上可以与班主任达成共识,有利于双方更好地合作交流。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增加对家长的了解,双方协调配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在制定班级道德规范制度时,要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这样学生会更积极的遵循制度。在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时,要结合德育故事、讨论及手工活动来开展,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当日常教育中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时要及时制止,以免造成更恶劣的影响。在营造德育氛围时,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学校环境的方式营造。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时,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助人为乐的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与家长进行联合时,要告知家长规范的行为,让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由此,便能够充分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