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小学体育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新途径

2020-11-24张静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园中心小学

灌篮 2020年36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榜样德育

张静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园中心小学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提出从根本上确立了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也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是顺应时代发展、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认识到德育融合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在这一科学认知的指引下,积极地进行德育融合途径的创新性探究,这样不仅深化了体育教育的内涵,同时从更全面的角度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新形势下小学体育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促进素质教育理念有效贯彻的必要途径

课程改革的深化使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普及,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成了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在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系中,德育素养是最为基础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学生成长、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使学生能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与感染,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必要需求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及习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引下的小学体育教育,仅仅开展体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通过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来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引导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能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体现出更加显著的适应能力,以此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深化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要手段

教育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使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而在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育内容中德育教育因素的挖掘、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有效地赋予了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内涵与使命。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在立德树人思想得以体现的过程中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二、新形势下小学体育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探究

(一)提升德育意识,树立立德树人的体育教育思想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功利性教学思想的指引下,过度地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德育教育则相对忽视,这就导致一些学生虽然具有了强健的体魄,但是却缺乏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品质,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未来优秀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就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正确地认识到德育教育五育之首的基础性地位,并通过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树立来强化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这样就有效地奠定了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理论基础,增强了两者融合的有效性。如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一方面应提升自身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对德育教育重要地位及作用的深刻认知中,形成渗透教育的意识,开展积极的德育渗透。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积极地参与相关的专业培训,通过与同行的沟通交流,来进行优秀德育渗透教育经验的总结与吸取,这样就在博采众长中提升了自身德育渗透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使教师能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式来促进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和道德素养的共同提升。

(二)通过体育教学中德育氛围的营造,实现德育有效融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渗透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而教育环境的渗透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渗透方式。因此,在将小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环境渗透的教育方式,通过浓厚德育教育氛围的营造,来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德育引导,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操场或体育场所悬挂一些具有德育内涵的标语,如团结、拼搏、合作、进取等,这样学生在标语的感染下中不仅得到体育精神、体育内涵的深刻体会,同时还从中感受到了良好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的感召,使学生在浓厚的德育环境中获得德育教育的渗透。另一方面,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创设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以此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引导。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国际赛事中中国队参与颁奖的视频,使学生在国歌奏起时感受到运动员当时的激动心情,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富强,这样就在浓厚的德育氛围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道德素养水平。

(三)通过教学中德育教育时机的把握,实现德育有效融合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体育教育是一项基础的教育课程,它不仅是传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平台,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渗透教育因素,具有着可遇而不可求的德育教育时机。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就应通过体育教育内容的深入分析和体育教育过程的科学设计,来对其中的德育教育的时机进行有效把握,以此实现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这一运动项目的教学时,教师不仅应对学生进行篮球动作的示范教育,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篮球项目中规则的介绍。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结合教学内容,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德育教育时机进行科学的把握,使学生在对篮球规则的了解中,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并以相应的规则为准绳进行自身动作、行为的约束,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再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的训练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获取胜利小组的获胜原因进行分析,当学生认识到组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是促使他们获得良好训练结果的重要原因时,就使学生感受到了合作精神的具备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学生实施了合作意识、合作品质的渗透教育,实现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更为全面的培养。

(四)通过教学中德育示范榜样的树立,实现德育有效融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任何一项教学活动中,良好行为榜样的树立,都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划定标准,使学生能以其为目标开展积极的学习与成长。由此可见,榜样示范是渗透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实施德育渗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进行榜样示范教育形式的运用,使学生在良好德育榜样的带动下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地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示范作用,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就应积极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进行良好道德意识的传递,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在学生周围进行良好榜样的树立,以此增强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学生的心目中榜样是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教师就应在学生周围选取表现优秀的学生,以其良好的表现作为示范榜样。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染,并在对优秀生的效仿中,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产生争做榜样的进取心理,有助于学生更为积极、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五)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实现德育有效融合

体育作为一项具有开放性的教学课程,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具有实践性的训练进行教学的,这就使小学体育教学具备着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也成了小学体育教育中常见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小学体育与德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教学活动这一教学载体,来进行德育因素的融合,实现学生在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中,实践性地感受到德育的渗透与感染,以此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如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育中常见的教学形式,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开展,不仅能将体育教学与趣味游戏进行结合,同时也可以进行德育因素的有效融合。如在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竞争意识的教育与引导,使学生在对竞争游戏的参与中学会正确看待输赢,使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道德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教育形势提出了新的教学需求,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随着立德树人思想的贯彻,小学体育教育不仅肩负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任务,同时更被赋予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因此,为了进一步地促进体育教育与新教育形势的接轨,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并通过德育氛围的营造、德育时机的把握、德育榜样的树立以及德育内涵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多元化渗透途径的创新性探究,来增强体育教育的德育意义,实现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榜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好奇”的代价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榜样
榜样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