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020-11-24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石岗小学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庙山中心小学
○.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石岗小学;.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庙山中心小学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缺失父母教育。父母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会缺少安全感和自尊心,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2.缺乏理财观念。留守儿童的父母平时不在家,为了弥补对子女的关爱,会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殊不知,由于自己不在身边,缺少监督和管理,致使孩子对金钱支出缺少计划,一年的费用半年花光,甚至一个月就花光了。他们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心态,手里有了钱就乱交朋友、上网吧、抽烟喝酒等,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
3.监管不当,两极分化严重。缺少父母之爱或离开父母监管的孩子,空余时间大多以两种形式打发,一种以电视为伴,整天坐在电视机旁,手握遥控器,这样的孩子远离伙伴,不合群,视力下降,身体虚胖。另一种孩子是脚不落屋,整天在外玩玩打打,不知道回家,深更半夜还要人去找,这种孩子皮肤黝黑,面庞消瘦,作业马虎,学习成绩差,不思进取,玩世不恭。
4.社会教育不良。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留守儿童的不良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可通过讲述自己的打工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另外,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当然,父母还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学校联系,以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2.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幼儿园的教育功能。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作贡献。第一,幼儿园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教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第二,建立家访制度与家长学校。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第三,组建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对辅导小组的关注及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使留守儿童的朋辈辅导小组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3.留守儿童自身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和内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现实的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总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会造成心理伤害,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关心爱护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