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
2020-11-24宋宇
宋 宇
(广西博白县凤山镇中心小学 广西 玉林 537605)
小学语文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离不开学生课前的充分预习,预习是对即将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探索,为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预习效果如何与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及预习方法是否正确具有紧密关系。教学实践中往往发现一些学生预习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未形成预习的意识、二是未掌握预习的正确方法,这就需要乡镇小学语文教师给予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运用有效策略来提高预习的效果,这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课前预习的作用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影响,好的学习习惯可形成良性循环,坏的学习习惯无法达到学习的效果,甚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课前预习是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探究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和了解,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长期坚持始终如一的预习,学生习惯成自然,逐渐形成了预习的习惯,这对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极大帮助。
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倡导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是教育和教学的真正目的。以往的教学是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要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宽和主动自觉的进行学习。课前预习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思维变得活跃,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在脱离教师的情况下展开探究,从而获取一定的知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长此以往其自学能力逐渐提高。自学能力的提高也为学生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可谓受益终身。
1.3 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预习,对于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知道自己已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点存在疑问或困惑,从而在课堂学习的环节中就能把握住重点,针对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着重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一人需要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显然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配性,而学生因为有了课前的预习,就可针对自身欠缺的部分知识请教教师,教师课堂答疑解惑,实现学生学习效果与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步提高。
2.乡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意识。要想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意识,只有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意识,才能转变学习的态度,发自内心的主动去进行预习。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意识呢?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同时可向学生宣传一些名人、伟人等如何取得成功均与事前做足充分准备具有重大关系,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1]。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打仗方面非常讲究军事策略,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即使有准备也不打无胜利把握的仗,出手就必须胜利,因此既能做到知己知彼又能出其不意,每次打仗总是出其制胜、攻敌不备。战役取得胜利与毛泽东战前充分分析和判断敌我双方形势具有很大关系,这样才能掌握敌方不备之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军事策略,打得对方意料之外,取得多次战役的胜利,不愧为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打仗如此,学习更应如此,只有提前进行预习才能明确自身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薄弱点,从而在课堂上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通过这些名人伟人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课前预习的意识。
2.2 明确预习的目标。小学高年级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仅仅依靠学生自行学习和预习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教师应针对预习的内容为他们制定预习的目标,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必须适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学生课前预习。目标过高超出小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预习时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目标过低则失去了预习的意义。例如,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在设计预习目标时,应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白《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谱写成的,理解弹奏第二首乐曲的经过,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3 加强预习方法指导。学生预习效果不佳往往与其学习方法不合理有关,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通过朗读、勾画、摘抄、思考、查阅、质疑等一系列过程来进行课前预习。如课文学习,预习时首先应朗读课文,做到语句通顺流利,无添字或漏字换字,文中不认识的字通过查阅字典来掌握正确的读音,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勾画做好标记以便课堂上询问教师[2]。其次,读完后要进行思考,文中描述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文章内涵是什么,有哪些不懂之处。对重点段落多读多体会,并动笔对文中的佳词妙句、名人名言进行摘抄,既可丰富自己的日常积累又便于以后的查找。再次,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对于文中作者的表述有哪些不理解或质疑的地方做好记录,以便课堂学习时与教师和同学共同进行探讨交流,这对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最后,尝试自己解决疑问,有些知识学生可通过查阅文章背景资料自已解决,提高理解的深度,对于确实不明白无法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标注,课堂学习时集中精力和注意力重点学习。总之,对于预习方法,教师要多讲解、多示范,以使学生在长期预习的过程中牢固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从而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2.4 适时检查预习效果。学生每次预习后,教师应检查其预习的效果,做到了然于胸,并给予肯定和评价,教师的肯定对于学生而言相当于一剂兴奋剂,会进一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如果只是布置预习的任务而不进行检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预习不过是个形式,预不预习都没什么关系,从而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因为教师的检查和监督,学生在预习时也不敢敷衍了事。此外,课堂教学前,教师可将学生预习完成情况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教学,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既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师生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