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材文本,实现立德树人的尝试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2020-11-24柳亚利
柳亚利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蒙古族中心小学 内蒙古 赤峰 024300)
引言
小学教育阶段属于启蒙阶段,此时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具备显著的影响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教材内容,还需要学会融合、贯通,从文本内容角度着手,更好的发挥教材资料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促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更好的满足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对此,探讨拓展教材文本,实现立德树人的尝试显著教育价值。
1.通过素材引导道德情感
语文教材属于许多专家学者在长期采编的基础上出版的,其质量有着较高的保障,并且内容中还带有丰富的人文涵养元素,对于学生的思想深入以及情感体验等存在深厚的影响[1]。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离开语文课堂,因为长期遭受语文学习的思想浸润,此时学生对于教材当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存在一定的感悟能力,这也更有利于教师在道德思想方面的渗透。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与反应,准确掌握思想情感,并结合实际生活实现教材情境的拓展,借助学生的讨论分析更好的渗透并理解道德实现那个,从而理解道德,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搜集关于毛主席带领众人挖井的事件案例,其中涉及到挖井的困难、社会环境、居民的情感等,在学生阅读之后可以开展讨论,让学生先表达自己对于这一事件的情感理解。此时部分学生会说以前生活过于艰苦,并围绕学生的表达进行追问,“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借助学生的思考逐渐衍生出感恩、乐于助人等结果,借助对问题的讨论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搜集课外资料丰富道德感悟
在平常教学中可以明确,所有的真知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知晓[2]。与此同时,也只有借助实践措施才可以更好的形成真实感受。语文本身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生活当中存在大量的语文感受内容,学生想要获得道德体验,只有主动的参与到实践过程中,才可以更好的展现并呈现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教材内容,尤其是课外资料,这样的措施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丰富自身的理解视野,并在实践参与期间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更乐于学习,并在主动搜集资料的同时强化对于教材的理解,更愿意付出行动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3]。
例如,在《丝绸之路》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到家中应用电脑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案例,借助对丝绸之路的途径路、运输货物以及相关故事,可以更好的形成对文章的全面性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加入表演的元素,让学生搜集资料并以表演的方式分享给同学,借助这样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爱国品质以及不爱艰苦的精神意识,从而获得到的体验,强化自身的德育素养。另外,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丰富课外资料的呈现方式,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作为途径丰富教材内容,并渗透相应的价值观。在《七颗钻石》教学中,便可以应用多媒体的方式将课文故事内容以及搜集的外资料呈现出来,借助幻灯片为工具,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吸引学生的关注,并认真观看。借助鲜明的图片、配乐,促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可以更好的引导、教导学生,并学习善良的品质,并从内心上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3.强化素材内化,提高自我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属于理解与应用素材的重要教学途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应用教材并实现教材文本的有效拓展显得非常重要[4]。在将拓展性阅读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积累意识的培养,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才会带来下笔如有神的感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拓展性阅读中,对不熟悉的字词语,优美的语句,文章典故等进行整理和熟读,最后转化为自己脑中的知识,在写作时灵活应用这些语句与典故,从而使得自己的作文在语言文字和内容上都有显著进步。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名言警句进行仿写,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语文风格[5]。例如针对《观潮》一文,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完后对其中优秀的比喻、拟人语句进行摘抄,并试着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描述自己身边的景色。另外,在阅读中应当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情操培养,无论在阅读还是写作中,学生都需要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深厚感情。在进行拓展性阅读中,教师可选用一些饱含情感的文章,对文章进行深刻解读,让学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感情。例如教师可对学生讲解二十四孝的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故事中的主人公对自己亲人的深厚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课后去体会亲情,用心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并为爸爸妈妈做一些事,例如写贺卡,然后将这些思想感悟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中的真情实感。
4.结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属于小学语文教学期间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拓展教材文本内容,更好的适应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规范的思维行为、道德品质,并兼并良好的品德素养,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