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
2020-11-24李腊梅
李腊梅
(新疆阿克苏市第十三中学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阅读教学要以语言的应用为主线,带动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式。为此,单元内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生活尝试、语言表达等方面和所学单元教材内容之间的互补与互约的关系;充分考虑当时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和单元教材内容、要求上的链接;注重学生习作与课文局部内容相近点的对照,激励学生借鉴课文语言表达方式及写作思路,促进学生驾驭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深度。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切忌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形成“两张皮”。小语课本中每个单元里的各篇课文都有相似之处(如同写人或同写事等),与单元末的习作训练联系紧密。各单元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由浅入深,衔接紧凑。这为我们寻求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最佳途径奠定了基础。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就读写结合的课堂实施方法加以探讨。
第一步、提前链接,深入生活。
唐弢说:“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必须重视实际生活。”“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会越充实。”可见丰富多彩的亲身体验是学生习作“言之有物”
的源头活水。怎么让学生在单元教学一开始就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呢?首先,单元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细致的对逐篇课文进行解读、比较;寻找与单元末习作训练的联系点,对习作要求进行一定的细化处理。其次,让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提前预习,看那些课文自己喜欢,把自己喜欢的多品读几遍,以便滋生深入生活的链接点;第三,单元导读中启发学生对后面的习作要求有什么想法,说说自己的见解,教师公布“细化了的习作要求”,让学生去深入生活。第四,鼓励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谈过的、做过的、想过的等模仿课文片段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报送老师。
如:小语人教版十一册第三单元《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四篇课文用不同方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鼓励、帮助的事,学生习作要求是“写人们相互关心的事”。对习作要求可做这样的细化处理:1、从时间(去年、上个月、一天中午、晚饭后、课间、考试后……)、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郊外、上学路上……)、人物(父母、老师、邻居大妈、陌生人、同学……)上去深入实际;2、从材料(谈话鼓励、辅导帮扶、生病救助、送物支助、捐款献爱心……)去深入生活;3、从角度(他人对他人、他人对自己、他人对群体……)去搜索;4、从语言(对话、心理活动、神态动作……)去深入教材等。
第二步、移情入文,读中促写。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富有技巧的引导下掌握表达方法、感悟写作技巧、升华思想内容的过程,但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联系自己习作的平淡叙述从文本中寻找差距向更加生动靠近的过程。阅读教学全过程先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第二阶段是读写结合的主要环节,我们不能仅仅引导学生体悟中心思想是怎样表达的、用了哪些材料、那段是重点段,还应适时结合学生习作与课文精彩片段去对照,寻找怎么能将自己的平淡叙述变得更加细致生动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有物不会写”的问题。如:我在教学《穷人》一文时,联系了有位同学提前写的《谢谢你,爸爸》的习作。其中写到:“……面对考卷我十分沮丧,忐忑不安地想:这次爸爸会说什么呢?这对得住爸爸的养育之恩吗?生活的担子已经够他受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自己这么不细心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另段)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来了。我一惊,从桌边站了起来。(另段)不,没有人!天啦,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另段)门开了,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冲进了屋子。魁梧黧黑的爸爸提着上衣,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了,廖茹!’(另段)……”我把这份习作做了批改后,复印了十多份带到课堂。课堂上我让学生对“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到渔夫回来前”这部分内容重点阅读,再把这份习作分发给各小组,让学生对比阅读、分析讨论,各小组归纳几点体会在全班交流。我适时做了鼓励性点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见文中精彩的写作模式,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开拓其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的深度和表达技巧。
第三步、鉴赏中指导,细化中表达。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一些典范的文章,很适合于“写”的指导。一个单元的课文类型大多与写作训练的类型完全一致,这就更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不仅仅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再次回顾相关课文的写作特点等,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精彩片段,以便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有物不会写”的问题;也可以在指导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把近来实际生活中积累的素材与相关课文连接,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对读写要素作了如下概括:1、解释课题→审拟题目;2、掌握词句→遣词造句;3、课文内容→选择材料;4、分析层次→组织材料;5、概括中心→确定中心思想。在习作指导中,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结合点,以读促写,解决学生“有物不会写”的问题。
第四步、对比中讲评,激励中提高。
作文讲评课上,我们无论选择学生的好习作讲评,还是抓住学生习作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讲评,都应联系单元中的相关课文进行再现性回顾,让学生再次明确习作要求与讲评标准。小组内展示、讨论、评议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从是否借鉴了学过课文的新词佳句、结构形式、表达方法入手,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全班展评中充分鼓励学生说出好的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能表达得这么好,差点的习作,怎么表达才好些。教师的点评要与相关课文联接,对模仿课文较好的习作从对比中寻找闪光点与不足,着重从语言的切入、组织、衔接、利用是否紧贴情节的发展变化而构建句段方面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找到语言组织的暗含规律;鼓励学生从对比中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使之达到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读写结合四步教学法”是笔者对上述步骤的拙见,它随着上单元学习内容的结束而开始,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切入而循序渐进,打破了单元末进行习作的传统,学生的生活、习作实际,同教学内容水乳交融,形成“互文”。整个系统学生从对比中探索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规范语言,进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