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回溯教育本位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2020-11-24朱宏锐王世伟
杨 懿,朱宏锐,王世伟
(成都体育学院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的要求,在于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建机制。”同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工作作出明确要求:“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在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水平进程中,青少年学生主体作为历史见证者与推动者,势必成为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的强有力参与者。学校体育的教育属性退化成为青少年学生人格培养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基于政府、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就该议题进行路径选择研究,旨在重塑学校体育的教育属性色彩。
1 研究回顾与简评
以“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课”等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双核心期刊高级检索,检索到9541篇文章。再经过领域权威、高产作者、被引频次和发表时间等方面综合考量,最终遴选出13篇文章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
1.1 学校体育的演变沿革
通过研读并梳理不同时间段的文献资料,可以厘清不同时间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所在,并准确把握不同时间的学校体育发展演变历程。季浏等(2018)从时间维度回顾改革开放40年学校体育的发展,这种划分方法引发了学界的普遍共识。其共划分4个阶段:(1)1978—1991年的调整恢复阶段。该阶段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性向教育性价值定位的嬗变,同时也加强了对教育不公平、监督机制欠缺现实问题的拨乱反正。(2)1992—1999年的巩固提高阶段。学校体育教育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大潮进程中的一支队伍,思想呈现出众多理论并存的繁荣局面,同时也是实践派与学界研究创新的主要出发点,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育教育管理重心过高的尴尬局面。(3)2000—2010年的改革探索阶段。这段时期内开始出现以顶层设计、制度安排的形式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部署具体的落实意见,其中以2008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出台作为核心地位。另一标志是国家体育总局成立青少年体育司的举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并且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出具体的要求。(4)2011—2018年的深化完善阶段,正是“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战略在中华大地上迸发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的工作部署也形成了从上至下一体化的链式格局。此外,庄艳华等(2018)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学校体育政策演进,作为分析工具对学校体育政策底层回应梗阻现象进行研究,以及曲宗湖等(2009)对我国“学校体育学”在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长足发展展开阐释:1978—1985年的初创阶段、1985—1992年的探索阶段、1992—2000年的创立阶段、2001至今的发展阶段。
1.2 学校体育的价值嬗变
学校体育在发展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相关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提出新的发展路径,从而使学校体育在新时代发展趋势下被赋予丰富的价值内涵。高鹏等(2018)认为,学校体育应以“社会身体”的养成为目的、以身体哲学“身心不二”的身体观为基本遵循,重塑身体形象、重振精神教育、重回教育价值过程中规避“身心二元论”的消极影响。张鑫华(2018)指出,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应从4个层面考虑:国家发展层面、社会发展层面、学校发展层面和学生发展层面。熊文(2019)指出,我国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或核心理念是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呼应,其具备衍生性、同质化、自上而下导出和放大化的导向,学校推行“健康第一”应与学校教育及体育多维育人价值同构。
1.3 简 评
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使命与价值也经过历史不断更迭前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工作,包括人格素养与道德修养等。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受教育的主阵地,理应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栋梁,而体育作为锻造健康体魄和塑造优良品质的重要手段,当前面临着教育属性退化的境遇,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基于此,从多方主体视角审视学校体育回溯教育本位的现实困境并提出解决路径,于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学校体育回溯教育本位的现实困境
2.1 政府:政策上传下达的效率失真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改革领域的政策实践,不难看到,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基本上因循的是自上而下的“外推型”政策推进模式。多年来,不同类型和层级的改革纲要、规划和意见频频出台,每一时期的学校体育改革,改革主体都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根据这一时期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改革目标,确定改革方案,设计改革进程;每一时期的学校体育改革,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都是自上而下地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从学校到体育教师,逐级传递,分级执行。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模式优点在于政策运行秩序井然,但是一些实践也说明这种单向的政策推进路径也存在难以规避的问题,最为显著的问题是教育行政部门居于主导地位,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处于被动或是边缘地位。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尤其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似乎已成普遍的现象。这说明我们在充分享用现有体制、机制优越性的同时,不免需要面对来自参与主体的主观意识“扰动”,即在漫长的政策传达过程中,会掺入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同时这些声音会对政策的精准落实产生影响。尽管在一定程度内,最终效果的呈现途中是有允许造成政策适度偏离的幅度,但是怎样去控制幅度、把偏离程度约束到合理预期阈值内,是我们亟待正视的困境之一。
2.2 家庭:智育独占鳌头的观念深入
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三者协同所催生出的合力。相关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之间的关联度为0.75,这说明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也说明家庭助推学校体育发展确有可行之实。但现存的障碍致使相关主体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体现在家庭对智力教育程度关怀至深,而且这种观念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程度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强。产生这种障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教育选拔人才的模式忽略了体育教育教学的客观重要性。当前阶段,正是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同时从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暴露出身体素质下降的难题日益突出。在“身体就是革命本钱”的时代里,对身体素质的严格要求似乎要远比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群体好得多,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生产能力的要求从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知识密集型,这就要求培养年轻一代的家庭核心使命就是培养出一位出色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只长个头的人。但是,笔者认为这二者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是有迹可循的:古代对青少年学生要求掌握6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和“御”分别指代射箭和驾驶马车,这应该是古时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一大历史佐证。而如今的家庭对学生的体育教育职能丧失,一心渴求学生在取得优秀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体育教育的价值作用早已熟视无睹。
2.3 学校:专业知识技能的师资短缺
学校体育营造教育的文化场域在于学校,但目前学校体育改革面临诸多困境,其改革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取得明显成效的。首先,教育人才选拔模式给“体育”留存空间有限。以一些三四线城市为例,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拥有地方体育局和学校专职教师双重身份的,但通常他们的课时都比较少,而且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带着学生进行简单、基础的运动拉伸而已。其次,青少年学生运动安全保护机制不健全。学校已全面取消高危险项目的运动,但是如何定义高危险?普通的体育运动锻炼是否能在帮助青少年学生促进身形塑造的同时发挥出精神文化迹象,至今尚无可知。由于学校缺乏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运动安全的保护机制,因此采取“一刀切”的方法直接对除基础项目外的所有运动束之高阁。最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除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有设置专门的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专业外,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体育部(体育学院)的毕业生也要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困境,但不同层级所培养出的体育教师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师资短缺,造成学校体育参与主体并未汲取到“育德”在健全人格过程中的塑造功能。不同受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符合当前阶段的教学知识技能,在充分了解青少年学生诉求的基础上制定课程任务。
3 学校体育回溯教育本位的路径选择
3.1 政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责任到人
历次颁布的学校体育文件都是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准则,而文件要求的达成必须依赖于基层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的有效执行。我国近30年的实践之路证明行动准则提出的诸多任务、要求远远未能达成。究其原因,“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效应充分显现其强大的力量,我们在剖析“智育”与“体育”的辩证关系时,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已成为评价这一对关系的知识共识,选择性的忽视二者间的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因此,需要催生一股强大的外部监督力量助推“体育”回溯学校教育——政府。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的监督机制:第一,学校与政府教育部门实行长期、定点“监督与被监督”的“上下级”监督关系;第二,地方区域学校间组成“联盟力量”,形成双向监督的互动关系,但同时政府教育部门依旧实行有效监督;第三,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现政策执行主体不作为、政策执行过程受阻、政策执行效果不力等有违政策精准落实的情况发生,应立即对政策“失灵”环节的责任人、监督管理者实行失责的处罚,并向政策执行中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监督管理者公示处罚结果。
3.2 家庭:打破代际积累传递,全面发展
观念贫困的代际传递是一种劣势积累,是观念贫困因素随着人的社会化而内化的表现方式,形成一种动态而稳定的延续模式。家庭对体育的教学观念和素质培养的关注度不高,并未形成良好的关系互动机制,这是与家庭经济过程的积累密切相关的。现实经验说明,家庭富有的子女比家庭贫困的子女在资源占有与机会上有着更大的优势,家庭背景影响教育能够进阶上一层次的阶段。家庭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一课堂,这剑指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天赋教养的直接作用,同时也说明家庭教育在塑造青少年学生人格品质和行为偏好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家庭教育在面对青少年学生吸纳学校教育知识的同时,不应过多充斥浓厚劣势代际积累的观点意识,以此为培养青少年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3 学校:提高师资队伍门槛,宁缺毋滥
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国家对专职教师的聘用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尚不能突破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不可随意降低体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理论门槛,更不能提前聘用未通过教师资格考核的退役运动员成为专职教师。学校遴选专职教师必然要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细则,并严格遵照标准行事,这也是我国体制机制管理改革从“人治”走向“法治”的一项重要实践。学校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应该提升师资队伍的门槛,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而落在体育教师肩上的任务不单单是锻炼其体魄,更应该是符合“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时代要义。
4 结 语
学校体育作为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学校体育的功能回溯教育本质,更是学校体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我们在反思政策推进与落实成效不显著的特征时,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学校体育发展新的推动力。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同时为未来的发展路径寻找新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