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11-24颜乾勇贾炳涛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3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课程内容身体素质

颜乾勇,贾炳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体育部,江苏 泰州 225300)

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刚要》),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纲要》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健康中国”的发展要求。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 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 小时。到2030 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 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在25%以上 。这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现状

1.1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现状

《纲要》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不尽人意,在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唐蜜指出,黑龙江省3 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为 98.58%,其中优秀率占0.44% 、良好率占23.32% 、不及格率占1.42% 。结合数据可以看出,刚过及格线的学生占大多数,能达到优秀的学生是极少数。陈卫华在对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统计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 。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及格水平。男生引体向上是影响因子中的主要矛盾;女生50 m 跑、立定跳远成绩相对较低,力量性差是主要矛盾 。通过中国知网查索发现,有70 篇以上的文章反映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文章,综合得出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下降,身体素质一年比一年差,离《纲要》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1.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设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相关高职院校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都处于扩招阶段,师资力量跟不上,很多学校的体育师生比达到1:1000,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有学生近15 000 名学生,学校体育教师仅有15 名,其中还有2 名双肩挑教师,这种情况学校又不愿引进体育教师,只能从其他学校、社会上外请兼课教师。按照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时数不少于108 学时,每个班级的学生不超过40 人,事实上,几乎没有高职院校能够做到。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高职院校现在还只上一年的体育课,有的选项课班级人数达到百人以上,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李鹏伟指出,安徽省卫生类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开设最多的是基础类体育课,内容老一套,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王晨以内蒙古自治区16 所高职院校进行研究发现,公共体育课开设的内容也有多有少,一些学校开设了10 余项,但有些学校只开设传统几项 。周立新对14 所河北省高职院校调查研究发现,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模式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偏少,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 。薛莲对苏州市8 所高职院校调查发现,不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学分有差异,体现不同院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的差异性;普遍存在体育课程开设学期数和学时数不足的现象 。

1.3 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钟伟成指出,高职院校主要依靠自身筹集的资金运转,国家的支持力量相对有限,这就造成其在体育教学场地、师资、设备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很多拓展性体育内容无法开展,教学受到严重束缚。笔者对江苏省高职院校走访调查发现,在执行体育课程标准、体育课程人数、分层次教学、授课计划方面做得不到位,主要是因天气、场馆、师资因素,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师资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师生比达到了1:1000,体育教师的严重缺乏导致了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得不到满足。体育选项课班级人数多,学生活动、参与锻炼的机会就少,课堂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缺乏,满足不了学生上课。多数高职院校都有风雨操场,但有的学校没有或者只有一座室内体育馆,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特别是在雨天,很多学校没有场地,体育课就没有办法进行,即使有室内馆,上课的学生也很多,活动的机会少,锻炼的时间达不到上课的要求,导致实际授课进度、授课内容无法完成。现在高职院校领导都十分重视学生教育安全问题,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害怕出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敢加大运动强度,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体质差,教师师害怕学生受伤,担心受到学校方面的处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

3 《纲要》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计的要求

《纲要》对青少年体育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青少年要熟练掌握1 项以上体育技能,确保每天活动不少于1 小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在25%以上,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提出了要求,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设计、课堂内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每天活动不少于1 小时,那么就要求在除体育课外提供学生活动的场所、时间内容、指导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在25%以上,对体育课程教学在运动量、运动强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大的提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运动量与强度。

4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4.1 体育课程内容增加身体素质内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包含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男生1 000 m 跑、女生800 m 跑、50 m 跑。测试的结果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建议课堂体育课内容安排身体素质练习20 min,制订授课计划时要考虑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男女生的弱势项目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例如,男生的引体向上,现在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是达不到及格要求的,女生的肺活量项目相对较差,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安排、有目的地锻炼。

4.2 开设体育选项课

兴趣是学生参与运动的动力,体育课中的基础项目学生多数不喜爱,所以学生对基础体育课不感兴趣,特别是身体素质部分,加上有些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过于单调,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学校有足够条件开设体育选项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自己喜爱的教师、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去上课,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同时,选项课的开设规定学生人数不能太多,开设的时间要尽可能在大多数学生空闲。开设众多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大球类方面的篮球、足球、排球,小球类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瘦身类方面的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民族传统类方面的武术、跆拳道、龙舟、时尚类轮滑、花样跳绳等项目。这样学生在自己所选择的项目中有针对性地学习、锻炼,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终身锻炼意识,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

4.3 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纲要》要求青少年每天锻炼不少于1 小时,那么在高职院校每周开设1 节体育课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高职院校必须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以保证学生每天达到锻炼1 小时的要求。建议构建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如下:坚持“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以体育基础课为根基,以体育选项课为提升,以体育选修课为延伸,以课外体育锻炼为补充”的课程内容体系。

4.3.1 开设好体育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 建议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开设基础体育课,重点抓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二年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体育选项课,向学生说明基础体育课、体育选项课是必修课,同时开设体育选修课,如体育与健康、裁判知识等。

4.3.2 开展早锻炼活动 对全校开展早锻炼活动,对学生以班级、个人进行校园跑步、做早操的形式进行早锻炼,限定早锻炼运动的时间、强度、量,学校学生处、体育部、各二级学院通过App定位、打卡签到对学生早锻炼进行考核。将早锻炼与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评奖评优挂钩,引起学生重视。另外,加强宣传,讲解锻炼对增强体质的重要性。

4.3.3 开设体育社团 通过开设多个项目的体育社团,让每位学生选择参加1~2 个的体育社团。每个社团要配备指导教师,定期对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进行科学指导。规定学生每周到社团活动的次数每周不少于3 次,每次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h,以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

4.3.4 多组织体育竞赛 从学校、二级学院、体育部、班级层面多举行体育比赛。体育比赛的项目要多,要提前通知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提前准备、提前锻炼。通过比赛带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对参与锻炼积极性高的同学要适当地给予精神、物质奖励。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课程内容身体素质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发现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体育锻炼也重要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