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和组织学生课堂评价的“五要”

2020-11-24吴继林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3期
关键词:五要学练时机

吴继林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江苏 南通 226014)

1 评价时机(环节)要准确

课堂上评价时机(环节)的确立不是随机的,而是在教案中提前设计的。教案设计时,学生课堂评价时机(环节)可以分为教师布置评价的时机(环节)和学生进行评价的时机(环节)。学生课堂评价时机(环节)存在2 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刚布置就立刻组织学生评价。这种环节的布置,建立在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关评价能力基础上的,如复习课,单元练习的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等。另外一种是课前或者练习前教师布置评价,等练习或者游戏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练习技能结束后,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某一项技能或者某一段动作,这时学生就能针对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在一个游戏后,学生懂得游戏规则,这时学生就可以针对游戏中的表现对刚刚游戏的游戏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当然教师也会在实际课堂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或者取消学生评价。但课上安排学生评价的时机(环节)不宜次数太多。次数太多会影响学生对课堂运动技能学练,而一味地关注评价,失去了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学练的作用。例如,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中,本课共设计了4 个部分,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由于活动内容简单,时间安排只有7min,不适宜设计学生进行评价。在基本部分中,设计了8 个小的教学部分。在第一小部分“讲解、示范、领做”结束后,教师布置学生评价。在第五小部分“学生2人1 组自主练习”和第七小部分“学生3 人1 组练习”开始前,教师布置了学生评价。在第五小部分、第七小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评价。在结束部分,安排学生进行评价。总共设计了3 个完整的学生评价。

当然课堂上评价时机(环节),也不是原封不动地按照设计来实施的,有时因为学生还不能评价而暂缓或取消学生评价活动。例如,教师已经组织了学生学习了某一项技术,但是学完以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好。那么这时就不能按照计划进行学生评价,可以等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技术的时候再开展。如果直到课结束还没有掌握,那么可以取消这个评价环节。这样避免了课堂评价走形式。有时因为学生需要立即评价而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练习足球绕杆运球时,一个学生每次过杆球都会碰到杆。自己检查运球技术没有什么错,用的是脚背内侧运球,过杆时也及时变换位置。但同伴觉得他存在2个问题:第一,身体重心偏高;第二,人和球的速度不一致。同伴急着要告诉他存在的问题。这个阶段教师没有安排评价。这时教师鼓励该组自发进行互评。所以,在把握评价时机(环节)时,不仅要提前设计到位,还要注意课上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机应变。

如果评价过程的时间长,进行评价的时间就要短。学生在学练的同时,对同学、对自己的学练情况进行观察、对比、思考、结论,这个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受课堂时间的制约,单独进行学生评价的时间不会很长。小学体育课时长为40min,中学体育课时长为45min,除了保证体育课运动技能学练、身体素质练习、体育知识学习等课堂教学内容的开展外,留给学生评价的时间较少。另外,更不能因为要进行学生评价,在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这样会干扰主教材教学的正常开展外。课堂上除了要组织学生评价,还要进行其他评价活动。所以,在教师组织学生课堂上进行自评、互评时,时间要短。正因为时间短的因素,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体会的能力。只有在课堂上善于观察、体会,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课堂评价。

2 评价标准要明确

评价前,学生要明确评价的标准,让学生明白什么样是好、什么样是一般、什么样是差。学生只有明确了评价标准,才能正常地开展评价活动。

要制定切合实际且通俗易懂、好区别的评价标准。学生课堂评价不同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他们的评价标准也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可以采用“统一标准”,也可以为了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标准”。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限制,他们无法判断和制定“差异化标准”。所以,学生评价一般采用教师提供的“统一化标准”。一个切合实际且容易让学生把握的评价标准,是学生进行有效评价的前提。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才切合实际?例如,在设计动作技术的评价标准时,要抓住每课动作技术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在初学时,设计评价标准要求低,标准的内容也较为简单。到动作技术达到自动化阶段时,设计评价标准要高,标准的内容也较为细致。另外,标准项目不要过多、过细,过多、过细后学生判断不清。

教师讲解评价标准要到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课开始时,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和讲解课程目标时,讲解课上所要评价的标准。这一时间段讲解要详细具体。组织学生评价开始前,教师再次讲解评价标准的重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讲解示范某一技术动作时,讲解这一技术动作的评价标准。当然讲解评价标准时机,不是恒定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情况、学情的需要来讲解评价标准。

学生自身在掌握了技术的情况下,对评价标准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即掌握这项技术需要什么样练习方法、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需要练习几次才能够掌握、练习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等等。在评价观察时,就能知道评价技术要观察哪些方面、评价运动负荷需要观察哪些方面。所以,学生要明确评价标准,学生自身要掌握这项技术。

3 评价内容要简洁

体育课堂上学生应该评价什么?需要和教师一样把所有评价的项目都评价一遍吗?这显然不现实。第一,课堂上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第二,课堂的主线是学技术、练体能。不能因为要评价而去评价,不能因为评价而干扰主教材的教学。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内容要简洁。什么样的评价内容简洁呢?首先,要搞清楚哪个评价阶段(时机),设计什么样的评价内容?这个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评价阶段(时机)的需要来确定。在课上,每个评价阶段(时机)评价的内容有1 项或者2 项即可,不宜多。例如,一项技能练习后,组织学生只要对练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当学生不认真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如果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可以对自己和同伴的技术完成情况、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在课结束时,组织学生评价,评价的内容就要全面,如评价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学习热情、拼搏精神、体能等方面。

4 评价方法要简便

体育课堂学生评价有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要用哪些评价方法、相互评价要用哪些评价方法、什么样的学生课堂评价方法简便?就是适合相应评价阶段,简单、容易,便于学生操控的评价方法。学生课堂评价受课堂时间、空间的制约,学生评价应采用及时性评价。自我评价可采用自我暗示、自我反馈、标准对比等方法。例如,五步拳练习中,学生可以对比评价标准,查看自己完成的情况,并做出调整,积极练习。自我评价中,应多关注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相互评价可采用语言、手势、掌声、身体接触等评价方法。在采用语言互评时,要根据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和身心承受能力,一般低年级建议多采用手势、掌声等这些非语言互评方法。课堂上还有些教师采用图板记录、数据调查等方法,这些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差,不适合学生使用。

5 评价感受要深

评价感受深,学生的调整才能准确到位,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运动技术的学练。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评价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间的评价才能相互坦诚、相互信任。有这样的氛围,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才敢于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

评价反馈要及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评价,要做到有始有终。学生评价后,无论学生评价准确与否,教师都要及时给予点评,点评学生评价是否到位,点评学生评价方法是否正确。教师的点评要做到有效。什么样的教师点评才有效?就是学生受到肯定后感到鼓励和鼓舞,并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学生受到否定后能发现自己不足,并根据老师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

调整要及时。无论是同伴还是教师点评后,或是自己发现问题后,学生都要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调整自己练习方法,调整自己练习态度。在学生没有调整意识时,教师要督促提醒,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的习惯。只有做到及时调整,学生的课堂评价才有意义。

猜你喜欢

五要学练时机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五要”
“五要”家长才有好的家庭教育
高中物理“主问题”设计研究
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水平的“五要”
时机与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