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素养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0-11-24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院校高职

陈 锡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度不断提升。随着社会大众对学生健康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还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和实践,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养和精神素养,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1 健康素养的内涵分析

疫情危机唤醒了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认知,开始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对提高身体免疫能力的重要促进作用,出于本能意识,大家开始自我反思和理性思考,不断加强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浪潮。健康素养的培育也被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所认同,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教育势在必行。健康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通过理解、获取、处理相关健康信息、健康服务来作出正确决策、判断,并维持自身身体、心理、精神等健康的能力,其主要包含基本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素养基本技能等方面。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重视度不足,忽视健康素养培育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教师、学生都将教育学习的重点放在专业课程方面,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健康关注度不够,学生也缺乏对自身健康素养的提升和锻炼意识。这种情况下,体育课程一直被忽视,即使高职院校设置了相关的体育教学课程,但在体育课程实践中,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都比较随意,没有规范化健康意识,整体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规定动作技能学习,对更深层次内涵、知识结构,体育健康行为的教育有所欠缺。

2.2 缺乏良好的习惯养成,体育锻炼持久性不足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部分学生初期体育锻炼热情比较高涨,在体育课程教学以及课后参与中也比较积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将体育锻炼作为习惯坚持下来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而且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他们体育锻炼的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阶段性地减肥。在锻炼习惯养成中,受各方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很难长期坚持。由于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很难取得理想成效。

2.3 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锻炼需求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目前为学生提供的体育基础设施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老旧的设施已经无法保障学生的基本体育锻炼需要,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关体育基础设施在种类和数量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保证学生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锻炼需要。在缺乏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极易打击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4 教师体育课程教学能力有限,信息化教学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日益加深,这一背景下,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也应注重把握信息化带来的资源和优势。而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整体信息化教学意识和素养不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既不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优势并引入创新的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亦不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

3 以健康素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 提升课程重视度,促进体育健康共同关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实现对学生的健康素养培养,必须提升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度,通过提升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度,深入推进“五育并举”,促进院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行动计划。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终身受益的健身方式;教师应进一步强化体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除了要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度,还要提升广大师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度,认识到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基础。

3.2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要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健康素养目标的实现,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要培养其健身意识。青年强则国家强,应让每位高职院校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体育活动,培养自身的健康意识。另外,高职院校还应有系统的体育育人培养方案,从大一到大三学校要制订完整的体育活动规划,帮助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养成身体育锻炼习惯。体育运动能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坚强品格,参加体育比赛能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平意识,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完善人格。

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良好体育运动习惯,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竞赛,营造体育运动氛围。例如,组织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不同季节的校内外运动会,运动会设置100 m跑、200 m跑、400 m跑、800 m跑、1 500 m 跑、4×100 m 跑、跳绳、乒乓球、铅球、跳高、跳远等比赛项目;结合学校运动项目特色,设置毽球比赛,让高职院校学生有机会在体育赛场上拼尽全力,展开速度与能力的较量,彰显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风采。在特殊的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可以积极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组织高职院校学生线下开展抗“疫”短视频竞赛、“宅家爱运动,生活不打烊”——抗“疫”运动打卡、“宅家战疫情,健康不打烊”——抗“疫”线上跑、“宅家不添乱,团结不打烊”——抗“疫”线上大比拼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线上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缓解高职院校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遇到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压力,传递学校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关心与厚爱,进而凝聚思想,服务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提高学习效率。

3.3 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体育课程教学基础完善

除了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将“体育育体,体育育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体育课程教学中外,高职院校还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体育场馆的设施设备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为师生锻炼身体、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有力保障。高职院校还可以适当研发一些冰雪项目,特别是在招生和训练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如冰壶、轮滑等冰雪项目。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技术层面如健身项目教材、训练视频等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体育锻炼基础和条件的改善,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要,促进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实现健康素养目标做好准备工作。

3.4 开展体育教师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关键部分,教师的体育课程教学能力和素养决定了他们在课程改革和创新中的实践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大力创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在保障全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同时,学校要积极开展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阳光体育活动并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还可以基于健康素养的实现目标和要求,做好高职院校体育教研准备,学习信息化教学技能,广泛收集各位教师关于高职院校体育线上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就高职体育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通过信息化教学培训,让体育教师提前学习、提前谋划、认真钻研,争做一名知识领先、技能领先、创新领先、教学领先的教师,为高职院校健康素养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4 结 语

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渠道。就目前健康素养的要求和目标实现需要来看,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针对目前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思路,把握教学改革和创新要点,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取得效益,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