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
2020-11-24赵敬宇
赵敬宇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田径是运动之母,是广大高校学生接触最多的运动项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田径运动包括竞走、跑步、跳高、跳远、投掷等多种基础运动,要求田径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耐力、爆发力、意志力等素质。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有效锻炼大学生的肌肉力量、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大学生的体魄,还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和抗挫折、抗击打能力等。
1 体能训练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不仅是田径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田径运动员的核心肌肉组群进行锻炼,能够改造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完善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大学生具备更好的田径专项技术。
1.1 增强大学生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表现
田径运动训练的运动量较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需要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积极锻炼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素质。体能训练相较于传统的田径运动训练方式更加精细,是对田径运动所需的各项身体素质的相关指标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高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的训练效果。长时间的体能训练能锻炼大学生的核心肌群,改善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适应能力,使大学生适应不同的比赛,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比赛成绩。此外,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不仅不会对大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还能有效减少或避免田径运动运动造成的损伤。
1.2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田径运动训练是一项时间长且枯燥、无趣的训练,再加上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较为脆弱,很容易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出现情绪激动、萎靡不振、消极训练等不良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田径运动训练的实际训练效果。研究表明,运动排汗是改善一个人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的重要途径和合理发泄方式,能够缓解内心的压抑情绪,提高大学生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
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指导能有效考验和锻炼大学生的承受能力,包括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逐渐形成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和坚强勇敢的性格特点。
长时间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并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排解,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新课改推行多时,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新课改的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田径运动训练,降低了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效率和效果。目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高校只注重开展田径运动比赛和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却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能训练,很多高校仍采用传统的单一体能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教师的体能训练理念不科学,不仅达不到田径运动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影响大学生的田径比赛成绩,且不科学的体能训练容易使大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伤,阻碍大学生在田径比赛中的临场发挥,缩短大学生的田径职业生涯。
部分高校只注重大学生田径运动成绩的提升,不关注导致大学生田径运动成绩提升或降低的深层次的原因。并且盲目关注大学生的田径运动运动成绩,没有关注、分析和整理大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平衡、灵敏、爆发力、耐力等各方面体能指标。因此,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单一性,不能因材施教,即不能根据大学生的具体体能情况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领悟体能训练对田径运动训练的影响,部分教师即使认识到在田径运动体能中进行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在实际的田径运动训练中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导致田径运动中体能训练的实际训练效果较差。
高校大学生对体能训练同样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自己的骨骼已经成型,任何形式的体能训练都无法再促进其身体的生长,潜移默化中便会消极对待体能训练,甚至不再进行体能训练,这种观念有失偏颇。虽然大学生的骨骼已经成形,但他们的肌肉系统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只有定期进行规律的、科学的、合理的体能训练,才能使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实现统一协调发展。
2.2 体能训练方法单一
一些西方国家在进行高校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时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训练方式,如山地运动,让大学生到地形条件多变的丘陵、森林等地方进行体能训练,反复变换体能训练场地,来提升大学生对恶劣环境和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使他们熟悉多种不同类型的地形,增强大学生的耐力和对不同环境及不同地形的应对能力。相较于西方国家的高校田径训练体能训练模式,我国大部分高校田径训练体能训练缺乏新意,大多在校内的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很少甚至没有高校到户外对大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模式单一,训练场地有限,且多为器械训练,忽略了身体的灵敏和协调等辅助性练习,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和田径运动能力的提高。
2.3 缺乏专业的专项体能训练
现阶段我国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较为注重一般体能训练,很少或完全不进行专项体能训练,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因此很少训练大学生的爆发力、耐力等某一方面体能和具体针对某一身体部位进行训练。这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无法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田径运动潜能,还会使大学生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极易受到运动训练损伤,使大学生被迫中断职业生涯,从而影响我国高校培养田径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3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创新发展路径
3.1 充分认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教师要充分认识田径运动训练中进行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只有教师认识到体能训练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程度,才能从行动上真正贯彻落实体能训练。体能训练要讲究方式方法,虽然体能训练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至关重要,但进行体能训练时也要讲究科学的组训方式和管理方法,不可犯冒进的错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专项的体能训练,充分将体能训练项目与传统的田径运动项目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灵活性,提高大学生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
3.2 建立多元化的体能训练模式
田径运动是高校体育运动中最基本的一项运动,因此田径运动中进行体能训练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认识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体能训练实际效果和效率不佳等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高校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逐渐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高校田径运动中体能训练体系,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要创新体能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情况不断积极探索和应用多种体能训练方法,还可将一些趣味性十足的体育游戏引入田径运动训练体能训练实践中,如蛙跳、跨栏跑、接力跑、“两人三足”等形式;还可以创设一定的训练情境,如寻宝、挖宝等体能训练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避免他们对田径训练中体能训练产生厌烦情绪,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4 结 语
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中最基础的运动项目,要想在田径运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最关键的因素,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广大田径运动训练教师要思考的关键问题。现阶段我国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还处于摸索阶段,发展进程缓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真正认识到体能训练在田径运动的重要性,重视体能体能训练,不断实践,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创新体能训练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系统规范的体能训练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养和整体素养,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和进步储备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