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 应用研究①

2020-11-24刘翔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羽毛球动态分层

刘翔宇

(南开大学体育部 天津 300071)

羽毛球是我国一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的传统体育优势项目,因具有健身性、娱乐性、难度小,且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等特点,而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在我国各大高校中有着较好的学生基础。羽毛球运动看似简单,实际上技术内容比较丰富,要想能够充分掌握羽毛球运动技能,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与训练,然而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大学生充分掌握羽毛球运动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相关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仍然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难以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而动态分层教学模式是新时期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该教学模式运用于羽毛球教学中,有利于实现不同层次与水平学生羽毛球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充分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潜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1 将动态分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价值

1.1 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将动态分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就是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体育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着手,将学生进行分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平台与发展空间。在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设计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深度与教学广度,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激发低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潜力,能够更好地照顾到个体,从而有利于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

1.2 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将动态分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体育基础,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保证体育基础、发展需求等情况相同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然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加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在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更加容易地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从而有利于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解决,大大提升教学问题的解决效率,有利于保证羽毛球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进而有利于高校羽毛球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1.3 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将动态分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该模式中,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由于该模式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因此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递进性特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提升学生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快感,因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进而为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 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2.1 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在高校羽毛球的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中,第一步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充分、全面的调查与了解,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体育基础等,然后再根据这些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进行因材施教。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A、B、C3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具备一定的羽毛球运动基础,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且在该项目的学习中,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明显的个性与特长,能够熟练掌握羽毛球运动技能;B层次的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有一定的兴趣,并且具备一定的羽毛球运动基础,但是身体素质一般,个性与特长表现一般,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与解决能力;C层次的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缺乏足够的兴趣,且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都比较弱,缺乏羽毛球运动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中,难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2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羽毛球运动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动态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对于A层次的学生而言,由于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且已基本掌握羽毛球运动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引导这一层次的学生制定更高的运动发展目标,在熟练掌握羽毛球基础动作技术的基础上,对各基础动作技术进行组合学习与运用,以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继续加强其羽毛球基础动作技术的训练,以进一步强化其运动能力。对于C层次的学生而言,由于在羽毛球运动方面是零基础,且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心理引导,激发其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以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动作。总之,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从而做到针对性教学。

2.3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并制定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合理制订教学计划,以逐步提升学生羽毛球运动技能。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站在整体的角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比如可以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理论知识融入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羽毛球比赛等。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其羽毛球基础动作技巧的强化学习,注重其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对其不正确的动作姿势与运动方式进行规范,以实现其运动能力的稳步提升。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羽毛球运动小组对抗赛,鼓励这类学生在比赛中将多种技术动作进行组合与运用,并不断积累实战经验,最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4 动态调整学生层次

在羽毛球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步情况等进行实时观察与定期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学生的层次划分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能够得到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有利于其运动能力的迅速提升。具体而言,在对学生的层次划分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学生的垂直流动这一形式进行,也就是说,在一学期的中间阶段,教师应该根据该学期之前的教学内容,对全班学生进行技术测试,然后以此为依据来对教学分层进行调整。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学习能力提出分层调整的申请。在对学生进行技术测试之后,对于A层次中测试成绩排在最后的学生,可以调到B层次中,也可以将B层次中测试成绩排在前面的学生调到A层次中。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分层进行动态调整,最终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位于适合自己的层次中,从而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2.5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在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由于自尊心的原因,而不愿意被划分层次,此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学生这一心理状态,使学生明白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是为了帮助其提升羽毛球运动技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照分层教学计划表,以使其明白在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学层次中进行学习与训练,才能实现自己综合技能的全面提升。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关注、表扬学习能力与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而忽略了低层次的学生,否则很容易造成低层次学生产生自卑、不满等消极心理,从而影响了这类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对于学习基础较弱、进步较慢的学生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与鼓励,积极、主动地与低层次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并解决其学习中的困难,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羽毛球运动的学习中。

2.6 制订分层考核计划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是羽毛球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合理制订考核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详细的考核标准。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及教学目标等,详细准确地划分考核标准。另外,考核时间的划分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核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制订考核计划时,应该注重考核时间跨度的合理性,考核时间跨度不能太长,否则很容易导致考核缺乏全面性与有效性,而是应该以1个月左右的时间作为考核的时间跨度。除此之外,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之后,教师应该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学习层次及之后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羽毛球动态分层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羽毛球
国内动态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打羽毛球
动态
飞行的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