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0-11-24刘夏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锻炼体质

刘夏冰

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1]。体质健康反映的是个体能够满意地完成身体活动的能力,是健康的一个基础维度,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影响[2]。 因此,加强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不仅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基于当前小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现象,对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相关研究,以期寻找出促进去体质的的相关对策。

1 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外界因素

1.1 家庭因素

自从1980年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仅仅生育一个孩子,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他们受到了家庭过度的溺爱和充分的关怀,享受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前所未有的家庭地位;因此,他们在饮食上得到了充分的营养补充,在体育锻炼上却产生抵制厌恶的心理情绪,造成了营养物质的过度摄入和消化吸收、运动锻炼不成比例的影响,对小学生体质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2016年,独生子女的取消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可能会对小学生独生子女的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应试教育造成了我们国家大部分家庭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他们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以及在校表现,给予孩子过重的学习压力及学习负担,他们以学业成绩决定未来的思想,出现了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身心压力较大的现象,造成了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下降。

1.2 学校因素

过去,学校将素质教育没有较好的落实,他们过重的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他们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全面发展,较少的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大量的学业及作业负担,给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的下降带来了不利因素。

同时,以往的学校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被大部分学校忽视,体育课被持续的语数外学科所占,课间操没有作用效果、学校场地器材不足、课余体育指导较为欠缺等原因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从而造成了小学生对体育课和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和理解不到位。

1.3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出现了小学生较为沉迷电子产品、上学放学以车代步、上楼下楼电梯直达等现象,他们过多的依赖外界环境、依靠家庭,静态化时间大幅增加,体力支出达到最低限度,造成了学生营养摄入、静态化时间与体力支出不符,出现了小学生视力的下降、肥胖程度的增加,对小学生体质健康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2 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自身因素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致使当代小学生由静转动,他们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喜爱的体育项目,取而代之的是看电视、玩手机、坐电梯、吃快餐等一些不利因素政治慢慢的改变着当前学生的体育意识,他们没有了从体育中获得快乐与感受,他们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缺乏营养均衡的健康知识,这些成为了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自身因素。

3 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对策

3.1 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

应试教育背景下“一考定终生”的单一培养模式和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应予以改变,学校应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智力的发展仅仅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而科技的创新才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首先学校和家庭应改变教育思想,减轻学生负担,减轻课业压力,构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次,逐步将以前的语数外等学科占课行为予以调整,强调学生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和科学课的作用,适当加大其上课比重,细化其考核方式,改变学生对体育课和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

3.2 调整膳食结构,倡导健康生活

“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快餐饮食正在大幅增加,小学生对其也是偏爱有加,加上家庭父母的溺爱,致使小学生的膳食结构及其不合理,他们摄入过的脂肪,加重身体负担,致使小学生肥胖比率不断上升。因此针对小学生肥胖率不断上升的趋势现状,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通过手机、电视、漫画等多种媒体方式向加大小学生健康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宣传,使其对脂肪、肥胖有初步的认识,对均衡膳食有初步的了解,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3 加强体育参与,重视体育锻炼

小学生体育参与不足一直是其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针对体育参与不足的现状,首先社会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体育场地与器材,充裕的体育场地与器材是小学生课余体育参与及锻炼的基本保障;其次学校应注重学生课间操和体育课的出勤率,在当前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的基础上,适当加大运动强度,不断完善对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的,提升小学生身心健康;最后,家庭需要改变“运动危险”和“体育无用”的思念主张,全方位多层次去加大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促进的理念认识。从而激发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促进其体质的不断提高。

4 结语

“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指出,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而当前中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由于受到课业压力较大、睡眠时间不足、出行方式工具化、电子产品无节制等外界因素和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健康与卫生保健知识的不了解等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致使我国小学生的体质逐渐下降,这对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大难处。因此,为了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首先我们需要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其次要调整膳食结构,倡导健康生活;最后要加强体育参与,重视体育锻炼。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锻炼体质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