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模式在高校网球训练中的实践

2020-11-24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网球运动游戏

夏 磊

前言

游戏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于网球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传统观念认为游戏和训练是两个对立的部分,两者之间具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实际上游戏本身是进行训练活动很好的载体,训练活动又能够使游戏得到更好的延伸。两者在实际中能够进行相互补充,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得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专业网球知识。游戏模式能够在高校网球训练中,帮助学生更加完善的培养自身的各方面性能。因此,在进行高效网球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游戏积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自我体能的锻炼,更加适合网球运动的需求,使学生进行连续化的高速发展。

1 游戏模式对高校网球训练的重要性

1.1 提高训练积极性

网球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身体的部分进行训练,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平衡和协调能力。传统的网球训练方法都是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来完成的。因此,大多数学生在进行网球训练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利用游戏开展网球训练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网球运动的乐趣[1]。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必定会存在厌烦的心理,通过创设游戏的情景,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训练的状态之中。在进行游戏创设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托相应的体能锻炼目标进行。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体能的专门训练。在进行综合性游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外在表现找出学生的薄弱项目,以便于在后期训练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游戏训练模式也需要相应的设备和器材,要根据相关的运动要求对器材进行选择。并不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投放的器材越多就越好,器材的选择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及发展状况,以便于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1.2 针对性训练

游戏训练模式不是漫无目的的进行放松,而是通过游戏外衣的形式对体能进行训练,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网球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开展游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而要通过在游戏中的反应,察觉到学生体能的欠缺,并以相应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体能的提高。网球运动是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结合,在训练的过程中也得又要对学生肌肉的收缩能力进行提高。通过游戏模式的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心率、肌肉的恢复能力,进而使学生的身体可以得到更大血流供应、提升肌肉运动表现、降低疲劳度。教师在设定游戏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层次设置,随着游戏的深入时体能的要求逐层递进,枯燥无味的训练变成闯关式的游戏,增强网球训练的娱乐性[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并在宽松自主的训练环境中,对学生进行体能的拔高。游戏化的训练模式将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令学生进行自我潜能的发掘。游戏模式本身并不能保证所有的部分都与训练有关,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游戏所带来的体能训练,便会逐渐凸显出来,这样的话,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体能进行相应的训练,再次进行网球运动的时候就会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高。

1.3 综合能力提高

在进行游戏化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设置,并对其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以便于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游戏训练模式不宜进行过多的干预,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充分观察之后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尽量避免强制性的干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以便于学生能够进行主体潜能的发挥[3]。在进行网球比赛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体能的对抗,更是脑力的战争;双方球员之间需要根据对方的出球方式,缜密思考之后调整自己的战术。

而游戏本身就是对抗类的活动,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模拟,突破单一对于抗式的训练,给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游戏于网球比赛都需要学生长时间的保持专注度和耐心,并灵活地改变自身的战术,双打比赛也需要能够与队友之间进行良好的合作,才能取得成功。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本身毕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学生带进行网球训练的时候,难免会陷入游戏的娱乐本身,而难以展开体能和思维的训练。教师要能够制定相应的规制方法,避免学生陷入娱乐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网球训练的作用。

2 游戏模式在高校网球训练中的应用

2.1 体能训练

网球运动与其他运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对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体能训练的时候要注重上肢和下肢力量的双重提高。以往的体能训练大多都是长时间的奔跑或者垫脚跳进行练习,或者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等活动进行。这种训练方法单一枯燥,而且对于学生的体能发展非常有限。体能训练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少,主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肌肉群的反应能力。网球运动员在进行比赛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而所有动作的发出,必须以坚实的力量为基础,提高身体肌肉群耐力具有多种方式。例如,可以使学生之间相对站立,两人为一组,双脚相抵,双手相拉,然后互相用力拉引,将对方拉过来者为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力量的训练能够使神经系统的负荷强度强弱,而且这种能够使肌肉收缩的频率降低。在这个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进行训练,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维持自身平衡。力量训练不需要通过专门的器材进行,只要经过多种趣味化的游戏就能够增强肌肉系统的负荷能力[4]。肌肉训练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来说,每周三到四次为宜,避免给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游戏活动方式可以更换,但是要保证学生能够进行肌肉能力的提高,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2 弹跳力训练

在网球比赛的过程中需要运动员跃起击球,因此,弹跳力训练也是网球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弹跳力的训练比较复杂,在跃起的过程中将力量、速度、协调性于一体,它是综合能力的反应。一方面,学生要能够每天对自己每个部位的韧带进行拉伸,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有针对性地对肌腱进行训练,最大限度的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弹跳力训练可以通过跳绳、蛙跳等方式进行,也可以开展跨栏运动,以便于对臀部和大腿的力量进行提高,最大限度的提高弹跳力的水平[5]。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垫脚跳比赛,两个学生为一组,同向而站,并绑住相邻的两个脚,在固定的时间内比赛哪个组走的快。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弹跳力水平,而且能够提高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进行对抗比赛的时候能够更好的相互帮助,培养更好的默契。弹跳力训练不需要过多的进行,一般来说一周进行一到两次为好。也可以采用简单的跳箱方法,使学生在微蹲之后,双手后摆带动身体跳到箱子上。这个过程中要使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而且在跳的过程中不可直上直下,避免由于弹跳力不足,而且肌肉负荷受伤。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能力,按照实际情况规定进行弹跳力训练的频率。

2.3 耐力训练

网球运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学生肌肉耐力。 在耐力训练的过程中,必须以速度力量相结合,才能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在开展游戏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到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灵敏地完成各种动作,在对身体各项机能进行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身体的耐受力。一般来说,长跑是进行耐力训练最好的方法。但是如果仅仅进行长跑训练,就使得训练活动极其枯燥,并不能快速的提高肌肉的耐力。在进行长跑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穿插负重越野活动,将野外生存与负重奔跑融为一体;或者采用游泳比赛、自行车比赛等方式进行肌肉抗疲劳的训练[6]。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运动量,每周不得少于三次。除此之外,也要对学生的平衡力进行相应的培养,避免由于网球比赛中奔跑活动而摔倒,并刺激自身的神经系统,使肌肉群活动起来,进而使学生的神经系统更加灵敏,对球的位置进行精准的控制。可以采用“雄鸡斗架”的游戏方式进行,在地上画出圆圈之后,使两名游戏者站到相应的圆圈中相互用手推,一方的脚发生移动则为输。

2.4 分析能力培养

网球现在的时候不仅有一定的运动量,而且需要对对方的战术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取得胜利。网球运动是体能和智能的双重考验。因此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也要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使双方进攻队员按照本方进攻路线向对方大本营发起攻击,能够先触及对方司令部的一方获胜;双方的防守队员在比赛开始后可用推拉的办法将对方的队员推出或拉出其行进通道,使其出局。教师在设计相应游戏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捕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多种信息中分辨出对自身最有利的信息[7]。除此之外,也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这样才能结合观察力和判断力对对方的网球击打方法作出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 高校网球训练现状

3.1 训练方法存在问题

在大多数高校展开网球训练的过程中,对于网球学习停留在表面上。而且教师一味要求学生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这种训练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网球运动技巧,但是学生的根基不稳,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成为很大的瓶颈[8]。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体能的训练,并结合学生的兴趣,设置相应的运动活动,才能培养学生对网球训练的兴趣。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要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树立学生主动训练的意识,使训练活动从单向输出到双向流动。除此之外,也要提高对相关网球训练设备的完善,综合采用多种运动器械,建设更好的网球运动场地和设施,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部分高校缺乏网球训练的条件,难以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网球训练的信息,对开展网球运动非常不利。

3.2 评价模式不完善

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网球训练都是对以往训练模式的延续,并没有根据实际训练状况进行相应的改善,因此训练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在高校开展网球运动训练,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这项运动,并通过这项运动建立健康阳光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对于有网球天赋的学生而言,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成为专业的网球运动员成为谋生手段。在当下对于网球训练结果的考核都是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并没有相应的考核方式。网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运动,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专业操作性技术,而且其中也包含着很多专业知识。会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网球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使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发展。训练模式依赖于考核模式的建立,在中国目前网球训练的背景下,考核方式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体系建设,需要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改善,才能构建出更加符合学生训练要求的测评体系。

4 游戏模式在高校网球训练中应用的策略

4.1 丰富教学方法

在网球训练中运用游戏教学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各个阶段进行精准的控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首先,为了保障相应的游戏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教师需要对游戏需要的各种设备和事项进行复核,最大限度地减小由于设备本身给学生造成身体损伤。某些高校对于运动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检修,运动器材长期暴露于室外,其安全性能存在很大问题。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进行合适的着装,对于危险的运动,要佩戴相关安全护具,避免事故发生。其次,大多数游戏都存在较大的对抗性,学生在开展运动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热身运动,避免造成身体损伤。通过身体运动能够更好地调整人的身体机能,帮助身体更加迅速的进入兴奋的状态,积极调动学生的运动器官,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游戏运动。另外,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否则游戏就会失去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也要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之中。幼稚的游戏不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而且能够更好的实现网球训练的目标,两者达到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游戏模式训练的意义。大多数游戏本身都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开展游戏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地排除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4.2 完善考核模式

对于高校网球训练而言,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考核模式。通过游戏训练的模式力求能够对学生的各项综合体能进行发展,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要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首先就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测评方式,游戏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网球训练的内容,根据网球训练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有利于提高游戏模式的应用水平[9]。测评方式可以通过比赛进行,但是最后的成绩不仅仅包含比赛的结果,成绩的评定有平时分,技能考试分,综合评价后分优秀、良好、及格三个等级,由三项成绩总体评定;同时注重学生的平时训练状况和训练结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网球训练模式仍然在探索阶段,幸好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网球训练与其他运动不但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进行网球成绩考核的过程中,既要遵循一般体育课程的方法也要结合网球自身的特点进行设置。网球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一项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运动,更是提高综合发展素质的一种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仅仅将网球训练作为一种运动进行学习,考核方式也要根据网球训练的内容进行拓展,以便于学生对网球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意识到网球运动与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使学生处于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

4.3 结合多媒体等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媒体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应用,网球训练自然也不例外。在开展网球训练的过程,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的内容,以便于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善。我国体育教学方式非常贫乏,虽然目前现在有很多院校已经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结合游戏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在高校的网球实际训练中整体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大多数教师对于多媒体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依然非常贫乏,对于学生网球技能的提高非常不利。首先,教师要提高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意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便于能够系统全面的帮助学生开展网球训练。网球训练是非常枯燥的活动,引入互联网教师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训练的乐趣,丰富训练的方式,互联网给网球教学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优点,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训练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模型,为学生设计训练方案,使学生能够有效率的开展网球训练活动。其次,进行互联网训练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身的训练状况,结合自己的发展水平开展训练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但是学生自身的能力毕竟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训练。在学生进行游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网球要求运动员能够具有较好的合作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分组,使学生在训练的时候进行更好的交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在组间进行交流能够使学生进行更要效率的提高。

4.4 扬长避短

游戏模式的训练方法固然存在着很多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优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很多问题。游戏虽然通过相应的设置能够具有提高学生网球技巧的能力,但是其本身的娱乐性非常容易使学生遗忘训练的目标。这种训练方法得到的训练效果是分散而又不系统的,必须经过相应的引导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发挥游戏教学的优点,教师在游戏之后要带领学生进行总结性的学习,使学生清楚游戏学习的重点所在,并结合网球训练的要求对从游戏中提高的专项技能进行提高。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他们进行及时的改正。游戏只是进行网球技能训练的一种媒介,学生要能够意识到其中的训练意义,也要结合多种训练方法提高自己的网球技能。在游戏训练之后学生也要对各种技能进行重复练习,以便于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建立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好地开展网球技能训练。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模式对于高校网球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却又不可小视。教师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球的训练特点,大胆创新,在游戏中深度挖掘训练的意义,更好地发挥游戏的体育训练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网球训练活动。

猜你喜欢

网球运动游戏
超级殚跳
不正经运动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