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需要“新的运动教育学”
——从《运动教育学:理论与实务》找寻运动教育者责任的原点
2020-11-24潜沉香黄爱峰
潜沉香,黄爱峰
《运动教育学:理论与实务》[1](简称《运动教育学》)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副校长(教育)Kathleen Armour负责编撰,以晚近英国为背景溯源运动教育学历史,梳理学童需要的多元性特征,提出教师/教练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策略,为运动教育学发展开启了异域视角。Armour 坚信,体育教师/教练“唯有同时具备教育学的知识,方能帮助人们开始并持续从事身体活动”(引自译著《原作者序》)。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体教融合。[2]教育层面实践健康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体育运动。[3]深化体教融合的时代呼唤,言明体育即教育的本真,也呼唤具有中国特色运动教育学的发展。后学晚进欲对Armour 教授的著作进行介绍,通过对著作的解读,借鉴其从“学生、教师/教练”这两类学习者的主观需求出发的运动教育学责任的原点,聚焦我国运动教育场域的实然困境,以期为我国新时代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运动教育学者的理论工作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学习者需要:新时代运动教育学责任原点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指出,教育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共处。[4]面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体育运动的发展生理、调节心理、促进社会适应等功能,无疑应承担起培养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拥有生命智慧、具备生存技巧的教育使命。2016 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向运动教育者提出“如何切实发挥运动之教育功能”之问。在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主题下,运动教育学如何实现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道路转型,为运动教育与体育教学工作实现由关注竞技体育到群众体育转向,做到将关注人群从精英体育向草根体育的聚焦,成为新时代学校体育现代化面临的核心问题。《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2017 年版)》[5]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终身教育的提出以及教师可持续发展促使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深化,面对教师专业学习平台建设和教师在职培训的体系研究正在不断破题。可见,无论是国家战略的推行亦或体育课程改革举措的实施、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等,均将学习者的需要放在首位,这也成为新时代赋予运动教育满足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的使命,更是我们构建“新运动教育学”的出发点。《运动教育学》之核心理念与健康中国相宜,满足“学习者需要”是将体育与青少年运动作为教育手段的工作起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初衷,也是运动教育学者应该找寻的责任原点。
2 《运动教育学》构架与内容简介
《运动教育学》全书由25 篇独立文章编撰而成,以论文集的形式紧紧围绕“学习者/顾客需要”的“原点”,按照“脉络中的知识(1~7 章)、学习者与学习历程(8~17 章)、教师/教学与教练/指导(18~25 章)”进行架构,通过不同作者的论述,探讨职前以及在职体育教师与教练所应具备的运动教育学素养。第一部分主要回顾历史,展示运动教育学曾经的镜像。通过展示特定的历史及社会政治脉络下体育运动的价值与目标入手,重点关注运动教育学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等理论与具体脉络情境中的议题。第二部分关照现实,结合复杂多元的学习理论,重点关注了英国及少数国家不同未成年学习者多样化需要的议题。第三部分展望未来,主要就如何成为一个专业的体育教师或青少年运动教练展开思考,对教师与教练要具备满足学童与青少年复杂学习需求应具备的能力及其策略进行论述。著作中的部分论点,对于分析我国运动教育场域的具体问题并找寻求解之道颇有裨益。
3 实然困惑:我国运动教育场域现实需求
除却感慨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严酷窘境和体育课程边缘化的现实之殇,在中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之路上,如何促进体育与青少年运动对于身体的认知正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回归,思考如何做才能履行教师和教练之于青少年的责任,以实现运动之于青少年的人文关怀与终极理想,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运动教育场域的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教练)的现实需求进行梳理。
3.1 学童需求:多元性与复数性共存
与英国相似,我国教育场域学生需要多元化、复数性的特点是由学生性别、阶层、年龄、身体状况等差异造成的。在此仅对我国存在的、与西方国家有别的学童需要略作介绍。
3.1.1 性别歧视:重男轻女的东方文化
与西方国家出现校园枪击事件暴露出的“种族歧视”现象不同,我国植根于封建礼教的传统文化存在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中国家长对于女孩参加体育运动存在偏见,传统武术诸多门派“传男不传女”的门规,更是东方传统文化“性别化属性及行为”的具化表现。古典的“端庄贤惠”“温文尔雅”女性形象无法忍受现代竞技体育中的激情豪放、力量展现、技术炫耀、技巧展示,“假小子”“疯丫头”成为女孩子从事体育后的形象代名词。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各国也存在男尊女卑思想,部分国家沿袭着将女性排除于运动之外的陋习,如日本的传统运动相扑(认为女子相扑有失大雅)就拒绝女子参赛。2017 年印度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折射出印度作为古老文明国度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陈旧观念与保守陋习,引发具有同样性别认知倾向的中国观众对女童参与竞技运动的热议和思考。
3.1.2 特殊教育:后发外生的全纳实践
我国残疾人口众多,身体障碍者的教育工作发展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趋势。2006 年全国残疾人口数比例约为5%,6~14 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 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6]随着社会对残障婴儿由“遗弃”到“接受”,中国残障儿童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由“特殊教育”的“二元制”到“一元制”的“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演进历程,体现出我国特殊教育的进步。残疾婴儿遭遗弃行为的反人类现象退出历史舞台后,对残障儿童的运动教育大多依托医学模式展开,而医学模式仅仅以生理角度、心理角度限制,不能从社会学角度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课程进行限制。如《运动教育学》所言,融合教育不仅支持先前被拒绝的学生进入主流学校,而且让所有学童与青少年都要参与。因此,融合教育的影响是双向的,不仅是残障人士融入普通人群,也包含普通人群接纳残障人士,促进双方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地位相同,权利、职责的对等。其具体要求为:教师接纳残障儿童为正常学生,并具有技巧处理好融合课程;正常学生平等接纳残障儿童;残障儿童将自己完全融入学生人群,参与校园活动。
3.1.3 身体资本:投入不等导致的差异
中国独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城乡差异、不同地域的贫富差异以及家长认知倾向等不同因素,导致了学校、家庭在面对孩童身体发展投入上的差异,进而产生了“身体资本”的差异。身体发展的方式虽然保持价值中立,但是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投入成本不同,使经济、时间、人力等资本“转化”成身体参与休闲、运动与身体活动,进而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身体资本。中国普通中、高收入家庭是用经济投入换取孩子身体健康发展的身体资本,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则早早迈入社会,用单薄的身体资本换微薄的经济收入,进而生成一种世俗的“年轻玩命挣钱,年老花钱养命”理念。我国20 世纪末出现的多地中小作坊雇佣童工的现象就是例证。身体教育的缺失造成了生命的凋零,拜金主义不能成为实用主义的主角,对运动教育的重视是防止青少年陷入拜金主义泥潭的唯一出路,也是避免身体受困于工具性认知的不二选择。
3.1.4 受托儿童:短期培训与长期留守
中国“受托儿童”的运动教育缺失现象也极为普遍,具体表现有两种。第一种时间较短,表现为1~2 h的“短期受托”,即儿童被家长送至参加课外体育辅导或培训。本应负责对孩子进行身体教育和品德培养的培训机构却在逐利的原始本性下失却了对孩子的基本的引导,只关心短期获利和技术提高,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不能及时给予孩子关心鼓励,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能有效疏导。这要求教师或教练摆脱短期功利思想,从学童短期个体发展与长期社会生存出发,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心理感受,以避免孩子出现自卑心理、抵触情绪和排斥行为。
第二种则是一些尚无法独立生活的孩子,因为父母外出务工、随父母打工异地就学等经历3~5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长期受托”,缺乏应有的运动教育和有益的身体活动机会。我国留守儿童的生活境遇和身心健康状况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7]:父母长期外出务工(4 个月以上)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8],他们身体素质差[9],活动频率低[10],且体育活动的缺失加剧了已有问题[11]。体育活动能够显著地促进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社会交往,减少本地儿童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歧视[12],提高留守儿童执行功能[13],是促进与提升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的帮助效果显著,教师和教练应加强对学童实际情况的了解,利用体育运动打开他们心灵之窗,为关爱留守儿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3.2 教者视域:理想与现实冲突枚举
我国运动教育对于教师/教练的培训存在着培养理想化与现实残酷性的鸿沟,虽然历经改革,仍不能填平其间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难以逾越学科本位的藩篱,更难以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师本位惯习,导致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发展,都出现完美理想与残酷现实的冲突。《运动教育学》中涉及的教师/教练专业发展策略具有很好参考,有心读者可参见借鉴。在此仅对国内体育教学中的部分现象展开思考。
3.2.1 职场实践:现实功利主义与教育本位的背离
在教师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因现实功利主义的侵扰,部分教师面临专业发展缺失、教学思想落伍、教学方法过时、课程模式老套等问题,致使体育教学背离了教育的本位。专业发展缺失:在教育场域的现实情境中,由于体育管理者忽视和教师个人的迷茫,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将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简单还原为缺乏价值体现的“体力劳动”,缺失了教师/教练专业发展的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缺少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让体育教师/教练没有斗志、迷失方向,陷入“混点下课”、享受“养老”模式的恶性循环。脱离学习者实际需求已使我们作茧自缚,不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成为当今运动实务工作者的真实写照。教学思想落伍:在我国体育教改过程中,曾出现部分体育教师因把握不住“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的主旨,将教学改革片面理解为“放养式”教学的场景,造成了学界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质疑。包括20 世纪90 年代及更早期的体育课堂,因缺乏专业体育教师而安排大量退伍军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使体育课堂变成了“军事课”,队列、队形、跑操成为体育课堂一大特色。如此将体育对学生身体教育、思想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简化为单纯的身体规训,无疑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危害。教学方法过时:在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际工作中,那种按部就班的指导、填鸭式的教学已司空见惯。我国以“三基”教学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因固守行为主义的做法、一味单纯从生物学角度建立“刺激→反应”模式,以致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窄化为“木偶般的操练”。教学项目偏多: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教学活动项目过多的现实弊病。小学体育课程造成孩子没有运动兴趣,不是教学时间太短,而是教学项目太多,这样导致的后果便是,在纷繁多样的项目学习后,学生并没有对某一项目表现出由衷地喜爱或分外的热情,也没有钟情于某一项能够拿得出手的运动并将其作为参加课外锻炼的手段。
3.2.2 教改探索:教育理念转向与模式的尝试
面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很多教师并没有被动让体育课成为边缘课程,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积极探索,用教育理念的转向来探索求变、寻找出路。如部分教师将认知主义与心理学理论结合,运用注意力理论、记忆存储、表现训练、解决的问题与策略等概念,推动了体育教学改革与运动训练的发展。又如,有学者提醒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上的学习尚待提高,运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要深思慎用[14],但教师和教练均认识到有责任促进学习者发展有意义的学习建构。[15]在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方面很多体育教师也在进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如“运动技能学习”“动作符号学习”“运动逻辑学习”“应用意义学习”的结构模型研究[16]对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学项目过多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就很有启示。近年来,学界针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已呈现百花争春的势态。诸多教学模式的涌现让体育教师有机会学习他人思想和理论,根据教师个人特点和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式,具有针对性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诚然,随着理论的发展与丰富,教师和教练需成为学习专家,学习理论并知晓在何种情况下运用理论。须知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君子物物而不物于物,唯有充分了解教学与训练理论背景与运用条件,方可针对性灵活运用于运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协助儿童与青少年在体育课与运动训练中收获最佳的学习经历。
3.3 人才培养:观念偏差与理论缺失并存
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摇篮,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运动教育观念和运动教育理论研究中均存不足,没有体现“运动中的教育、通过运动的教育和关于运动的教育”[17]。
首先,体育教师培养存在运动教育观念偏差的问题。这主要与我国部分体育院校沿袭“三从一大”的竞技体育思想有关,这一方面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呈现“术科化”[18]倾向,许多体育院校成立的项目学院既是力证;另一方面,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迫使其偏爱“技术课”,造成教师和学生均注重运动技术的教与学的现象,产生轻视教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习得的问题。如此认知舍弃了体育的育人功能,走入了“技术化”的学科中心论误区,偏离了提高预备教师教育能力的“学生中心论”。
其次,学界存在运动教育学相关理论研究缺失现象,具体表现为运动教育学理论文章偏少和运动教育学教材的空缺。从词义上看,仅有的研究对“Sport Education”(运动教育)的理解更趋向于课程模式[19]或文化理念[20],并不涉及教育与运动融合的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并没有出版类似“Sport Pedagogy”的教材。与之相近的教材如龚坚、张新的《体育教育学》[21]和陈洁、宋文利的《体育教育学》[22]均从体育教育的历史、本质、目的、对象(学生)、载体(体育课程)、实施者(体育教师)、管理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竞技教育学》[23],《竞技教育学(修订本)》[24]《竞技教育学新论》[25]等著作主要对竞技运动中的相关教育展开研究。
正如Armour 考虑用“Physical Activity Education”来指代“Sport Pedagogy and Education”,单纯的体育或运动训练忽视了身体活动的教育意义。须知,在进行专业化研究的同时,不能忘却“体育”之于身体最本质的含义“身体教育”,这正是教育者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无疑成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为规定的标准,而最终“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教学或教练训练上如何体现专业化,最终实现对学童的教育、对自我的教育,不应回避运动实务工作者面对的教育现象和其内在的教育本质,既要注重理论建设,又要避免困于形而上学的囚牢。随着专业发展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人文回归,期待更多学者关注与参与运动教育的研究,并催生我国《运动教育学》教材的问世。
4 异域启示:新时代的运动教育学亟待重新认识
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化,新时代的运动教育学亟待重新认识。对于域外先进理念,我们需具备选择、甄别、融合地吸收外来的开放视野;对于本国经验和优秀文化,我们应做到继承、发展、创新地立足本来的广阔胸襟;对于课程发展的狭隘观念和传统陋习,我们务必兼具割断、舍弃、剥离地面向未来的壮士断臂之勇气。
4.1 课程建立:吸收外来、学习借鉴
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运动教育学的建立需要综合建立在学习吸收域外经验基础之上。20 世纪30 年代,德裔学者班拉(Rudolph Laban)的运动教育思想在现代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的发源地英国诞生,随后运动教育学伴随英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演进而逐渐发展,并不断地演绎和进化。自20 世纪50 年代传入美国后,运动教育学即为美国体育学家麦森尼(Eleanor Metheny)倡导,将运动教育课程奉为后现代课程生成性和体验性的经典。“在身体上受过教育的人,可以定义为有能力建设性地发挥其运动潜力,以表现、探究、发展和阐述自身及其与世界的关系的人”。[26]运动教育学作为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和应用性学科,其课程理论基础是相同的,不会因国家、地域、时期的不同而产生历时性差异,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全部可能与必要都建立在“运动”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上,是将体育与青少年运动中涉及的教育学问题进行综合设计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体育课程设置对教育学科依附性强的特征,决定了运动教育学必然隶属于教育学范畴构架内[2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经验方可少走弯路。
4.2 课程发展:立足本来、发展创新
运动教育学的发展需要以本国实际境遇为出发点。英国运动教育学的兴起与发展立足于资本主义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现代化发展实践,因此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相对性和情境性,在本质上是一种区域性知识,而非客观的、普适的、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其诚如黑格尔所言,知识不能停滞在知觉的阶段,必将进而在被知觉的个别事物中去寻求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原则。[28]故此,在肃清欧美运动教育哲学源流、学习域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应立足于本国现实,对运动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找寻新时代建立运动教育学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中国方案。
坚持洋为中用,实现运动教育学本土化需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力进行发展创新。与西方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身心对立二元论”不同,中国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身体教育与时下提及的培育学生良好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观念具有一定的耦合。即使是具有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的是统治阶级教育子女和奴役下层民众的工具,但无可否认其部分承担着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并与健康、个人/社会发展有着明确的联系。当然,在吸收借鉴域外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同时,应避免盲目照搬的拿来主义思潮的侵袭。
4.3 课程完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
运动教育学的完善需要以面向学习者需要的“以人为本”精神作为出发点。满足学童的学习需要是课程不断完善发展的立基之本。“运动‘有助于国民所需之健康及教育方面的效益提升’”,Kathleen Armour教授点明运动教育学研究之意义为“应致力于让每一位孩童的潜能都能全部发挥”,指出应以学生需求为主来探讨运动训练以及教学对于学生的需求的满足及其益处,强调运动教育学是有效能的体育和青少年运动训练之基础。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则是课程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唯有建立能够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创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交流平台,让教师能够通过自我提升和借助平台发展,促进其教学知识、技能、艺术的不断增值,才可能反哺学科,促进学科知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总之,在新时期人文主义回归的教育浪潮中,运动教育学必然以关照运动教育领域内“人的发展”为要,与体育实践相宜,体现“以人为本”的进步思维方式,方可实现与时俱进。
5 结束语
《运动教育学》以实务为切入点结合理论研究的模式值得借鉴。章节均由长期从事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专家撰写,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针对性进行了结构化排列。通过历史溯源、现状分析、对策提出等多种形式对体育与青少年训练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每章由实例、虚构故事或引文开始,提出问题,引发读者对相关议题的思考,进而导入正文进行论述,针对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的分析,或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剖析,既有实例素材,又有理论支撑,材料详实精准,见解入木三分。各章节设有重点评注和课后学习任务,适合作为大学体育相关科系“运动教育学”课程教学,或是“体育学原理”课程使用,亦适合研究生从中获取研究议题的灵感,更能为运动教学/训练的实务工作者和关心青少年运动的家长提供参考。我国运动教育场域学童与教师/教练的差异性需求的满足需建立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之上,唯有在吸收外来、立足本来、面向未来,方可满足新时代运动教育学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