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军队退休干部角色转换困境的建构性社会工作介入策略探析

2020-11-24于瀚清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社工建构主义困境

文/ 于瀚清

退休是一个人角色转换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个体逐渐脱离生产性活动,并从职业角色中走出。由于职业认同感及独立性的缺失,也使退休成为老年人的一次人生危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以下简称“军休干部”)作为老年人的一部分,不仅具备老年群体的共同特征,也有其特殊性。长期的军旅生活,使他们养成军事化的生活习惯、社交关系以及行为模式。而退休后返回家乡,他们的社会角色从军队干部变为普通百姓,使其生活模式发生巨大转变,如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便会陷入角色转换困境。社会建构主义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赋予人们一种分析问题、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而建构性社会工作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整合优势视角、叙事治疗、寻求治疗等同源共流的实务技术,为干预军休干部角色转换困境带来全新思路。

一、建构性社会工作的内涵

建构性社会工作的概念由Parton 等提出, 其著作Constructive social work:Towards a new Practice 也被视为这一模式的奠基之作。但他们并没在这本著作中对建构性社会工作明确定义,仅提及使用这一名称的原因,即“利用建构论和叙事的方法去分析、理解社会工作,以及提供一种明确、乐观的视角的愿望”。

建构性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基本观点是事实由社会建构。它的核心理念是:既然存在多重现实,那便要看人们以怎样的方式予以建构;我们可以推翻现有逻辑,并以新的逻辑替代,这就是解构和重构,两者并不冲突。在工作关系中,认为服务对象才是专家,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问题和问题的例外情况,同时工作者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询问有用的问题、共同建构新的故事。谈论什么和如何谈论问题或情境是建构性社会工作的中心,而不是谈论问题为什么发生,其主要聚焦点在解决方案。鉴于建构性社会工作的概念目前仍没有统一定义,依据上述内容及相关文献,本文将建构性社会工作定义为: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重视话语分析和问题解决,将服务对象视为专家,通过叙事、外化、重构等社会建构主义倾向的专业服务技术,与服务对象合作解决问题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

二、军休干部角色转换困境的界定与现状

军休干部指移交政府安置的由民政部门服务管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离休退休干部。角色转换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角色理论,指个人因年龄、职位或情境变化,由一个社会角色向另一个社会角色转变的过程,其中伴随着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变更。而角色转换困境指个体在角色转换后,由于无法适应当前角色,所导致的社会角色失调,如角色不清、角色中断等。

马凤芝[1]基于需求视角,发现军休干部目前主要呈现角色转换、社会参与和交往、居家照顾等需求,而从事服务的军休服务干部面临着专业性不足、压力过大等困难局面。秦甜甜[2]在分析军休干部的精神需求时,发现军休干部的自我实现程度不高,并认为当前军休所的军休干部需要更多平台,实现真正的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李艳丽[3]和孙莲认为居家养老模式下,军休老人主要存在难以适应新环境、无法正确认知角色转换和受复杂人际关系困扰的问题。李亚平[4]等认为在自我形象上,军休干部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即做普通老百姓的问题、文艺和体育等才能、社交和人际关系技巧上的个体差异。可以看出,学者们虽在理论视角和论述方式上存在差异,但都体现了军休干部当前面临的角色转换困境。

三、建构性社会工作应对角色转换困境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角色理论在理论源头上,都受到符号互动论的影响。这种相似性使问题分析与解决思路在理论层面得以契合,有利于服务的顺利开展。其次,过往的服务模式多对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追源溯流,这种思路常将结论归结于服务对象的早年经历,但对军休干部而言,这种做法并不恰当也难以实现。反观建构性社会工作,重视话语的力量,专注故事的聆听,运用服务对象的语言设计行动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关注阶段性成长,使服务对象增强改变的信念。再次,角色转换困境并非一无是处,也有其建设性意义。军休干部角色转换困境的实质,是对前一角色的深度内化和当前角色的难以适应,其中也包含他们对过往奋斗经历的认同,这体现其能动性和积极性,也衬托了对自我成就的积极向往。而建构性社会工作在承认专业服务存在引导性的基础上,扮演一个有经验的乐观主义者,注重发掘改变的可能性,引导服务对象朝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这种对问题优势面的解读,使建构性社会工作面对军休干部角色转换困境时,能够充分发挥军休干部的潜力和智慧。最后,建构性社会工作提倡在过程中不断反思,而不是仅仅评判最终结局,这有利于服务对象发觉自身所处的叙事环境,并促使其自我接纳。

四、建构性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一)认真倾听,建立良好关系

当前,在内陆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中,服务对象多由社工主动发掘,从潜在服务对象转变为现有服务对象。就军休干部而言,社工常是其眼中的 “小孩儿”,在与之建立关系时,应注意言行举止。同时,对其过往成就的崇敬,不仅利于专业关系的建立,也便于后续的叙事分享。除了建立关系,社工在本阶段的主要内容还包括:问题评估、目标设定及方案规划。通过军休干部对问题详细阐述,了解整体叙事,发现其改变的可能和存在的选择。并借助背景和可能性分析,发现内部叙事建构及外部影响因素,据此建立行动目标和方案。

(二)深入了解,寻找例外情境

本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入重点叙事、外化问题和寻找例外。在服务对象分享故事的过程中,社工应深入细节,了解其中的信念和话语建构,并用服务对象的语言将其澄清、重述,进而推动对困境的命名。就军休干部而言,命名过程需注意沟通方式、词汇选择及文化背景,避免命名过程显得幼稚或令人难以接受。寻找例外是协助服务对象辨识自身没有受到当前问题压制的情境。通过例外与困境的相互比较,协助服务对象察觉差异与原因。不过,在寻找例外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可能会过多谈及外部环境,而非自身经历。此时社工应当分辨服务对象是借助外界表达自身,还是外界因素真正对其产生影响。

(三)重构故事,巩固已有成果

此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重构故事和巩固成果。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结合服务对象的例外情况,对整体叙事进行解构,探索全新的叙事效果。当服务对象深入反思觉察,逐渐接纳当前角色,一个崭新的故事便开始建立。不过,重构故事并不代表一切的结束,因为故事虽然美好,但并不稳固,只有不断强化,才会真正内化。对于巩固成果有两个常用技巧,分别是尺度问题和奇迹问题。尺度问题是用0 ~10 表示目前状况,0 代表最初求助的状态,10 代表最终的转变,即军休干部实现角色适应。奇迹问题是通过假设奇迹的发生,帮助服务对象展望未来,设想故事变得利于自身时,会有哪些不同。不过,对军休干部而言,奇迹问题常显得冗长且难以理解,此时社工应积极引导服务对象回答问题,并对答案表示充分的好奇,以增进其回答动力。

(四)评估结局,后期持续跟进

本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总结成就、评估服务和后续跟进。社工应邀请服务对象总结当前面对角色转换的应对方式,使其发现自身变化。在服务评估中,除传统常用的各类手段,也可借鉴建构性评估的思路,即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对其叙事进行反馈和评估,其中社工是否做好咨询者与支持者的角色也是评估内容之一。结案后,社工依然要定期了解服务对象的最新状况,如定期走访等,借此分析崭新故事是否真正坚守。

五、结语

军休干部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宝贵财富,对其角色转换困境的干预,既是对军人的回馈,也是对国家的响应。建构性社会工作从个体与环境的叙事建构入手,发掘其中的价值与能量,从根源解决角色转换困境,为军休干部晚年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今后,关于军休干部如何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服务思路,依然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猜你喜欢

社工建构主义困境
青春社工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困境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社工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