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 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2020-11-24丁姝文
文/ 丁姝文
青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青年学生的人生阅历十分有限,容易受到网络中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导[1]。如今手机之类的现代工具成为不少青年学生亲密的 “玩伴”,在与之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 “隐患”,他们学习完后不再参加读书、练琴、打篮球等业余爱好和运动,反而被 “游戏” 取代。作为当代青年学生,理应在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发奋努力。因此,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刻不容缓。
一、“核潜艇” 精神的时代价值
“核潜艇” 精神与 “两弹一星” 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两弹一星” 精神的延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精神特征。新时代,弘扬 “核潜艇” 精神的时代价值,提炼其中的思想精髓有利于传承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培养科学精神。
(一)新时代弘扬 “核潜艇” 精神有利于中国精神的传承
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蕴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2]。黄旭华是在核潜艇领域殚精竭虑、默默奉献的英雄,他造就了中国精神、中国气概、中国力量。如同黄旭华在央视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颁奖盛典中说的那样,当祖国需要我们冲锋陷阵的时候,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这拳拳的爱国之情,是 “核潜艇” 精神的重要体现[3]。回顾核潜艇研发的历程,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辉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 “核潜艇” 精神对从事研发科学家们的强大影响力。“核潜艇” 精神是鼓舞我们爱国自强、艰苦奋斗、团结一心、创新创造的代名词,在新时代特别贴近中国科学崛起的客观现实需要。中华民族要向前奔跑,更需要用 “核潜艇” 精神支撑我们精神世界。
弘扬新时期的 “核潜艇” 精神,就是要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华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
(二)新时代弘扬 “核潜艇” 精神有利于中国力量的凝聚
在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有一支14 亿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坚强的前进决心,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才能实现质的飞跃[4]。新时代,中国力量表现为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创新力量。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一批科学家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尖端技术,成功研制出了核潜艇,这无不标志着中国力量蓬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无数艰难险阻面前,我们非但没有被击垮,民族精神、意志和力量反而一次次升华,成为最终走向胜利的秘诀。黄旭华团队将 “核潜艇” 精神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新时代弘扬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的 “核潜艇” 精神,能够凝聚青年学生的磅礴力量,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努力为国家的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三)新时代弘扬 “核潜艇” 精神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来源于科学实践,一部科学技术历史就是一部科学精神发展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要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重要结论为指导,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精神的引领,要增强科学精神[5]。作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设计师,黄旭华数十年来一直以技术研究为重点,自下而上地为我国核潜艇的研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8 年,中国开展导弹核潜艇的研究刚启动时,我国工业体系并不具备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当时我国极其缺乏研究核潜艇方面的技术人才,国外也实施了技术封锁,在近乎一张白纸的基础上,他们都按照科学规律,严格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扬科学精神[6]。科研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是障碍重重、风险很多,必须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得以发展。
新时代弘扬 “核潜艇” 精神,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核潜艇” 精神与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
理想信念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核潜艇” 精神中体现出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丰富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青年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7]。同时,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弘扬 “核潜艇” 精神的有效形式,在新时代丰富 “核潜艇” 精神的内涵,赋予 “核潜艇” 精神的时代意义。
(一)“核潜艇” 精神是新时代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
进行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也逐渐完善,教学不仅要立足新时代的背景,还要弘扬主旋律,构建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内容。第一代核潜艇人克服艰难险阻,以国家需要为己任,致力于强军报国。在核潜艇精神的鼓舞下,核潜艇工程发展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核潜艇精神为后人创造了新的辉煌。
用“核潜艇”精神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引领,具有价值意义和理想信念情怀。在新时代,更应该推崇和弘扬这种精神,在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中融入 “核潜艇” 精神的精髓,能够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理想信念的堡垒更加坚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学习了这种不怕吃苦、心系祖国、刻苦钻研的精神特质,有利于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二)新时代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弘扬“核潜艇” 精神的有效形式
“核潜艇” 精神不仅宣示了历史的责任,也宣示了国防科技工业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将对大力发展军工产业和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产生深远影响。传承、弘扬、拓展 “核潜艇” 精神,对推动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激发全民族在文化、科技、经济建设中的创造活力意义重大。
新时代向青年学生弘扬 “核潜艇” 精神,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形式。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呈良性发展态势,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前所未有提升,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更加强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经过艰苦探索之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由之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新时代青年学生这支主力军,他们要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需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的成长同国家、民族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理想。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三、“核潜艇” 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
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各种主义、学说等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青年学生信仰什么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可见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多么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所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刻不容缓。将 “核潜艇” 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举办校园专题讲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路径来弘扬 “核潜艇” 精神,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一)将 “核潜艇” 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
核潜艇精神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深厚力量,增强其说服力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将“黄旭华与核潜艇” 作为经典教学案例,体会他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同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活动,如思政课上进行人物角色扮演,设计黄旭华研制核潜艇过程的具体情节,使人物生动形象,符合青年学生的情感取向,受其感召更能深入体会黄旭华身上的精神品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举办 “核潜艇” 精神校园专题讲座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在高校举办专题讲座对于繁荣校园文化、活跃学术气氛、鼓励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举办 “核潜艇” 精神专题讲座不仅能使学生系统了解核潜艇精神的来龙去脉,还能够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对铸牢青年的理想信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将 “核潜艇” 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能塑造人。没有远大理想的激励和引领,再崇高的事业也可能会失去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在青年学生时期就要开始以“核潜艇”精神信念为引领,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核潜艇” 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把黄旭华等人的历史事迹传递的精神进行提炼,从中建设校园文化主题,让青年学生在历史事迹典故中学习到 “核潜艇” 精神。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借助 “核潜艇” 精神,在成长历程中遇到挫折、困难时,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从而起到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核潜艇” 精神深刻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深入挖掘 “核潜艇” 精神,并将其融入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不仅有利于丰富“核潜艇” 精神的内涵,而且可以在多元社会思潮下强化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