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新入职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研究
——以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为例

2020-11-24吴燕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职称导师显著性

文/ 吴燕

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新入职教师的数量也日益增加。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为例,分析近两年来该校新入职教师110 人。通过督导室听课的数据,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良率仅为52%,比起全校平均优良率86%,二者之间相差34% 个百分点。同时,学生座谈会反馈问题较多的部分也为新教师问题。为了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于2019 年5 ~6 月,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开展了新教师培训需求调查。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共发放102 份,回收102份,回收率100%。通过对问卷进行STD 标准差检验。然后在EXCEL 中进行排序,由于标准差均大于1,所以保留所有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且该问卷通过专家评阅最终形成。此教师培训需求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为: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方式,以likert 五点计分方式进行统计;问卷还设列部分半结构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调查。

(三)统计处理

在问卷调查回收后,利用EXCEL 和统计软件SPSS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新教师就业能力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以入职时间、所在系室、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为研究内容,将调查对象划分为不同人口统计变量,对学院新教师的差异现状进行分析。目前,学院新教师90% 以上为本科学历,平均年龄为28 岁,“90 后” 年轻教师较普遍,80% 以上的新教师无职称,50% 以上的新教师无教学工作经验。通过调查,进一步探索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新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的需求、导师指导需求,教学知识能力结构等情况。

(一)新教师不同入职时间的差异比较

以院校新教师培训总问卷及各维度为因变量,以不同入职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不同入职时间的新教师只有在新教师导师指导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3.10,p <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说明2019 年新入职教师对新教师导师指导要大于2018 入职的教师。虽然入职教师对新教师导师指导需求大,但在培训内容需求和培训方式需求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应的P 值大于0.05)。

(二)新教师不同系室的差异比较

以新手教师分别在不同系室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新手教师在不同系室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新教师不同性别的差异比较

以院校新教师培训总问卷及各维度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数据,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上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性别新教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76,-1.59,0.40,且P 值大于0.05)。

(四)新教师不同年龄的差异比较

以院校新教师培训总问卷及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年龄范围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显示:不同年龄范围在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上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年龄范围的新教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 值分别为0.08,1.34,0.70,且P 值大于0.05)。

(五)新教师不同学历的差异比较

以技工院校新教师培训总问卷及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学历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显示:不同学历在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上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学历的新教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37,1.30,0.30,且P 值大于0.05)。

(六)新教师不同职称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以技工院校新教师培训总问卷及各维度为因变量,以职称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显示:不同职称在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上并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职称的新教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 值分别为1.21,0.44,0.97,且P 值大于0.05)。

三、分析与讨论

(一)新教师在不同入职时间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新手教师在不同入职年份中,只有在对新教师导师指导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2019 年新入职教师比2018 年新入职教师在对导师指导方面需求更大。这是由于2019 年新入职教师中应届毕业生及无工作经验的教师占比为30%,2018 年新入职的教师中无工作经验教师为10%。此类型教师,还未接触过教师这一职业,对教师工作内容及要求不明确,因此,需要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引导学习。新教师导师的配备,对新入职教师更为重要。2019 年新入职教师比2018 年新入职教师在对导师指导方面需求更大。

(二)新教师不同专业的差异分析

不同专业新教师在对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新教师分布来看,各系新教师的比例相差不大,除信息类、经济管理类新入职教师人数较多外,其他专业新教师入职比例相差不大,所有专业均有应届毕业生或无工作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在知识能力、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学生管理水平、教科研能力水平上相当,新教师接触培训的方式也无多大差别,导师指导时间均为3 个月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新教师不同性别的差异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新手教师在对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性别上来看,男女差别不大,女教师的数量略高于男教师,男女教师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方面差异不大,整体的教学水平及班级管理水平没有性别的差别,仍以教师的教学经验为区别,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新教师不同年龄的差异分析

不同年龄范围的新手教师在对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年龄上对比,“90 后” 教师占多数,达50% 以上,这些30 岁以下的教师中应届毕业生较多,30 岁以上的教师中也有部分来自企业,并无教学工作经验。因此,不同年龄的新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还是科研水平上都相差不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五)新教师不同学历的差异分析

不同学历新手教师在对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新教师学历上来分析,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多数,本科以下教师主要为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师,虽然在学历上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教学经验上弥补了知识的不足,教学能力上与本科以上教师差距不大,因此,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六)新教师不同职称的差异分析

不同职称新手教师在对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新教师职称上来分析,60% 以上的教师无职称,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仅占9%,这些教师中有部分是从企业来校任教的教师,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从教学方面来说,仍缺乏教学经验、科研经验及学生管理的经验,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对策与建议

从学院新教师调研分析结果来看,新教师在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新教师导师指导方面的需求基本相似,基于新教师的来源主要为应届毕业生及企业从业人员,其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科研能力亟待提高,从学校目前教学现状出发,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以下新教师培训的对策与建议:第一,结合新教师对教师岗位与发展工作的认知,开展 “新教师团队训练”“学校教师发展路径介绍”“新教师的角色与适应” 主题培训[1];第二,结合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开展课堂教学技巧类培训,如 “教学规范要求”“课堂教学管理”“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等教师教学提升主题培训;第三,结合新教师对学生课堂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需求,开展 “课堂教学与管理” 方面的主题培训,建议学生处开展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类的主题培训;第四,结合新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及从企业入职教师,在论文撰写、发表,课题研究方面没有相关经验,开展 “科研能力” 提升培训;第五,结合新教师对培训方式及时间的调研结果,培训时间集中在开学前一周,利用预备周进行课前授课技巧的培训,以便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教学[2];第六,充分发挥新教师导师作用。导师职责明确,引导新教师教学开展,明确教学要求,既要关心新教师的工作,也要关注新教师的生活适应性。因此,在培训阶段可以开展新教师导师交流活动,给新教师导师颁发聘书,明确其工作岗位职责。

五、结语

新教师作为学校新生群体,是学校教师教学的补充力量。随着《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十二条指导思想的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的组成中,来源于企业的教师占比会越来越大。新教师培训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质量,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职称导师显著性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