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0-11-24张利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职业院校高职

文/ 张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职教改革二十条”)发布,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建立了健全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了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

在全国教育大会的号召下,全国高校掀起了一场 “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 “质量中国” 品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文件要求,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已基本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但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新时代以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1]。

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我国对高职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前阶段高职教育更多依靠上级部门对学校教学的相关考核,忽略了发展的主动性。因此,2008 年,教育部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2015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通知后,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开始内部教学诊改工作,搭建内部质量保障平台,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职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也是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由学校自主制定、实施并监督[3]。

高职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能够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为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发挥目标导向、条件保障、激励约束、监督控制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学校内部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各部门活动与职能合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系统。具体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资源和条件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质量分析与改进等方面。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也随之建立,并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状态。

(二)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实意义

新形势下,教育机构多元化并存,竞争激烈,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本文认为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做好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培养理念,促使学生建立自我。从学习、心理、职业成长多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制定学生发展规划促使学生及时自我检查、监督和修正。在学习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成长,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在心理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知自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职业方面,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职业兴趣、动机和倾向,客观科学地制定成长计划,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服务社会。

2. 实现过程化监管、形成性评价,促使教师成长和实现师生有效沟:第一,优化教学设计。及时掌握学习目标达成度,科学分析诊断教学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教学有效性;第二,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学改革;第三,为学校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内部质量保障平台是全开放式,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查询相关信息,有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第四,实行过程化管理。及时发现、跟踪测评中的数据,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文化。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到课程、教材、课堂以及课外实践活动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不断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质量标准与自身定位不相符导致质量保障工作难以推进

教育部对职业教育办学标准有明文规定,其中包括了示范性的职业院校、一般职业院校和新办职业院校,不同类别也有相应不同的要求,但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自身质量标准时没有考虑自身定位。首先,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未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简单地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罗列课程;其次,质量保障的范围不清晰。在实际过程中过多关注教学,造成教师工作任务重,忽略了行政、管理岗的工作,没有真正落实 “三全育人”。

(二)工作分工不明确导致数据收集不全面、不真实

虽然已经建立了质量保障数据平台,但由于涉及面广,又没有成立独立的质量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有限、分工不明确,导致工作出现推诿现象。其次,部分数据的不及时性和不真实性,导致后期没能及时改正,最终没能达到质量保障体系真正的目的。

(三)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导致教职工主动性不高

质量就是生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部分学校忽略了这一点,过多注重平台的评价功能,而忽略了激励机制的建立。标准制定不平衡,没有突出亮点和特色,激励机制与付出不成正比,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不强,进而工作推进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质量保障的重心仅仅停留在学校中上层,而没能落到实处。

(四)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未形成互补导致人才全面发展不充分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完善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需要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相互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但现实中校企政合作还有待深入,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没有共同发力,导致人才全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三、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找准学校自身定位与发展特色,打造质量文化体系

首先,高等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二级教学单位做好学院发展规划、专业及课程建设规划,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既定目标;其次,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办学亮点,打造特色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发展亟需的人才;最后,文化是社会的灵魂,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最终都要形成一种质量文化。形成一套以办学理念、精神引领为核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全员质量管理的文化体系。

(二)加大投入,优化内部机构设置,保障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复合化,促使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这就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学校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基础设施,引进相匹配的师资,提供优美整洁的学习环境,打造学校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坚持战略性、整体性、个性化的原则,将办学理念、师生行为、环境视觉三者有机融合。

虽然高校内部机构设置有相关要求,但是内部机构也有不平衡的地方,大部分情况都是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导致工作效果不理想,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应该有独立的部门负责,对质量诊断,改进平台运行进行监管,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把监测数据用于定期评估,及时反馈、持续改进,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教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三)重视工作过程评价,将数据收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建设师生认可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制度建设是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保障和基础,而人文关怀建设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和灵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各大高校都建立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数据平台,各项数据都清晰化、透明化、公平化。但部分院校直接运用各项数据对教师进行考核,对学生进行评价,忽略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未充分尊重师生个体的差异化、个性化,导致部分师生对学校的文化产生排斥,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学校要注重各方面的平衡,将质量管理与教师发展相结合,建立和谐的秩序,全方位培养人才。

(四)形成多元化主体组织、多维评价格局,将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结合

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实践中不断优化改进,形成多元化主体参与,多维度全方位评价,将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有机结合,共同发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陷入自身漩涡。在教学质量中,不仅仅只关注课堂教学,还必须重视技能实训、实习、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过程的监控,借助第三方评估系统完成数据收集,反馈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关注质量,保障质量,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主题,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探索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高标准和高要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还需不断努力,完善运行机制,保障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而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或多份制度的堆叠,既要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又要考虑当前局势,兼顾中国特色,创建符合国情、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养的人才拥有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掌握扎实知识,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职业院校高职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