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周美洪千年徽墨:忠于古法式必从新
2020-11-24
安徽歙县,古徽州府治所在地。走进县城城东路的居民区,一间大院里坐落着乾隆年代老字号胡开文墨庄的余脉——老胡开文墨厂。
一间间房门内,炼烟、和料、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11 道古法制墨工序各有讲究,藏着徽墨的秘密。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 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1 岁的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周美洪是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从青葱少年到花甲老人,周美洪跟着老厂走过了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徽墨的坚守与革新。
艰苦的学徒
周美洪自小生活在老胡开文墨厂,他的父亲周福荣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墨厂,耳濡目染下他对制墨产生了兴趣,1979 年他接替父亲进入墨厂工作,一工作就是38 年。
做学徒时的小周想得简单,学徒6 个月之后便能拿到一个月17.65 元的工资,除去自己生活,还能给父母上交5 元算是尽孝心。
学徒苦得很,每天从早上6 点到晚上6 点一共12 个小时一刻也不得休息。
除了学习制墨的手艺,给师傅泡茶,打水,收拾工具也都是分内的事情。
学徒的过程又苦又枯燥,师傅还说了,这做墨,学徒容易,学好难。要想把墨做得又直又好看,还把制墨的每道工序都熟练掌握,可不是光学徒这点工夫就能实现的。
从进厂工作以来,他认真熟悉制墨流程的所有技艺,从最开始的点烟、和胶到制墨、晾墨、挫边、填彩,每道工序虽不复杂却也考验着人的耐心细致。
周美洪说,做墨跟做人一样,你这个墨,要认认真真很细致地去做,才能出好墨,你这个墨的品相才好看。
寻求突破
20 世纪初,墨厂里大量的制墨手艺人选择离开墨厂单干,当时的周美洪也有机会可以选择收入更高更为轻松的职业,但他在人心浮动之际却选择留下来。
周美洪心里想,自己在这里干了一辈子了,不想厂在我的手上倒掉,这么多的工人,一辈子就这样一个手艺,如果没有人领头,那就没有办法干下去了。
“徽墨在国内一度是被忽视的,随着键盘、水笔这些现代书写工具占据普通人的书桌,徽墨的国内需求一度低迷不振。”周美洪说,20世纪末,老胡开文墨厂的墨大都销往日本,占据了80%的销量。
面对困境,在坚守古法制墨的同时,周美洪开始寻求突破。“老祖宗制墨的工序和原料不可以变,但配方和制墨的环境却是可以改善的。”周美洪说。
磨墨费时也磨人,为了适应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厂里开始改进配方,提高下墨速度,如今仅需2 分钟就可以下墨写字。同时,电炉取代了炭炉,压墨机、点烟机纷纷上阵,大大提高了产量。
近几年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催生的“非遗热”,让徽墨的“守”艺人们看到了“徽墨的春天”。
“书法热潮兴起,不仅学书画的小孩越来越多,老年大学也开设了书法课,如今国内的销量能占到一半。”周美洪说,现在一年销量能达到2300 万元,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专门购置,鼓励员工练字。
儿子要去创新
对于周美洪的儿子周健而言,传统企业如果不转型,这个“春天”稍纵即逝。“得抓住机会,另辟蹊径,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周健说。
在更新技术、创新产品的同时,父子俩开始通过研学游和电商进一步推广徽墨。
2014 年,借着全国兴办研学游的东风,父子俩着手把以往的生产式车间改造成观光式车间,把一间老车间改造成能容纳200 人的教室,让游客体验了解传统制墨技艺。
几年过去,院子里的旅游大巴不断增加,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走进这个徽州深处的大院子,听听制墨间的“打击乐”,看看一缕青烟的蜕变之路。
“2019 年,墨厂接待了约15 万学生。我们希望通过研学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一个笔墨纸砚的种子。”周健说,为了让孩子更感兴趣,厂里还专门融入卡通元素,设计了西游记、京剧脸谱等系列的徽墨。
去年,这家老字号开通了网上官方直营店,开启了电商之路。“希望能够通过电商和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获得反馈,让老厂的墨更加接地气。”周健说。
谈及未来,父子俩打算进一步在产品的文创设计、电商推广上下功夫。“要做老百姓都用得起、愿意用的墨,让千年徽墨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周美洪说。